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 感 态 度与 价 值 观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重点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难点1、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做好观察、资料的分析指导。教具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标本、师生收集的资料。板书设计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受精卵 蝌蚪 幼蛙
2、 成蛙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生殖发育离不开水,要保护水资源。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授过程每位学生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童年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大家已耳熟能详。今天,让我们重温同学们自编自演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观看的同时,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总也找不到妈妈?它的妈妈到底是谁?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请同学们回顾金色童年,带着问题观看同学们自编自演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并组织全班交流:小蝌蚪没有很快找到妈妈的原因?它妈妈到底是谁?进而让学生畅谈从故事中获得的体会。指导学生观察P13页图
3、VII-5或联系实际归纳。带着问题观看和回顾同学们自编自演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然后全班交流小蝌蚪没有很快找到妈妈,走了很多弯路的原因?它妈妈到底是谁?进而畅谈从故事中获得的体会。观察P13页图VII-5或联系生活实际归纳出。利用学生自编自演的童话故事形式,创设情境,导入新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意识,开动脑筋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热情。认识常见的两栖动物。会判断、举例。53授课人:张宏伟 执教年级:八年级 授课时间: 3 月 13 15 日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新授过程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 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2、过程:雄蛙鸣叫 雌雄抱对 受精卵有外鳃的蝌
4、蚪 外鳃消失的蝌蚪 长出后肢的蝌蚪 长出前肢的蝌蚪 尾没完全消失的幼蛙幼蛙 成蛙概括为: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1、2、3。:P15页1、2、3题。结论:1、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变迁影响其生殖发育。2、环境污染导致其生长迟缓、畸形或死亡。3、人们要保护水资源。引入宋朝诗人赵诗秀的诗,引导学生分析在什么季节什么环境下能听到蛙鸣?有什么意义?进而展示挂图及实物标本,指导学生观察P13页图VII-6。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及特点。概括出发育的四大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归纳出变态发育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交流。同时引导学
5、生分析蛙生殖发育的环境特点及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水中生活适应的意义,得出两栖动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理解和体会赵诗秀的诗,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青蛙的生活季节和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说出蛙鸣的意义。观察挂图及实物标本及P13页图VII-6。小组讨论、交流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及特点。概括出四大发育过程,并与家蚕比较,说出异同,归纳出变态发育的特点。自主阅读资料,讨论、交流。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分析蛙生殖发育的环境特点及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水中生活适应的意义,得出两栖动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渗透人文思想。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交流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1512基本练习童话剧表演和观看、识图、归纳和概括、资料分析和讨论交流。巩固应用书P15页第2、3题;导航。延伸拓展书P15页第1题。本课小结学生谈本节课体会、收获。作业查阅和收集“两栖动物在发展史上的兴衰过程”资料或“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