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13三角形的高1课 时总第 4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角形的高的概念2.会画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3.会利用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决有关角度、面积计算等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良好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树立自信、自强、自主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画法教学难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边上的高,以及例1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具准备(1)PPT课件制作 (2)作图工具教 学 过 程一、 创设情境如图一块三角形的草地,如何测量他的面积?(学生在小学里已学过三角形的面积算法)选择作高线
2、AH,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完成,(然后,用语言表述,让其他同学不看你的作图过程,也能明白如何作出,就是过点A作BC的垂线段引入三角形高的概念)二、新课讲授1、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这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HBC,则AH就是ABC的高(反之成立)注意:三角形有三条高,高是线段2、合作学习:(同桌合作交流) (1)用三角尺分别画出图中锐角ABC,直角DEF,钝角PQO的各边上的高. (2)观察你作的图形,比较三个三角形中三条高的位置,与三角形形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画钝角三角形的高线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予以适当地点拨,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画法.(通过充分
3、合作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归纳.)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垂足在相应顶点的对边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分别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垂足都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夹钝角两边上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外部,它们的垂足都在相应顶点的对边的延长线上.3、理清思路,体验转化 1例1,教材第12页 设置两个问题:已知AE是三角形角平分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AD是三角形高,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出DAE的大小,还需用到哪些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探讨,然后叫个别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并将产生的结论标在图形上,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解题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板书规范的解题步骤. 2想一
4、想:例1: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AC=80,C=35,求DAE的大小除了一种解法外,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较难)(学生可能会采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等性质解题,教师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3例2,教科书第12页.例2在例1的解法基础上,让学生辨别AD是哪些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又是怎么求.(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解题步骤,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解后反思:分析题意时,应注意已知条件所可能产生的结论,如:已知角平分线,可得角相等;已知中线可得线段相等;已知高,可得90的角.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0等.由例2可得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3页课内练习,要求学生回答每个结论产生的依据是什么,以培养他们思维的严性.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 作业设计期末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完成作业本17和课本作业A、B.(2) 80分以下的学生只完成14,课本作业只完成A组题.(3) 做好三节课的复习准备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作 业 评 批 记 录上交情况批改时间讲评时间典型问题记录纠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