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2节(第5课时)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2)一、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了解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相关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了内环境的概念及其稳定的意义,而本节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呼吸、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与内环境稳定之间的关系。所以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师生互动为主,充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各种教学资源,如模型、挂图或者课件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析相关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能说出“呼吸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通过阅读教材“肺泡结构”、“小肠结构模式图”,学生能概述肺泡、小肠结构的特点与呼吸、吸收功能的关系,逐步形成“生物体结
2、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通过呼吸和消化循环系统功能的复习,学生能指出它们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所起的作用。三、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阅读教材“肺泡结构”、“小肠结构模式图”,学生能概述肺泡、小肠结构的特点与呼吸、吸收功能的关系,逐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难点:通过呼吸和消化循环系统功能的复习,学生能指出它们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所起的作用。四、教学准备有关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挂图、模型、课件等。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复习引入回顾上节课:血液通过循环系统,把经呼吸器官吸收的氧和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细胞代谢产生的最终产物送到肾脏、肺脏等排泄器官
3、,并由它们排出体外。提出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了解学习任务。二、呼吸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复习: 呼吸系统的功能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有哪些。2、阅读书本P27插图,了解肺泡适应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3、出示课件或挂图人体呼吸的全过程:、讲解: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浓度的差异,氧气就从肺部扩散到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肺泡中,再从肺泡排出体外。、补充:含氧多的血通过血液循环与组织细胞间进行气体交换。 4、小结:呼吸系统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回顾:1
4、、呼吸道和肺。2、回顾:(1)肺泡数目多34亿(个)(2)肺泡总面积(m2)大,93 M2(3)肺泡结构肺泡上皮是单层的,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贴肺泡毛细血管多,包绕肺泡外表面弹性纤维缠绕肺泡表面,使其弹性回缩3、观看课件或挂图,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4、理解。同学复习25页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各种教学资源,如模型、挂图或者课件等,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三、消化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复习: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1、消化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2、食物三大成分的化学消化过程如何。 3、讲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吸收是指包括水和无机盐等各种营养物质,通
5、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出示挂图提问:小肠结构的特点与吸收功能有什么关系呢?小肠绒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总结:4、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可补充细胞外液中因细胞代谢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回顾: 1、 有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2、 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微粒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3、 听讲理解。4、观看挂图或阅读书本P28回答:(1)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或者书28页图就可看出);(2)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小肠上皮细胞有微绒毛了解:这种结构特点增加了小肠吸收的表面积,吸收更充分。理解:吸收后的这些物质进入循环系统,送达全身的组织细胞。小结提问:如果呼吸、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对于内环境会有何影响?思考回答。理解应用能力培养。(学习训练)练习册第二节(一)4、(二)3、6、7、9(四)3(五)思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