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个学习障碍生的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我所教班级里的小叶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神经科门诊常见病,它分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三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小叶的注意缺陷形成主要是因为“养育方式不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造成低学业成就、社会适应和心理障碍的重大危险因素。因此,小叶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容忽视,采取如下的辅导措施与方法:1、家长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教师给予信任的目光拉近师生距离;3、善于把握他的特点;4、给他反思的机会。辅导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
正文
小叶,今年九岁,个子不高,黑黑瘦瘦,背不挺直,这是常常坐不端正的缘故。他主动担任值日小组长的职务。小叶聪明,但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听从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离开自己的座位,不能专心做作业;写作业很慢,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要拖到3—4个小时;行为较为冲动,不能推迟需要的满足;集体活动中不能像别人一样遵守规则,不能等待;作业质量不稳定,有时很好,有时则很差;根据他的症状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一、认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神经科门诊常见病。其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集中困难、冲动、任性、常伴有学习困难及运动协调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学前儿童中的患病率是3%-6%,其中70%可延续至青少年,30%可持续终生。注意问题是学习障碍者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注意障碍与学习障碍者彼此有相当的重叠性。DSM-IV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三类。对其诊断的标准为:
第一类:注意缺陷:
(1) 在学习、工作和其它活动中,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由于粗心大意导致错误;
(2) 在学习、工作和游戏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
(3) 与之对话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 不能听从教导以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并非因为对抗行为或对指导不理解);
(5) 难以完成作业或活动;
(6) 经常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保持持久精力的作业或工作(例如功课或家务);
(7) 经常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的东西(例如玩具、课本、家庭作业本、铅笔或工具);
(8) 往往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9) 经常忘记每天所应做的事。
以上注意缺陷达6项以上,持续至少6个月,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并导致适应不良的属注意缺陷。小叶具有以上的(1)(2)(3)(4)(6)(7)(8)项
第二类:多动--冲动
1、多动
(1) 坐立不安,手或脚动个不停;
(2) 经常在教室里或其它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
(3) 经常做出不当的奔跑或攀登(青少年或成年人可能只是主观感受到坐立不安);
(4) 经常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休闲的活动;
(5) 经常动个不停,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
(6) 经常说话说个不停。
2、冲动
(1) 经常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
(2) 经常难以静等轮换;
(3) 经常在他人讲话或游戏时予以打断或插嘴。
具有以上多动—冲动行为6项以上,持续至少6个月,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并导致适应不良的属多动—冲动。小叶具有多动的(1)(2)(6)和冲动的(1)
第三类:混合型
(1) 多动—冲动或注意问题都出现于7岁以前;
(2) 某些表现存在于2个以上场合(例如学校或在家);
(3) 有明显的临床缺损证据表明,这些特征已对整个适应、学业或工作构成影响;
(4) 这些特征并非由全面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它精神异常所引起,不能用其它精神病进行解释(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以上各类型都符合标准的属混合型。根据小叶的症状分析,他应该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第一类注意缺陷。
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分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近年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
1、遗传因素 40%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也患有该病症。研究人员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系中发现该病症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组,并且男高于女。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亲属中常伴有反社会行为、情绪冲动以及焦虑者明显高于正常家庭。
2、社会因素 家庭和社会肯定对本病的发展和结局有影响。(1)养育方式不当。早期母爱剥夺和孤儿院养育的儿童日后会较多出现坐立不安、活动过度、注意力易分散和遭受他人排斥的现象。但若为家庭领养,症状会改善。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缺乏理解,不当或粗暴处置,将会影响儿童行为和情绪的发展,导致注意力集中困难和多动的发生,甚至产生反社会行为。(3)父母存在精神问题。儿童的控制行为主要从双亲的相互模仿学习而来,若父母有精神或行为问题将影响儿童的行为控制。(4)家庭及社会关系变化。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家庭气氛紧张、学习负担过重、教室过于拥挤等也可引起“情影性活动过度”和注意力不集中。
3、其他因素。如,血铅含量过高。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快速发育完善阶段,轻微的血铅增高即可引起神经生理过程的损害,导致多动、注意力集中困难、易激惹、运动失调、反应迟钝。儿童高铅与空气污染、饮食、异食癖以及接触含铅较高的玩具、油漆物品等有关,但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尚不肯定。
从小叶家庭情况来看:他的父亲是某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是公司的职员,由于两人工作忙,小叶自小就由婆婆带管。据了解,他的父母小时侯也并没有过这样的症状,这样的话,小叶的注意缺陷形成原因就排除了遗传因素;据他婆婆反映,小叶也不会有血铅含量过高的可能。那么,小叶的注意缺陷形成原因就只有家庭和社会因素了。小叶的父母都是较有学识的人并且感情很好,这样又排除了“父母存在精神问题”和“家庭及社会关系变化”这两个原因。用排除法分析,小叶的注意缺陷形成原因就只有“养育方式不当”这个因素了。据了解:小叶自出生起就由住在乡下的婆婆带管,早期母爱被剥夺,加上老人对他过分溺爱,极少责罚,时间一长,他就变得出现坐立不安、活动过度、注意力易分散。另外,他的父亲是个大学生,思想较为前卫,他认为不能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应让孩子自由,对小叶极少进行规范教育,放任自流的小叶喜欢怎样就怎样,从小不按“规矩”办事的小叶常常会出现一些恶作剧。其实,他的父母早就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可是见孩子的恶作剧偿可以接受,并没有出现什么道德品德上的问题,加上这孩子的聪明,担心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就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全家人也就愈发宠着他。另外,他们工作忙,要求多了也没办法落实,更担心因为孩子的问题与老人产生隔阂,对小叶也就听之任之了。以至于小叶到了读小学年龄了还不会自律,自控能力差,形成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危害性
国外研究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30%-50%伴破坏性行为障碍、15%-75%伴心境障碍、8%-30%伴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问题占75.4%。8%-52%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有运动功能障碍。儿童、青少年乃至成人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造成低学业成就、社会适应和心理障碍的重大危险因素。
四、辅导措施与方法
小叶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容忽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1、家长参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取得小叶家长的配合,在家给小叶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没有干扰的空间学习;尽量让他独立做完一件事情,把桌上的其他物品收起,以免对他造成干扰。尽量让他在固定时间内去做事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给他多讲故事,讲时要专心,尽量做到吸引他的注意时间长一点,不要中途中断。家长要了解他各年龄段的注意力的时间,给他提出相应的要求,并在有效的时间内做事。培养小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固定桌椅,搬掉无关的摆设(画片、玩具等)在他学习之前,把其它事情都处理好,如:准备物品、喝水、上厕所等)
2、教师给予信任的目光拉近师生距离。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左右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信任、亲切的感情流露可以缩短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从而接受教育。小叶很喜欢表现自己。他看到自己小组的值长工作并不负责,就向我自荐当组长,并跟我说了一大套一定会做好的计划。我灵机一动,何不接此机会拉近我们的距离?于是,我赞赏了他的想法,并拍拍他的肩膀说:“好!老师相信你能做好的!”从此,小叶老远看见我都会跟我打招呼,显得特别亲热。他婆婆说,小叶特别喜欢罗老师。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信任对于小叶来讲是很重要的。小孩子都有一颗童心,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得到的“不许教育”增多,许多孩子的童心都藏起来了。而小叶因为拥有宽松的家庭环境,他的个性才如此张扬,他的童心才越发显得珍贵。小孩子的确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我们得心平气和地等待他们长大。让我们适当的投以信任的目光,关注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善于倾听的老师面前,小叶变得大胆、自信、自主,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我已赢得了他的心。
3、善于把握小叶的特点。
公开课上,同学们都做得端端正正,神情专注的听着课。惟独小叶两手不知在玩着什么。尽管动作的幅度不大,但一看就知道是在搞小动作。我压着火气,说:“小叶,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见他沉稳地站起来,回答得十分完美。我无话可说了,可目光在次投向他时,他两只手仍在不停地动,甚至把脚放到书桌的隔板上。我知道他没有不听讲,但这种不雅的坐姿,看得人不舒服。我暗暗想,一定要把他这个坏习惯改过来。于是一下课,我就把他调到第一排坐,心想,如果他不做小动作,一定学得更好!随后的几天,他在老师严厉的目光下,果真一动也不动。可是,发言却少了,而且,目光呆滞,一副若有所思心不在焉的样子。他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思考,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难道这孩子真是心理学上说的那种“动觉学习者”?这类孩子主要靠动作激活大脑,没有刺激,大脑就要进入抑制状态。我想,是不是应该对这样的学生宽容一点?“一刀切”只会扼杀有着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应该允许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只要他不干扰别人,就不要过多地干涉,否则会妨碍他们的发展。我赶紧将小叶恢复原位,并有意对他的小动作视而不见,他的思维又恢复了正常,课堂上又能听到他的发言了。
4、给小叶反思的机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小学生的小叶呢?给有过错的学生有反思的机会是明智之举。成长中的心灵正是在无数次犯错误和改正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对于小叶的“坐不定”,我冷静下来相对策。把他叫来训斥一顿?这孩子倔,你不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他是不服你的说教的。怎么办?我想,既然这件事发生在课堂,就在课堂教育,让小叶反思的同时,也让全班同学受受教育。刚好班会课上要开展讲故事的活动,我知道爱看课外书的小叶当然会报名,就让他尝尝“坐不定”的滋味。打铃了,教室里同学们大多在坐自己的事,有趴着的;有埋头找东西的。我一反常态,坐在课时后面改作业。小主持宣布故事会开始后,小叶第一个走上讲台,他皱着眉头看着下面,小主持见了,连忙大声说:“同学们,请坐好!”小叶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讲得有声有色,可是故事太长了,同学们很快失去了兴趣,本已安静的课室开始响起来了,甚至有同学你推我,我推你,小叶只好停下来,生气地瞪大了眼睛。可是同学们并不理睬,响声越来越大了起来。我偷偷看着他,看他怎么办。只见他拍着桌子大声嚷:“安静!”“坐好!”在亲身体会之后,小叶终于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同时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成果的表现。他决心要把“坐不定”的坏习惯了改了。
五、效果与思考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和干预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主要感谢该生家长的协助支持。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和教师都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学校教师和同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不能孤立,应给予帮助辅导。
参考资料;
1、网上文章《案例》 赵东红
2、《学习障碍》 华东师范大学 刘春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