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最后一课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感受小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2、充分理解文章表现重大主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深深地受到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3、了解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突出主题的方法。4、培养学生在讨论、寻找、合作中的概括能力。2. 教学重点/难点 1、人物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
2、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二)作者介绍(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所收集的知识自由发言,教师作归纳总结)。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三)熟悉小说背景为什么说这是最后一课呢?为什么小说里的主人公,法国的孩子不能再念法语了呢?同学们收集了哪些有关普法战争的资料?请在全班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教师检查搜集情况。)教师提示: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
3、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普鲁士,也就是德国的前身。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法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他要称霸欧洲,因此说这是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被打败了,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两个地方的学校,也就在普鲁士的统治下,只准教德语、学德语了。所以小说里的主人公小弗郎士,他就不能在学校里再学自己的法国语言了!小说里的老师韩麦尔先生,他就不能再在阿尔萨斯这个地方的学校里,教自己的法国语言了!因而这篇文章的题目呢叫做最后一课。二、出
4、示投影,检查课前预读情况。学生根据工具书或者课文注释扫清文字障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踱(du ) 督学(d ) 郝叟(ho su) 摊(tn )懊悔(o u) chng f(惩罚) 钥匙(yo sh )磨损(sn ) q do(祈祷) 哽(gng) 宛转(wn zhun )2.解词(学生抢答):诧异:觉得意外和奇怪。懊悔:烦恼、悔恨。哽咽:因极度悲伤、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宛转:形容声音的圆转柔和。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 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
5、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二)简要讲述全文大意,说说文章思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老师归纳。本文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的痛苦,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全文可分为四部分:1.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上学路上;第二部分(第710自然段):上课之前;第三部分(第1123自然段):上课经过;第四部分(第24-29自然段):宣布散学。2.第一部分(110自然段):写上课前,小弗郎茨在路上见闻和课堂所感;第二部分(1123自然段):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
6、习字课、历史课与拼读课;第三部分(2429自然段):写下课时的情景。教师引导:以上故事情节的两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2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1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三)合作朗读,感知人物形象。1.沉静下来,用心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好语气语调。 2.注意文中所表现出的沉痛和决心,信念和力量。3.分角色朗读。小组竞赛第一部分,上学路上三个人分读,其中铁匠一个人读,上课前四个人分读,其中一个人读韩麦尔先生的话;第二三部分,重点朗读韩麦尔先生的话,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读得更符合人物形象,尤其是最后的高潮部分。小结:都德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容貌去组材、去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主人公小弗郎士,上这“最后一课”的时候,领悟到了什么?一向觉得沉重讨厌的课本、字帖,在他眼中,有怎样的变化呢?另一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他是如何上这不同寻常的最后一课呢?作品是如何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思想、言行的描写,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