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近的发展过程,必须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
2、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也是通过数学思维力法的训练来完成的。历史和现实关于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有许多成功的范例,高斯小学时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求学生会算1+2+100的结果,而且要求能找出简便快捷的方法;华罗庚小时候受到启蒙老师严格的训练和自身在数学上的不懈追求,中学时代就表现出超越的数学智慧,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予
3、我们很大的启示: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训练应该是数学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先决条件。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存在的。“我比某同学高一些”、“从家到学校大约需15分钟”都是估算意识的萌芽。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因此,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要鼓
4、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估算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学生判断结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4、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现在的数学教学,教师还不习惯于把学生带出教室,向生活要素材,往往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这种做法是很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我们忘了知识最重要的源泉周围世界、大自然。学生思维迟钝的原因就是没有对自然生活的亲身感受。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师不仅要完成教材上的数学实践课程,还要针对一些问题经常性地开展数学户外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书本与现实的差异,在生活中锻炼数学的敏锐性和数学运用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