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排泄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材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通过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让学生重点总结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的排出,编排在本节内容的最后,使学生对泌尿系统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教材还介绍了人体泌尿系统的卫生和保健,这对学生树立自身保护的健康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以及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3. 关注人体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
2、和排出过程。【教学难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学生分析】1.在具体分析表格之前应让学生简单回顾一下肾单位的知识,并回顾59页图3-16中的肾单位示意图,这样可以使探究竟的分析过程进行的比较顺利。2.对比表1与表2,学生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出只有蛋白质这一成分不同,说明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酸、尿素)都可以从肾小球经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 (应提示学生:血液里的血细胞也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里。) 3.学生对比分析表2和表3同一成分的数字,表3中葡萄糖的数值为0,学生容易理解是全部被重吸收了;水的数值减少,说明大部分水被重吸收;但对无机盐的部分重被吸
3、收,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无机盐的数值表面看是升高了。【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新课导入:“学生每天上课,憋尿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教师要允许学生上课时间上厕所。”那么,憋尿有什么害处?哪位同学知道尿中主要有什么成分?是在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活动一:为便于学生共同分析,可把课本图3-17投影到屏幕上(只出表1和表2),出示思考提纲:(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异同?(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
4、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活动二:投影中出示表2和表3,出示如下思考提纲:(1)原尿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有什么异同?(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什么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教师应提示图中两个箭头(即表示滤过作用的箭头和重吸收作用的箭头)的含义。)完整的观看录像带(或结合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三、本课总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练习:甲、乙两人去医院看病,尿常规化验结果如表4:尿样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脓球甲少量大量极多乙大量+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
5、和知识,可以回答。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和议论,可以大致回答出部分内容(以上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动一:1.各小组结合课件(或课本3-17)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对比分析表1和表2中各中成分含量的异同,并进行讨论。对小组成员都不明白的问题,请求教师帮助。2.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和归纳,小组间相互进行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了原尿。活动二:1.各小组结合课件(或挂图、课本3-17)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对比分析表2和表3中各中成分含量的异同,并进行讨论:2.小组间汇报分析结果,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肾脏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最终得出结论:尿
6、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理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活动三:针对化验结果,小组分析讨论:(1) 甲、乙两人的化验结果是否正常?(2)是由于肾脏中哪一种结构发生了什么病变引起的?(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和保健?课余活动:1.让学生通过图书、杂志、电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去自主查找有关人体泌尿系统的卫生和保健知识。 2.让学生通过网络、文字、语言等媒介发布信息,达到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目的。【板书设计】第二节 排泄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尿液的排出: 肾单位产生尿液肾盂输尿管尿道排出体外【教学反思】教师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尿液形成示意图中各种成分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充分理解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从而主动获取尿液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在资料中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分析课内外图文资料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