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具准备:1准备课文朗读带。2制作知识归类和问题思考的投影。教学方法: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读,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做:第一步,通读全文,解决字音字义问题,然后疏通文意。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学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
2、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二、解题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投影。)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廿鹄鬣蘑蹇倩髻鬟浃乍澈面 曝呷(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局促一室之内 髻鬟之始掠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吾欲之南海何如 呷浪之鳞,悠然
3、自得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吴广以为然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如;(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三种:(1)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如;(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3) “正确,对”的意思,如。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投影。)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第1自然段。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廿二日
4、天稍和:和,暖和。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红装而蹇者:蹇,
5、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3第3自然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五、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投影。) 阅读思考: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
6、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
7、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
8、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六、自读小结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
9、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2选用作业设计。八、板书设计:二十九满井游记春水春山抑郁烦燥柳条麦田先抑后扬轻松喜悦情景交融游人鸟鱼感叹赞美教学后记:学习本文一,对学生写山水游记有较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