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第十三单元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第三节中国地理差异,知识数据库,技能数据库,预测数据库,重点难点突破,1/30,北方与南方自然地理差异,重点难点突破,2/30,北方与南方自然地理差异,重点难点突破,3/30,重点难点突破,4/30,重点难点突破,5/30,重点难点突破,6/30,【答案】,旱地森林春旱黄土水库,煤炭大庆鞍山亚热带和热带季风红壤,长江中上游京津唐上海大兴安岭,深居内陆风力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带状或点状河套平原克拉玛依白云鄂博雪峰,河谷两岸
2、雅鲁藏布江谷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铁路,重点难点突破,7/30,一、北方和南方地域,南、北方地域主要地理特征比较,重点难点突破,8/30,续表,重点难点突破,9/30,典例1,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示范围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A,高原,B平原,C,山地。以C山地和某河流为分界限地理事物有,等。,(2)描述A地形区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条件。,(3)试分析A地形区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自然原因。,重点难点突破,10/30,【思绪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主要地理分界限,其地理意义表现为:我国南北方地域分界限;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限;我国湿润地域和半湿润地域
3、分界限;我国1月份0 等温线;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在分析黄土高原发展农业不利条件时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要从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方面分析。,【答案】,(1)黄土渭河秦岭1月份0 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北方地域与南方地域分界限;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限;旱地与水田分界限;湿润地域与半湿润地域分界限,(2)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整年较少,且季节改变大(或集中于夏季,或雨热同期);整年降水较少且季节改变大,易发生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而降水少,易发生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3)黄土
4、特征: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剪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新结构运动强烈,使地表崎岖不平,再加上多地震,使高原面愈加破碎;植被覆盖率低。,重点难点突破,11/30,黑色陷阱,本题犯错原因之一是不清楚水土流失原因。水土流失产生原因现有自然原因,也有些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土壤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聚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降雨。产生水土流失降雨,普通是强度较大暴雨,降雨强度超出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冲刷侵蚀。地面物质组
5、成。植被。到达一定郁闭度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能力越强。,(2)人为原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地形,以致造成严重水土流失。,重点难点突破,12/30,即景活用,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N两地所在地域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A小麦、水稻B小麦、谷子,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2)影响M、N两地粮食作物有所不一样主要原因是(),A土壤条件不一样 B海拔高度不一样,C水热条件不一样 D耕作制度不一样,【解析】,M地域是渭河平原,N地域是汉江谷地,两地农作物分别为小麦、水稻;造成两地粮食作物不一样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不一样。,【答
6、案】,(1)A(2)C,重点难点突破,13/30,二、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主要地理特征比较,重点难点突破,14/30,重点难点突破,15/30,续表,重点难点突破,16/30,典例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描述图示地域年降水量分布情况。,(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3)简述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人为原因。,(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问题。,(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作用。,重点难点突破,17/30,【思绪解析】,本题以天山附近区域图切入,重在考查新疆地域气候、水文、荒漠化、城市、交通等综合地理特征。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年降水量展现出自
7、天山向南北两侧递减改变趋势。第(2)题,西北内陆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多内流河或时令河,河流普通流量小,流程短,有结冰期,径流量季节改变大。第(3)题,不合理生产活动,如过分樵采、过分开垦、过分放牧及水资源利用不妥是造成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主要人为原因。第(4)题,城市分布特点可由图中信息分析得出,沿河流或交通线分布。城市化问题可从环境污染,交通、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等方面回答。第(5)题,途经乌鲁木齐铁路线主要是陇海兰新线,属于亚欧大陆桥中国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亚欧经济联络,缩短贸易距离,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重点难点突破,18/30,【答案】,(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
8、两侧递减。,(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改变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改变影响。,(3)水资源利用不妥,过分樵采、过分开垦、过分放牧等。,(4)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关注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5)使亚欧大陆交通更为便捷,缩短贸易距离,推进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重点难点突破,19/30,黑色陷阱,此题犯错原因是不明白天山北坡及准噶尔盆地降水较多原因。准噶尔盆地西侧有一个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沿着这个缺口进入,在天山北坡形成了较多降水,而
9、天山南坡受青藏高原阻挡,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难以抵达,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也极难影响到该地,故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降水量极少,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少地域。,即景活用,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材料二河西走廊简图,重点难点突破,20/30,(1)依据材料分析河西走廊城镇分布特点及原因。,(2)河西走廊重工业发展快速,但酸雨危害很小,试分析其原因。,(3)当前,该地域最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其形成人
10、文原因。,【解析】,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地域,气候干旱,所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不易形成酸雨。因为过分开垦,过分放牧,过分樵采,造成草原破坏,所以最大环境问题是荒漠化。,【答案】,(1)特点:多沿河流分布。原因:河西走廊地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能够作为水源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2)河西走廊多大风天气,有利于酸性气体扩散;北方土壤呈碱性,扬尘、扬沙能够起到酸碱中和作用;河西走廊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3)荒漠化。过分开垦,过分放牧,过分樵采。,重点难点突破,21/30,三、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1.西北内陆区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1)本区
11、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阻挡,海洋水汽难以抵达,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地域。气候表现为强烈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日照丰富;气温日改变和年改变大。,(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这里农牧业生产主要水源。西北地域光热充分,气温日较差大,对植物来说,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加强了植物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合成;夜间气温低,减弱了植物呼吸作用,降低了养分消耗,所以,本区所产瓜果品质十分优良。,重点难点突破,22/30,(3)富有特色浇灌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浇灌,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浇灌地域,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甜
12、菜等都生长良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浇灌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流向微微倾斜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自流浇灌。宁夏平原至今保留有秦渠、汉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相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塞上米粮川”。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浇灌农业仅限于高山山麓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很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自然条件,垦荒垦殖,引水浇灌,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长绒棉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水浇灌特殊工程坎儿井。,重点难点突破,23/30,(4)
13、主要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天然牧区,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因降水较丰沛而成为我国水草最丰美牧场和打草场,三河一带出产三河牛、三河马闻名全国;宁夏所产滩羊是稀有优质裘皮羊品种;新疆境内天山、阿尔泰山,地形雨较多,山腰以云衫林为主山地针叶林,以上以下生长牧草,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天山山地是新疆主要牧区,所产细毛羊是优良畜种。,(5)本区因为不合理开垦,过分放牧,任意樵采,造成严重沙漠化危害。防风固沙,降低风沙危害,预防沙漠蔓延和草场退化,是本区环境治理和改造主要任务。,重点难点突破,24/30,2青藏地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分析,(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域相当,但因地
14、势很高,形成独特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分,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宜喜凉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域。,(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敞,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因为祁连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能够引水浇灌发展农业。盆地底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带来湿润气流,使这里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主要粮食作物
15、青稞,主要分布于此。,(5)“西藏江南”喜马拉雅山南坡: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地形雨,展现浓郁亚热带和热带风光,尤其是察隅一带。在肥沃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地可见,新辟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冈上,人们称之为“西藏江南”。,重点难点突破,25/30,典例3,读白兰瓜景观图和某地域等高线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山脉是,,该地发展农业主要限制性原因是,。,(2)白兰瓜,原名叫“蜜露”,1944年,从万里之外美国来到当地安家落户,白兰瓜是一个硬皮圆形软瓤甜瓜,外皮光滑,皮色呈橙黄或白色,皮薄肉厚,汁多籽少,含糖普通在13%以上,最高可达16%,简述当地生产白兰瓜主
16、要自然原因。,(3)A、B两地降水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什么?,(4)图示区域内河流补给水源是,,水量改变受,原因影响。,(5)该区域最主要环境问题整改办法有哪些?,重点难点突破,26/30,【思绪解析】,图示为我国河西走廊地域,南部山脉为祁连山。水源是当地农业发展限制性原因;白兰瓜生长久是4至7月。这个期间,兰州白天气温为30,日光照射时间长;夜晚却只有15 左右,昼夜温度平均相差14.1。这种特殊自然条件,对于白兰瓜生长和糖分积累十分有利。相对于夏季风来说,A地是迎风坡,B地是背风坡,故降水量是A地大于B地;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改变受气温高低改变影响;河西走廊因地
17、处温带内陆,降水稀少,加之人类不合理活动,轻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治理则要从防风、固沙、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利用水源等方面来考虑。,【答案】,(1)祁连山水源,(2)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夏季热量充分,昼夜温差大。,(3)A地受东南季风影响,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B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4)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气温,(5)植树种草,营造绿洲护田林网和防沙林,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经过各种路径处理农牧区生活能源问题,如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重点难点突破,27/30,绿色通道,河西走廊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极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但发
18、展农业其它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浇灌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甘肃省主要农业区之一。它是西北地域最主要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加之气温日改变大,有利于农作物物质积累,尤其适宜瓜果糖分积累。河西走廊浇灌农业区历史悠久,因为人们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荒漠化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荒漠化治理迫在眉睫。,重点难点突破,28/30,即景活用,读我国两区域简图,回答以下问题。,(1)填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地形区名称。,山脉;,平原;,山脉;,平原。,(2)试分析图中山脉分界意义。,(3)简述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位置及其成因。,(4)古有“黄河百害
19、,唯富一套”说法;而今又有“黄河成为河套之害”之说,请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重点难点突破,29/30,【答案】,(1)阴山河套贺兰山宁夏,(2)大致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限,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限,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限。,(3)河套平原位于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成因:两平原均为地壳断裂下陷、黄河泥沙冲积而成。,(4)“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黄河百害主要是指黄河水患,因为黄河中游地域植被破坏严重,造成下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水患频繁。而河套平原位于黄河上游地域,水利工程发达,享受浇灌之利,而不受水患之苦。“黄河成为河套之害”:伴随黄河上游众多水利工程修建,黄河冲沙能力减弱,河套地域河床不停抬升,逐步形成黄河上又一段“地上河”;另外伴随黄河沿岸地域经济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城市生活废水排入黄河,黄河污染日益严重,水质下降,故成为“河套之害”。,重点难点突破,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