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重点: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难点:通过观察长颈鹿进化示意图,理解自然选择学说教法:自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出示本节教学目标。三、先学【自学导航】自学导航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
2、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3、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_。(3)制定计划_ 。(4)实施计划_。(5)得出结论_。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自学导航二: 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2、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 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
3、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请举例说明。3、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4、长颈鹿的颈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这样长的吗?5、短颈的长颈鹿那里去了?是不是颈长长了,变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还是被自然所淘汰了,现在只剩下长颈的长颈鹿了?6、根据长颈鹿进化示意图,组内交流长颈鹿进化历程,理解自然选择学说【自学检测】1.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A. 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B. 恐龙灭绝的原因C. 曼切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蛾增多的原因D. 孔雀开屏的原因 2.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具有抗药性
4、。达尔文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遗传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可遗传变异4.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5.蜂鸟细长的喙与其采蜜的花的形状惊人的相似,其主要原因是A.上帝创造的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生物遗传6.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神经调节的结果 D.动物聪明的表现四、后教:1. 100年
5、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2.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 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4.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 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6.
6、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7. 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8. 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9.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五、【拓展延伸】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六、【达标训练】互动“双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