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雷电颂教案2 新人教版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驰骋、鞭挞”等词语; 2、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3、诵读,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情感与价值目标:4、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 目标1、3 难点 目标3 第一课时(预习自学课)一、导入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郭沫若的一篇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已经对郭老的丰富想象力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再一次学习他的作品,以感受其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板书文题、作者)二、预习自学 (由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 (一)掌握
2、字词睥睨(pn):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伫(zh)立:长时间地站着。 踌躇:犹豫。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摆弄:摆布。迸(png)射 眩(xun)目 稽(q)首 驰骋(chchng):(骑马)奔驰。虐(n)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鞭挞(t):鞭打。比喻抨击。咆哮(xio) 波澜(ln) 雷霆:雷暴;霹雳。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罪孽(ni):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二)介绍屈原话剧在屈原一剧里作者始终把屈原这个人物放到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用不断
3、激化的戏剧冲突,把人物一步步推上矛盾的顶峰,使人物性格在矛盾高潮时得到最鲜明、最强烈的展现。五幕剧中矛盾冲突是直线上升的:第一幕:屈原家;第二幕:后宫;第三幕:屈原家;第四幕:城外;第五幕:尾声。屈原全剧就是这样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塑造出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三)戏剧知识介绍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的三个集中:时间的高度集中,矛盾的高度集中,人物的高度集中。(四)写作背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
4、,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五)课文内容简介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六)教师范读(七)学生齐读三、小结 本文通篇运用拟人、呼
5、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第二课时 新授课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检查、掌握上节课预习的词语;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3、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
6、,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4、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情感与价值目标:5、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 目标3、4 难点 目标3 一、练习导入1、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 )2、说出下列事物各象征了什么。风雷电:_洞庭湖、东海、长江:_“东皇太一”等众神:_无形的长剑:_二、朗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
7、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三、学习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胜的信心。四、学习分析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 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
8、作用是什么?2、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归纳屈原的人物形象。明确:1、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2、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3、夸张激发想象;呼告、拟人表达感情;排比、反复形
9、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比喻形象生动。4、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五、小结 这段独白想像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像,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显得更加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板书设计 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 歌颂风雷 浪 象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 漫 征 怒斥神祇 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主 拟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
10、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 义 人 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 人民群众 诗 呼 统治集团 风 告 手 法 第三课时 练习雷电颂优化测控 【积累与运用】、了解一下背景: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_一生的故事。以_为情节线索,构成了_和_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_这个悲剧典型。、给加点字注音:睥睨_污秽_犀利_ 虐待_ 雷霆_ 踌躇_鞭挞_忏悔_罪孽_、本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在你失意痛苦时,风_。雨_。在你得意欢欣时,风_。雨_。【阅读】阅读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回答问题:、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这是一台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_、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_、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_、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举例说明。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