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8--解表药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64020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8--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8--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8--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8--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8--解表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八章第八章 解表药解表药 1-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称发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称发表药。2-3-四、解表药为什么能解表?四、解表药为什么能解表?解表药味辛主散入解表药味辛主散入 入肺(主皮毛)入肺(主皮毛)膀胱(太阳经主表)膀胱(太阳经主表)偏行肌表偏行肌表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服药,促使病人发汗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通过服药,促使病人发汗或微发汗,而达到解除表证的目的。或微发汗,而达到解除表证的目的。发散风寒药(又称辛温解表药):用于风寒表证。发散风寒药(又称辛温解表药):用于风寒表证。与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

2、):用于风热表证。与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用于风热表证。4-5 5配伍应用配伍应用 (1)注意辨证用药:)注意辨证用药:使使用用解解表表药药,首首先先应应因因证证选选药药,注注意意区区分分表表证证的的寒寒热热,风风寒寒表表证证宜宜选选用用发发散散风风寒药,风热表证宜选用发散风热药。寒药,风热表证宜选用发散风热药。5-(2)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的不同,选用相宜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的不同,选用相宜的解表药并作适当的配伍,如冬多风寒,春多风热,夏的解表药并作适当的配伍,如冬多风寒,春多风热,夏多暑湿,秋多兼燥,分别要与温里药、清热

3、药、化湿药多暑湿,秋多兼燥,分别要与温里药、清热药、化湿药或润燥药配伍。表证夹湿,宜以祛风胜湿的解表药为主,或润燥药配伍。表证夹湿,宜以祛风胜湿的解表药为主,并合用化湿之药;温热病邪在卫分,宜用发散风热药,并合用化湿之药;温热病邪在卫分,宜用发散风热药,并辅以清热解毒药。若体虚之人外感,应辨别不同并辅以清热解毒药。若体虚之人外感,应辨别不同的正气虚衰,分别与益气、助阳、养血、滋阴药配伍,的正气虚衰,分别与益气、助阳、养血、滋阴药配伍,以扶正解表。以扶正解表。6-六、使用注意六、使用注意1、发汗的方法和程度:、发汗的方法和程度:服用量不可过大,否则汗出淋漓,既会伤服用量不可过大,否则汗出淋漓,既

4、会伤阴,又会损阳,可微令汗出,得汗即止,可使邪气外出,而阴,又会损阳,可微令汗出,得汗即止,可使邪气外出,而正气不伤。正气不伤。2、禁忌病证:、禁忌病证:因津血同源,凡平素津血亏耗之人,如多汗、久患因津血同源,凡平素津血亏耗之人,如多汗、久患疮疡、淋证、失血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虽有表证,亦应慎疮疡、淋证、失血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虽有表证,亦应慎用。用。3、因时、因地制宜:、因时、因地制宜:凡寒冬之时或阴冷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凡寒冬之时或阴冷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重;而温暖之时或炎热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轻。量宜稍重;而温暖之时或炎热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轻。4、煎煮、服

5、用方法:、煎煮、服用方法:饭后热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散寒解表饭后热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散寒解表之力。解表药多为芳香质轻之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之力。解表药多为芳香质轻之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逸散而药效降低。效成分逸散而药效降低。7-解表药歌诀:解表药歌诀:诸药性能,解表优良。疏解肌表,发汗力强。诸药性能,解表优良。疏解肌表,发汗力强。恶寒、发热可解,头痛、身痛可康。恶寒、发热可解,头痛、身痛可康。风寒宜用辛温,风热宜用辛凉。风寒宜用辛温,风热宜用辛凉。汗多者慎用,体弱者减量。汗多者慎用,体弱者减量。8-学习中要注意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学习中要注意共性和个性的关系。9-各

6、各论论中药各论解表药中药各论解表药第一节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10-一、重点药物一、重点药物一、重点药物一、重点药物 掌握药:掌握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白芷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白芷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白芷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白芷 熟悉药:熟悉药:羌活、细辛、生姜、羌活、细辛、生姜、羌活、细辛、生姜、羌活、细辛、生姜、香薷香薷香薷香薷本节的重点药物及学习要求本节的重点药物及学习要求 11-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二二二二.作用及主治:作用及主治:作用及主治:作用及主治:味辛性温,辛能发散,温能祛寒,入肺达表,能发散肌表风寒之邪发散肌表风寒之邪。且性偏温

7、燥,性偏温燥,发汗作用较强较强。止咳平喘止咳平喘止咳平喘止咳平喘,用治风寒喘咳;有的药尚具有 止痛止痛止痛止痛,用治头痛而有风寒表证;祛风湿祛风湿祛风湿祛风湿,用治风寒湿痹。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头身疼痛、肢节酸楚、发热较轻、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12-麻麻 黄黄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发发散散风风寒寒药药13-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木贼麻黄和中麻黄麻黄 的的草质茎草质茎草质茎草质茎。主产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间肃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采

8、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蜜炙或捣绒用。草麻黄草麻黄草麻黄草麻黄中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木贼麻黄14-15-【科属】为麻黄科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为麻黄科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草质茎。生用或蜜炙或捣绒用。生用或蜜炙或捣绒用。【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麻 黄黄【药性特点】麻黄辛温升散,作用于肺和膀胱经,长于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故较常用于风寒表证。在

9、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为明显,为辛温解表的峻品。16-【应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而无汗,脉浮紧。常与桂枝 相须配用,如麻黄汤。宣肺平喘:宣肺平喘:宣肺平喘:宣肺平喘:用于肺气郁闭的喘咳实证。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咳。可与杏仁、甘草同 用。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其与清肺之石膏配伍。喘咳而痰多者,常须配伍化痰之药如:半夏、款冬花、苏子等同用。利水消肿:利水消肿:利水消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宜于风水初 起有表证者。可与生姜、白术等同用。17-4.4.温散寒邪:温散寒邪:温散寒邪:温散寒邪:用于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10、用量用法】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肺肾虚喘患者均当慎用。本草正义: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部,宣泄气机。虽曰解表,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部,宣泄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宣痹着。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宣痹着。”18-麻黄,别名龙沙、卑相、卑盐麻黄,别名龙沙、卑相、卑盐1、麻黄的发汗作用很强,有、麻黄的发汗作用很强,有“发汗第一药发汗第一药”之称。之称。2、通透毛孔的作用。、通透毛孔的作用。3、辛散宣肺、辛散宣肺 苦泄苦泄 止咳逆上气止咳逆

11、上气 直接作用直接作用 4、从汗走、从汗走 从小便走从小便走 利水消肿利水消肿 从大便走从大便走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19-副作用:副作用:1 1、升高血压、升高血压2 2、兴奋中枢,引起失眠、兴奋中枢,引起失眠20-桂桂 枝枝 名医别录名医别录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发发散散风风寒寒药药21-桂 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嫩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嫩枝。22-【科属】为樟科植物肉桂的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嫩枝。生用。生用。【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

12、降冲逆。助阳化气,平降冲逆。助阳化气,平降冲逆。助阳化气,平降冲逆。桂桂 枝枝 【药性特点】【药性特点】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既有透达营卫,发汗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既有透达营卫,发汗解表之功,又能温经通脉,温通心阳,治疗风寒痹症解表之功,又能温经通脉,温通心阳,治疗风寒痹症及胸痹证。及胸痹证。23-【应用】发汗解肌:发汗解肌:用于风寒表证和风寒湿痹。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以及阳虚受寒者,均宜应用。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风寒表虚证,宜与白芍配伍。风寒表虚证,宜与白芍配伍。治阳虚感寒,多与附子等温补药同用,共收助阳解表之效。温通经脉:温通经

13、脉: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胸痹心痛、经闭痛经(薤白、丹参)。风寒湿痹,肩背疼痛。(羌活、防风、姜黄)引经药引经药(3)中焦虚寒,脘腹冷痛(白芍、黄芪)助阳化气:助阳化气: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及等证。(茯苓、猪苓)温助心阳 4.4.平降冲逆:平降冲逆:用于治疗心悸,脉结代、奔豚等证。24-桂枝桂枝 平(温)少阴之逆气平(温)少阴之逆气半夏半夏 平太阴之逆气平太阴之逆气吴茱萸吴茱萸 平厥阴之逆气平厥阴之逆气25-特点:特点:1、发汗解表,而不是解肌、发汗解表,而不是解肌2、用于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注意其配伍问题、用于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注意其配伍问题3、温通经脉也叫做温经散寒、温通经脉也

14、叫做温经散寒 寒凝血瘀和风湿痹证寒凝血瘀和风湿痹证4、温助心、脾、肾阳气(有甘味)、温助心、脾、肾阳气(有甘味)5、助阳化气、助阳化气26-【用量用法】水煎服,39g。风湿痹痛可至30 45g。【使用注意】本品辛温之性较强,并易入营动血,故实热内盛、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27-使用注意(个性):使用注意(个性):桂枝是一个长于入血的药物,易温热动血。桂枝是一个长于入血的药物,易温热动血。当其血分有热,不宜使用。当其血分有热,不宜使用。28-麻黄、桂枝比较:麻黄、桂枝比较:相同点:相同点:性味归经:辛性味归经:辛 肺、膀胱经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功效:发汗解表不同点:不同点:同为发汗药的区别是麻黄是宣发卫气、开腠同为发汗药的区别是麻黄是宣发卫气、开腠发汗而散发汗而散 寒邪;寒邪;桂枝是透达营气而散风邪,风寒表证无论桂枝是透达营气而散风邪,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有汗、无汗均可应用。麻黄还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而桂枝还有麻黄还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而桂枝还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其适用范围亦不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作用。其适用范围亦不同。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