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开与折叠课 题1.2.2展开与折叠课时安排共( )课时课程标准 10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过程与方法: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形成规范的语言。教学难点根据棱柱的展开图判断和
2、操作简单的立体图形。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前作业预习并完成随堂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人: )环节 一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内容教师拿出圆柱形圆锥形实物展示沿虚线展开,侧面是一个什么图形会是什么图形?教师拿出一个制作漂亮的正方体纸盒展示给学生看,又拿出另外一个同样制作的正方体纸盒的平面展开图给学生看并用手慢慢地折叠成正方体纸盒。教师:人们是如何将平面纸做成如此漂亮的纸盒的呢?导入新课:展开与折叠(二)课中作业环节二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教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
3、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教师: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教师: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学生: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课中作业教师: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学生讨论得出分为4类环节三三、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内容:练习1教师: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以下平面图形。先想一想,再动手剪,剪错了不要紧,再粘上,重剪。 (1) (2)学生思考,再动手剪,然后与同伴交流。请剪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剪法。课中作业练习2教师:贴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面A、面B、面C的对面各是哪个面? AB C D E F学生思考,猜想答案。教师请一位同学用透明胶粘贴成正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验证答案。课后作业设计: 习题1.4同步学案(修改人: )板书设计: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教学反思:由于本班学生整体认知状况较好,因此,教学中作了一些拓展要求,如要求学生对所有11种展开方法进行了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