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频率与概率 数学活动 掷图钉
课题
8.3频率与概率(2)---数学活动掷图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掷图钉的实验,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的反复实验后,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重点
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
提升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法及教具
实验、探索、交流 图钉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 情景设置:
同学们都见过图钉,若在硬地上任意抛掷一枚图钉,钉尖会朝什么方向呢?
在掷图钉前,猜一猜:
任意掷一枚图钉,是钉尖着地的可能性大,还是钉尖不着地的可能性大?钉尖着地和钉尖不着地的概率各是多少?
二.做实验:
掷图钉50次,把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抛掷次数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针尖不着地频数m
针尖不着地频率m/n
根据试验结果,估计钉尖着地和钉尖不着地的概率;
汇总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估算钉尖着地和钉尖不着地的概率。
你的猜想和试验结果吻合吗
全班学生做试验,各自估计钉尖着地和不着地的概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实验次数很大时,钉尖不着地的频率在0.61附近摆动。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地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例如根据统计学家历次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的结果,可以估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根据“抛掷图钉试验”的结果,可以估计“钉尖不着地”的概率为0.61
练习
完成课本P48页探索“绿豆发芽试验”和P49练习题
小结
随机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的机会不总是对半的(都为50%),应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从中掌握预测的一些规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