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2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搜集资料,根据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培养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念。重点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难点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学校当地农业以什么为主?为什么?学生结合当地
2、的实际情况讨论,踊跃回答,教师指导订正。(如我们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教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好。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地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不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二、讲授新课探究活动:阅读图4.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说说各地区是如何发展农业的,当地发展农业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同桌之间合作交流、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并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评价鼓励。学生1:从图中的景观可看出山区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而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学生2:在高原或低缓的丘
3、陵,降水较少,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在有河流或湖泊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学生3:从以上分析得出,农业生产离不开光照、热量、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教师:是啊,大家的讨论说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了解我国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学生: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等。过渡: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是不是
4、只考虑自然条件就可以了呢?教师:不是,农业生产除了受自然条件影响外,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请同学们阅读图4.14“我该种什么好呢?”说说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哪些方面。学生: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量、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因素。教师:请同学们联系当地的情况,举例说明农民是如何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学生联系当地情况,可以做小调查,可以上网找找资料,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最后展示成果。学生1: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生产。还有一些农民,结合当地城市发展绿化环保的需求,种植草皮、花卉等。学生2:在一些景色优美的城市郊区还有一些农
5、民发展有特色的农业、绿色农业等,相继发展了旅游业。教师:大家的调查结果非常好,这些都是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见证。过渡: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你能举出哪些事例呢?有的话,请大家搜集起来,我们一起分析其成功之处和失误的地方,如果是反例,还应提出一些建议。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见解,最后展示讨论结果。学生: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具体事例见下表:正例反例事例列举分析事例列举提出建议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树、种植甘蔗等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开垦耕地种植粮食总结: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
6、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讨论交流心得,最后展示成果。教师及时评价鼓励。教师:在图4.15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A为城市郊区,适合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原因: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农户减少交通运输投入,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靠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同时还能保证物品的新鲜。B为远离城市的
7、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原因:此处远离市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耕地面积大,可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便于大面积种植。C地为山地,适合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木,开发旅游资源。原因是该处地势崎岖。D地为海洋,适合发展渔业,原因是该处有充足的海域。教师: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可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过渡:我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总结一下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
8、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等。教师:我国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功劳是谁的呢?学生:我国依靠科学技术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阅读图4.16,请举例说明科技对农业的具体影响。学生: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温室大棚的反季节蔬菜、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力推广节水农业等。探究活动: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的调查研究。下面是他们整理的结论,从A、B、C中任选一项,帮助他们补充鲜活的例子。A采用无土栽培具有节省耕地、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绿色环保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B生
9、物技术等用于病虫害防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产出无公害产品。C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用于畜牧、养殖,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流程监控,提高了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学生1: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长发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植物工厂以节能植物生长灯和LED为人工光源,采用制冷加热双向调温控湿、光照二氧化碳耦联光合与气肥调控、营养液在线检测与控制等13个相互关联的控制子系统,可实时对植物工厂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学生2:控根栽培设施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的新型快速育苗技术,它由控根育苗容器独特的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对防止根腐病和主根的盘绕有独特的功效。控根容器可以使侧根形状粗而短。三、课堂小结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东部与西部的差异,而且包括东部地区南北方的差异。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在农业方面,我国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