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网络时代++教师如何面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606114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教师如何面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网络时代++教师如何面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教师如何应对挑战? 一、由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 从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互联网+时代,教师会面临形形色色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许多老师是没有现成的答案的,甚至是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的,这就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互联网+时代的舞台上。 所以,面对互联网+时代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动态生成的观念、互动对话的观念、反思探究的观念,要把课堂上出现的与教学设计不一致的情况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随时准备根据互联网+时代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做实践者,也要做设计者和研究者。 二、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新课程把教学看成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主张的是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并倡导一系列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对话的民主关系,而不是对学生行使单一的管理者的职能,而是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在课堂上教师要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不应仅仅把知识用独白式的语言告诉学生,而应对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将知识转化为与学生交往、对话的素材,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教师与学生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间共享智慧、彼此对话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多与学生交往,多创设空间和平台和他们沟通,这样才可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使引导者的角色成为可能。 三、由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对课程基本上没有二次开发的义务和意识。而新课程将教材作为“文本”,也就是一种教学的资源,而不是象大纲教材一样作为“蓝本”来看待,从而使得课程成为教师和学生解读和加工的对象,这就给教师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课程转向教学还必须经过教师的设计、筹划、加工。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请学生一道走进厨房,共同设计菜肴,否则就难以完成预期的任务。 四、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智慧的创造者 过去的课堂教学,整堂课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淋漓尽致地展现教案的过程,教研员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也主要是看教案的执行情况。这种状态虽然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圆满执行了教案,但从根本上漠视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将学生完全限定在教案预设的范围之内,以不变应万变,最终的结果是窒息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影响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展现以及主动性的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要求课堂上有互动、有交流、有对话、有沟通。一个课改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课堂上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场景,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教师不仅需要动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自己的教学机智,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才能破解课堂上各种突发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