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资源优势。(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2. 过程与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学习重点】1. 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 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学习难点】1. 分析西双版纳
2、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 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知道图片上表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什么节日呢?这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哪一个省份?好的,下面就来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二自学自测:1.丰富的旅游资源(1)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 省境内,简称 ,它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相对位置:西双版纳的南部和 、 (国家)接壤。还以 河与 、 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纬度位置:A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西南,位于北回归线的哪一侧?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B.
3、结合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说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有什么特点?(2)旖旎的自然风光结合课本60页活动题1,看看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有何特征?西双版纳是除 省之外,我国 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有高大挺拔的 ,巨大的 ,残忍的 ,气势磅礴的 “ ”。西双版纳还有上千种动物,有 、 、 、 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 ”。(3)独特的民族风情 、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简单了解傣族的泼水节。2.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1)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双版纳地区以 生产为主,80年代以后使 崛起为支柱产业。(2) 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三互学互助:1. 试着分析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荒漠景观的原因。2.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景观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能够成为“热带动物王国”?3.结合课本60页活动题2,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4. 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四导学导练:1.试着完成课本63页活动题22.谈谈溱潼镇的旅游业五课堂小结:六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