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强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必修2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
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答案 A
解析 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二者的细胞学基础不同。
2.某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导致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答案 B
解析 单纯考虑尾的性状,卷尾鼠×卷尾鼠,后代卷尾:正常尾=3:1,可见控制尾的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按分离定律遗传,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纯考虑体色这对相对性状,黄色×黄色,后代黄色:鼠色=2:1,可见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黄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且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2012·北京东城)白化病是常染色上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如下。则Ⅲ-1的基因型是AaXBXb的概率是( )
A.1/4 B.11/72
C.3/32 D.3/20
答案 D
解析 单纯考虑白化病的遗传,Ⅱ1患白化病,则Ⅰ1与Ⅰ2基因型均为Aa,Ⅱ2为1/3AA、2/3Aa;Ⅱ2×Ⅱ3即(1/3AA、2/3Aa)×Aa=2AA:3Aa:1aa,故Ⅲ1为Aa的概率为3/5。单纯考虑色盲的遗传,Ⅱ1患色盲,则Ⅰ1为XBXb,Ⅰ2为XBY,Ⅱ2为1/2XBXB、1/2XBXb,Ⅱ3为XBY。Ⅱ2×Ⅱ3即(1/2XBXB、1/2XBXb)×XBY=3XBXB:1XBXb:3XBY:1XbY,故Ⅲ1为XBXb的概率为1/4。故Ⅲ1为AaXBXb的概率为3/5×1/4=3/20。
4.(2012·洛阳)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⑤
答案 C
解析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和后期(①)。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属于基因突变,⑤属于性状分离,故C正确。
5.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紫茎马铃薯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F1表现型一致。让F1与某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1:1:3,则该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④Aabb
A.① B.②
C.①或③ D.②或④
答案 D
解析 按照特殊比例3:1:1:3可知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
6.(2010·安徽高考,4)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出:南瓜瓜形的三种表现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F1自交所得F2中三种表现型(扁盘形、圆形、长圆形)的比例接近于9:6:1,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且F2三种表现型的基因组成应分别为:扁盘形:A_B_,圆形:A_bb和aaB_,长圆形:aabb。两亲本杂交所得F1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双亲都是纯合的,因此,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应分别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
7.(2012·北京东城)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答案 C
解析 将一有色籽粒的玉米植株X与无色籽粒的玉米植株进行测交,杂交出现了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且比例为13,说明植株X是杂合子,那么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也是杂合子,二者基因型相同,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A、B、D项都正确;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3,说明玉米的有、无色籽粒这一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8.(2012·南京)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则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F1的基因型为DdRr,再根据图2判断,高秆:矮秆=1:1,则丙的控制茎秆的基因组成为dd,抗病:易感病=3:1,则丙的控制抗病的基因组成为Rr,综合上述判断可得丙的基因型为ddRr。
9.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与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A.3:1 B.13:3
C.1:1 D.15:1
答案 B
解析 子代基因型之中,只有iiY_才能表现为黄色,其几率为×=。
10.(2013·河北邯郸联考)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 C
11.(2013· 浙江余姚联考)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上表所示: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Ⅱ
Ⅱ
Ⅲ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12.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该夫妇生育的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A.1-a×b-(1-a)×(1-b)
B.a+b
C.1-(1-a)×(1-b)
D.a×b
答案 A
解析 两病均患的概率为a×b,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1-a)×(1-b),所以仅患一种病的概率=1-患两病的概率-两病均不患的概率=1-a×b-(1-a)×(1-b)。
二、非选择题
13.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
(1)其再生一个孩子出现只并指的可能性是______。
(2)只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答案 (1)3/8 (2)1/8 (3)1/16 (4)1/2 (5)5/8
解析 (1)由题意知,男孩基因型应为aabb,则该夫妇基因型应分别为妇:Aabb,夫:AaBb;依据该夫妇基因型知,孩子中并指的概率应为(非并指率为),白化病的概率应为(非白化率应为),则(1)再生一只并指孩子的可能性为:并指率-并指又白化率=-×=。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白化率-白化又并指率=-×=。
(3)生一个既白化、又并指的男孩的概率为:男孩出生率×白化率×并指率=××=。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并指×非白化+白化×非并指=×+×=。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化)=1-×=。
上述(1)~(5)分析可作出下列图解,通过遗传图解,各种性状及出现情况更加清晰
P:AaBb(男)×Aabb(女)
↓
14.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
答案 (1)3/4 非同源 (2)yybb 2 (3)0 (4)yyBb×Yybb
解析 已知黑颖(B)对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所以黑颖的基因组成为__B_,黄颖的基因组成为Y_bb,白颖的基因组成为yybb。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3/4,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代均为单倍体,无纯合子。黑颖与白颖杂交,后代中的白颖比例若要最大,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yyBb和Yybb。
15.(2012·南通)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根据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
答案 (1)第1组和3 无纹、绿色 (2)aB或ab 2
(3)A基因纯合致死: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4)
解析 (1)通过第1组判断无纹为显性性状,通过第3组可以判断绿色为显性性状。(2)第2组亲本中的黄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aB、ab。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开,此时,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第3组杂交后代比例为2:1,可以推测原因是显性纯合子致死。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自由交配后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是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