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2.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形成“自然灾害频发室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学难点】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选择曾举世瞩目的重大自然灾害引入,如汶川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等,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点到为止。二、讲授新课1常见的自然灾害(1)由引入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自然灾害,了解作为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特征: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和灾情(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社会失稳等)。【讲练结合】完
2、成教材P55页活动第1题,巩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学生思考时,提醒学生注意两点:是否是自然原因?是否带来危害或损失?(2)读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了解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主要气象灾害后,启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气象灾害?(3)读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了解滑坡、地震、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启发学生思考: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地质灾害?为什么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小结】山区相对高差大,坡度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4)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造成了哪些危害?(承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
3、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依次读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尝试归纳主要气象灾害和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或分布地区)。【讲练结合】完成教材P58页活动题,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2)为什么某类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在某一地区?参考教材P58页对台风、干旱灾害集中分布区形成原因的解释,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讨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洪涝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板块、地形、降水等知识)。(3)归纳我国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广的特点,补充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4)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
4、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区发生等三个角度,解释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最后强调: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5)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然灾害?在学生理解一次原生自然灾害还会引发一种或多种次生自然灾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强化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这一点的认识。(6)阅读“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我国不仅自然灾害频发,而且受灾严重。(过渡)正因为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工作。3防灾减灾(1)引导学生阅读图2.502.52及图片说明,要求能说出每幅图片展示的防灾减灾的环节。图2.50说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 图2.51说明建设防灾工程;图2.52a说明做好灾前准备工作; 图2.52b说明灾时救援与救助;(2)结合教材60页活动设计,结合当地常发生的自然灾害,要求学生整理个人在灾时有效避灾的方法,并在班上交流。三、迁移应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小论文或演讲稿、手抄报等适合自己的形式完成“自然灾害的防与治”,也可以出一期“避灾方法”的黑板报。四、教学反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