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植物茎的输导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枝条、枝芽、花芽和混合芽等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够背出这些概念通过枝芽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枝芽的结构并且说出这些部位的发育状况通过植物茎的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木本植物茎从内到外的结构通过植物茎的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说明各个部分的功能通过植物茎的功能的学习,学生能够说明导管向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导有机物【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枝条茎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茎输导功能的学
2、习,养成保护动植物的价值观通过小组展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二、教学重点: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情况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茎的输导作用三、教学难点:茎的输导作用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 读书指导法 直观演示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时间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0Min导入引导学生记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测记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上节课内容加深印象5min一、自主预习1、什么是枝芽?什么是花芽? 2、枝芽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怎么发育的? 3、木本植物的茎由那几部分构成? 4、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简单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答案。枝芽是将来会发育成为纸条的芽。花芽是将来会
3、发育成为花的芽。茎由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导管的作用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输导有机物。自主预习,形成初印象,从而对整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印象。7 min二、枝芽的结构与发育大家知道什么是茎吗?连接根和叶子的结构。那么图中展示的叫什么?是枝条,枝条上又生长着什么呢?枝条上生长着叶和芽,所以枝条的定义就是生长着叶和芽的茎。什么是芽呢?将来会发育成的枝条和花的结构是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枝芽是什么呢?枝芽是将来会发育成枝条的芽。类比于枝芽的定义,花芽是什么?混合芽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枝芽的解剖结构,最上边的叫做生长点,依次为芽轴、芽原基和幼叶。给大家
4、半分钟时间认识一下它们,找同学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完之后,让学生随机提出一个问题考验学生识别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幼叶将来会发育成为叶子,芽原基发育枝条上的什么呢?新的芽。芽轴将会继续伸长构成了枝条的主干。最后我们是不是从一个枝芽发育成了新的枝条。识别图中枝条,从图片中总结枝条的概念。讲解芽的概念,并且说明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引导学生类比于枝芽的定义说出花芽、混合芽的定义。识别枝芽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学生上讲台展示,并且接受大家的挑战。结合枝芽和枝条图片猜测以及确定枝芽的各部分分别是如何发育的。从大量的图片出发,引导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枝条是什么?芽又是什么?类比说出概念的学习方式渗透入
5、课堂中。发育前的芽和发育后形成的枝条放在一起更加容易让学生形成感官记忆。19min三、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第二部分知识是茎的结构,大家预习之后知道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同样给大家半分钟时间来记一下。提问学生从外到内茎的结构依次是?从内到外的结构依次是?接下来有四个任务,我们小组讨论,然后找小组上来展示。展示后反馈:茎的最外层是树皮,树皮的外层是保护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里边有筛管,筛管的作用是输导作用。树皮的内侧是形成层,形成层的作用是具有分裂能力,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再向内的结构是木质部;木质部内含有导管,作用是输导作用,并且具有很强的
6、支持力,使得茎坚硬。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木本植物的茎可以逐年加粗,但是草本植物的茎永远也长不粗呢?引导学生说出主要是因为木本植物含有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所以茎逐年加粗。但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不可以不断加粗。这里是什么图片呢? 是一个树桩,树桩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就是一年留下一圈形成的,那么如果这一圈是1993年,那么1995年的年轮在哪里呢?指导学生知道越早的年轮越靠近中心。结合预习说出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及时记忆后接受随机提问。小组讨论四个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找到四个问题的答案后,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1、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内侧部分是
7、什么?具有什么结构?功能? 2、木质部使植物茎很坚硬,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3、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有什么功能?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组织?听老师的最后总结性归纳。猜测木本植物逐年加粗是由于有形成层的原因,草本植物因为没有形成层所以不可以逐年加粗。年轮十一年一年留下的越早的年轮越在内侧。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到问题答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心的养成。教师及时归纳总结,形成固定的印象。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年轮出发,引起孩子们继续听课的兴趣。7min四、茎的输导作用这里有一个实验: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中,插入一根带有几片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
8、放置阳光下。讨论茎的哪一部分先被染成红色呢?叶子的哪一部分先被染成红色的呢?从根的作用引导学生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要通过导管向上输导至叶片,所以先被染红的是木质部。这里又有一个实验,我把这个树的茎呢剥离了一圈,把形成层之外的结构都剥下来啦,一段时间之后呢,就形成了一个节瘤,这是为什么呢?从叶子的作用引导学生叶子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所以当韧皮部被破坏之后运输被阻塞,所以形成了节瘤。学生理解实验过程,猜测,小组讨论后猜测,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最先被染红的是木质部,因为它具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看到一个长有节瘤的图片,根据之前的讨论猜测是因为物质运输受阻导致的,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
9、,因为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的过程受到阻碍,所以形成了节瘤。从实验出发,引导孩子们通过大胆猜测得出结论,说明原因,这样子更加容易让孩子们开心、愉快地学习。从节瘤出发让孩子们加深茎的作用是输导作用。2min五、回顾知识本节课学习了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情况。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茎的输导作用。六、板书设计第三节 植物茎的输导作用二、茎1、茎的结构和功能树皮:外层保护作用,内层韧皮部输导作用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木质部:含有导管,输导作;有支持力。髓:茎的中央,贮藏营养的作用2、茎的输导作用木质部的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输导有机物一、枝芽发育成枝1、 定义枝条、芽、枝芽、花芽2、 枝芽的结构和发育生长点幼叶 叶芽轴 逐渐伸长芽原基 新芽七、作业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