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梯形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2.学生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领悟转化思想,感受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3.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体验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是美的,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课前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各一对,并用信封装好,剪刀一把。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的校园很美,现在学校准备在小操场上种上草皮进一步绿化、美化我们校园,(师出示一个近似梯形的地),这块地的形状是什么图形?现在要铺好这样一块地,学校至少要买多少草皮,就是算这块地的什么?怎
2、样求梯形面积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里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二、 猜测验证,自主探究1.公式猜想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刚掌握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得出:已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师:我们在推导这两个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有什么共同点。(都是
3、运用转化法,把未知化为已知)师:这种方法很重要,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对于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同学们也可大胆地猜想一下,梯形可能转化成哪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生猜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写出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回顾,为学生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作了有效思维策略的铺垫。让学生对梯形如何转化进行猜想,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探究意识。)2.公式探究师:同学们对梯形转化成什么,都作了自己的大胆猜想,但光有猜想是不够的,只有猜想就是幻想,所以我们还要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探索,通过事实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正确的。现在同学们就开始对
4、自己的猜想进行探索,这里老师提几个探索要求:教师出示:探究要求:(1)把信封袋中的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2)认真观察,发现梯形与拼成的图形在面积、边的长度上有什么关系?(3)尝试从拼成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进行探究,教师进行相机指导。探究后,学生汇报推导,教师引导得出如下几种推导思路:思路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平行边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从而推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思路二:把梯形剪成两个三个角形(如下图),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5、,从而推出梯形的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思路三: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如下图),梯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一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从而推出梯形的面积=上底高(下底-上底)高2。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的推导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个公式更简明易记。师:如果上底用字a来表示,下底用b来表示,高用h来表示,那么梯形面积公式用字母公式可表示为什么?师: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88-89页,阅读一下课文,并把文中的空填完整。(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6、、去探索,学生在探索梯形面积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问题解决策略意识的形成。)三、 实践运用,体验生活1.火眼金睛我能辨(1)梯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0cm,下底是20cm,高是10cm,它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2.生活运用我能行(1)完成课本89页做一做(2)师:课前学校留给大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我们来解决它。(师再次出示近似梯形的地)要求这块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要知道上底、下底、高各是多少)教师出示上底16m、下底12m、高2m,学生进行计算。最后得出这块地的面积。(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习题,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价值,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学习。)四、 评价总结,延伸拓展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是如何学习的,还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再一次体验学习经历,这个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不仅促进学生掌握了知识、领悟了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关注了学生情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