资源描述
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初步认识除法
学校
凉州区洪祥镇王家庄小学
设计者
李天生
学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章节
第二单元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二年级
教
学
目
标
⒈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白板使用功能)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有加法、减法和乘法,并且知道加法与减法是相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与乘法相对应的第四种运算方法呢?那又是什么运算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第四种运算方法——除法。
1、观察情景图
提出问题。
借助谈话,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隐藏、点击出现
二、导入
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利用聚光灯功能突出、“同样多”,以激趣引思。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可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利用聚光灯功能突出“平均分”、 “除法”
2、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教师小结: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可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1)指名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或三三支三支分。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
聚光灯功能
隐藏、点击出现
聚光灯功能
隐藏、点击出现
三、新授 :1、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揭示课题,引入除法。板书课题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教师边讲边在白板上书写“÷”,作为范式。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出示教科书第18页例题4。利用PPT课件出示。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⑴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⑵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⑶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⑸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读作“除以”
⑷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
⒊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三)小结: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学习除法,希望大家也能像今天一样认真学习。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四)板书设计
2、练一练,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1)、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2)、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平均分成几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指名学生上板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
⑹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用电子白板幕布功能一一出示,逐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分完一轮,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用白板一一出示学生分竹笋的情景图片,以利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渡。
4、让学生再次通过例子去体验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用除法来表示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5、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用电子白板幕布功能一一出示,让学生加深除法算式的读法、 写法的了解。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12÷4=3(个)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利用电子白板遮屏功能,让学生加深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的认知。
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书写功能。
拖动功能。
幕布功能
利用电子白板遮屏功能
笔迹书写
2、应用加深理解
(1)针对例题对应练习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
(2)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方法
⒈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认知。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8除以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⒉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认知。
全班同学读一读,也可以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⒊完成教科书第20练习四的第2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认知。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指名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交互功能上板书写,并说说列算式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⒋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应用,加深理解。
画图、拖动功能。
书写功能。
四、巩固练习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
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3道小题。
提问: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指名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交互功能上板书写,并说说列算式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⒈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认知。
明确要求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
(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8除以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全班同学读一读,也可以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因为是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要把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⒉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认知。
⒊完成教科书第20练习四的第2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认知。
⒋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交流汇报。
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充满生气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新知的兴趣。
五、课堂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所学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并且也会读、写除法算式。你们都掌握了吗?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吧。
总结本节课所学,梳理知识,体验收获。
六、布置
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选用的课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