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导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2、掌握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二、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导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导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
2、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导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欣赏一组美丽的西双版纳风景图片自然过渡到新课板书: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导疑】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 【导研】生先讨论,师补充讲解:西双版纳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实还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利于发展边境旅游。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导疑】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 【导研】云南南部,北
3、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导疑】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还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导研】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师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导练】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1、景洪市月均温最低和最高值是多少?2、降水在100mm以上的月份?降水在100mm以下的月份?3、这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4、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导研】生讨论后回答,师点拨:西双版
4、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导疑】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为什么西双版纳还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导研】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指出: 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
5、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导评】 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导疑】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导研】泼水节。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观看投影
6、。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导疑】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 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导研】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师点拨: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形状很像孔明帽的屋顶斜度
7、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如此丰富、如此美丽、如此诱人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哪能不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呢?板书: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导疑】看投影: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哪些部门的发展?【导研】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激励评价并点拨:第一是得惠于改革开放
8、政策的鼓励和支持;第二是得惠于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批国家;第三,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促发展,不仅带动了交通业、房地产、商业、城市建设等行业 ,同时也得到它们的支持和配合。 【导疑】旅游业的发展,曾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导研】 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3)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
9、,没有特色。【导疑】面对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趋势,人们该怎么办呢?角色分配:下面我们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企业家组、学者组、商人组、学生组),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展开讨论。【导研】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与否,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导评】 让学生来完成板书 商业奇特的植物+珍稀的动物 丰富的旅游资源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城市建设独特的民俗独特
10、的地理位置 房地产 交通运输【导练】1、_是我国_边陲的特色旅游区,它位于_省境内。2、西双版纳地处_山脉最南端,南部和_、_接壤,还以_ _与_、_等水路相连,旅游资源丰富。3、西双版纳是除_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地方。4、西双版纳被称为“_”,主要动物有_、_、_等。5、泼水节是以_为主体的节日。6、西双版纳有_、_、_等13个少数民族。7、傣家的住房为_,喜爱的舞蹈是_和_;喜欢吃的主食是_和 _。8、西双版纳先后建成了_、_、_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使_成为其重要支柱产业。9、西双版纳的_市成为“全国旅游城市”。10、请同学们当小导游来介绍西双版纳。【导学反思】这节课讲
11、的西双版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风光图片比较多,加上少数民族的风情,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首先我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是傣族人结婚的场景,独具特色的喜庆气氛和与众不同的服装把学生们深深吸引了然后又带领学生领略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和动物:高大的望天树,奇特的板状根和独木成林,以及残忍的绞杀植物都把学生看的目瞪口呆。接下来,还有长嘴犀鸟,长尾猿,亚洲象和绿孔雀等动物又一一走来,让学生叹为观止。最后还让学生欣赏了一下少数民族的风情图片,特别是孔雀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然后我话锋一转:这美丽的风景是很吸引人但是为什么吸引的游客反而变少了呢,分角色让同学们 “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 ,讨论非常热烈。而且好多学生提的观念还很新颖独特。这节课学生一反常态,兴奋不已。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有的。如果我能在平时把课讲得的精简一些,拿出几分钟来让学生了解一下这些风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还掌握了知识,那不就是一举三得吗?所以,今后备课的关键,应放在精炼语言和培养兴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