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避险的关键是( )A.冷静判断、镇静应对B.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C.保持高度警惕D.用智慧保护自己2. 微量和短时的辐射对人体无害 ( ) A.正确 B.错误 3. 青年学生外出要结伴而行,不打“黑车” ( ) A.正确 B.错误 4. 避免侵害的前提是( ) A.遇险时沉着冷静B.及时有效的求助C.严密的自我保护措施D.保持高度警惕 5.下面漫画中的未成年人值得点赞,因为他 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进行自我修养,抵制不良影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懂得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A. B. C.D. 6.某媒体为了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你父母的同事或你家的邻居突然到学校来接你,你怎么办?”时,有12人回答“跟他(她)走。”这说明未成年人( ) 生活经验不足 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A. B.C.D. 7.某班正在上体育课,突然旁边的一个小店发生大火,有的同学说应该去救火;有的同学说我们不能去, 因为未成年人也是受保护对象。面对一些突发事故,应该( ) A.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B.不必担心受到伤害C.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D.服从多数同学的意见 8.生命很宝贵,我们要学会自护自救。在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 ) A
3、.在室内时就近躲在坚固的物体下B.在室外时要迅速跑向房屋内C.迅速奔向楼梯或电梯D.多到大树或高楼下 9.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当我们遇到下列突发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被大火围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前行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泼水灭火C.出现中暑征兆时,立即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解开衣服,让身体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D.暴雨袭来时,不在危房里、危墙下或危桥上停留10.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以下做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地震来临,坐电梯下楼逃生 被坏人劫持时,勇敢地与他拼到底夜里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然后去关闭煤气阀
4、门 人在家时,面对陌生人敲门不随意开门,注意保护自己A. B. C. D. 二、简答题11.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方面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保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要使我们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的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请问: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答案】1.B2.A3.A4.D5.C 6.B7.A8.A9.B10.A11.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求救和自救是至关重要的;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解析】1.此
5、题考查自我保护。遇到险情时,想要成功避险,就需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判断,判断遭遇的灾难是怎么发生的,然后积极运用智慧找出对策。B正确;ACD都是避险的做法,但不是关键,排除。故选B。2.此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在人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电脑、电视机、音响、收音机都有电磁波,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只要辐射能量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它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是不会有危害的。因此题中观点正确。故选A。3.此题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侵犯,因此外出要结伴而行;“黑车”属于没有营运执照的车辆,发生事故不容易维权,因此不能打“黑车”
6、。因此题中观点正确。故选A。4.此题考查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由教材可知,避免侵害的前提是保持高度警惕,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正确,但都不属于避免侵害的前提,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5.此题考查未成年人进行自我保护。漫画中当有人叫门时,孩子隔着“猫眼”先看具体情况的行为,说明孩子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故符合题意;歹徒借口给爸爸送东西叫门,孩子能客气德请歹徒晚上再来,这是智斗的表现,说明孩子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懂得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故符合题意;进行自我修养,抵制不良影响,指的是未成年人面对不良诱惑的态度,与题意无关,排除,故符合题意。故选C。6.此题考查学
7、生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认识。题文体现了未成年人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欠缺,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自身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观点太绝对,错误。故选B。7.此题考查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未成年人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当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力量避免或减少损失,不能莽撞行事,也不能视而不见。A观点正确;BCD观点错误。故选A。8.此题考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在地震发生
8、时,如果在室内,尽量迅速跑向房屋外空旷地带,来不及的情况下可在室内时就近躲在坚固的物体下,逃生时尽量不要乘坐电梯,更不能躲到大树或建筑物下。故BCD都是错误的逃生方式,使人更容易受伤;A是正确的自救自护方式。故选A。9.此题主要考查学会自我保护。材料中被大火围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前行;出现中暑征兆时,立即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解开衣服,让身体内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暴雨袭来时,不在危房里、危墙下或危桥上停留,都是正确做法,故ACD不符合题意;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加入大量青菜,可以降低油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不要立刻泼水灭火,这样容易引起火灾,故B说法错误。故
9、选B。10.此题主要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要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地震来临时,很容易停水停电,所以坐电梯是严重错误,所以是错误的,符合题意;被坏人劫持时,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周旋,而不是硬拼,所以是错误的,符合题意;煤气泄漏开灯会导致爆炸,所以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是自我保护的正确做法,不符合题意。故选A。11.此题考查自我保护的方法。本题属于教材识记知识点,由教材可知:青少年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障自己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求救和自救是至关重要的;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