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义是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理解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知道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平等对待他人和自己。分析正义和正义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增强维护社会正义的责任意识,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义的理解(含义与要求) 2、教学难点:制度的正义性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四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图片:任长霞和明正彬的事迹生欣赏图片,谈感受讨论坚持正义的意义新课教学活动一:畅谈正义学生读课本108-109页,思考问题:1、 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2、 正义的要求是什么?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答案活动二:课堂巩固阅读材料,思考问题:1、 小明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2、 个别学生在考试中作弊3、 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喊“抓小偷”4、 一个社会青年乘车逃票5、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以上材料中哪些行为是正义行为?哪些行为是非正义行为?划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什么?活动三:走进生活说一说:大家认识了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3、后,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范围常见的正义行为常见的非正义行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活动四:案例分析组织学生阅读109页案例和最后一段,思考问题:1、 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马?为什么?2、 为什么要坚持正义的制度?学生思考后讨论,师请生展示自己答案,师生总结: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活动五:案例分析组织学生阅读110页案例,思考问题:1、 是谁帮助老金一家渡过难关?2、这体现了什么精神?3、这个事例说明里什么?学生展示自己答案后,师生总结:正义保障人民的生
4、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活动六:想一想师过渡:除了法律援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国还制定了哪些制度?学生看课本后回答,师引导:我国为什么制定这些正义的制度?生回答:维护正义师:那正义的制度和公平是什么关系呢?生看课本111页,思考问题后进行总结,师请生展示答案活动七:政策分析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些政策:对于一些少数民族考生实施高考加分政策;对于特困家庭的学生,可申请减免学杂费;对一些贫穷地区实行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对高消费征收高消费税 1、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政策?2、 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学生思考讨论,师生总结: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正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课堂小结:师请一学生小结后,师再进行补充。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一、走进正义 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正义需要制度来保证 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我国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 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正义对社会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