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平均数含义及求平均数.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604988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数含义及求平均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均数含义及求平均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均数含义及求平均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均数含义及求平均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均数含义及求平均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说课P42-43例1、例2 (3650个)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的方法。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

2、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针对本课时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4、教学

3、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4、极性。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三个好伙伴一起去进行环保活动。他们分别收集了

5、矿泉水瓶6个、11个、4个。请你想个办法,使他们收集的瓶子同样多。”设计目的:由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摆出结果,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刚才的操作过程,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再用多媒体继续演示“又来了一个小伙伴,他收集了11个”,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移”的过程并交流。我们知道“平均数”与“平均分”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却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因而在教学时,我并未让学生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让学生在交

6、流与想象中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为随后的深化作好预设。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平衡,我又用多媒体巧妙设置冲突:“又来了三个小伙伴,分别收集了7个、9个、8个”,仍旧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麻烦了,该怎么办呢?设计目的:迫使他们自觉突破思维定势,换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先合并再平分,并要求列式计算,(设计目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有着实际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8” 起个名字,从而引出“平均数”及其含义。 (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7、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买半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随意抽取几位作比较。接着,我又请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同学起立,比较身高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因为坐在最后的同学往往个子比较高。我又请第3小组和第4小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怒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准确地比较出这两组同学哪组更高一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他们的平均身高来比较。(设计目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

8、设,为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明确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求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懂得要先收集每个同学的身高才能计算。(设计目的: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进行合作,以取得小组竞赛的胜利。) 在音乐声中,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了活动。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独立收集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入统计表中,计算出平均身高,然后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统一结果,由组长填入汇总表中。(设计目的:这儿

9、,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活动空间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他们的活动中,和他们平等相处,热心帮助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励简便算法,并总结基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板书)。紧接着激发学生思考:“第1小组的平均身高为138厘米,所以他们组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对吗?”【设计目的: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第3小组和第4小组哪组更高,使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表格中隐

10、藏的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后,我又顺势出示全国三年级小学生10年前和现在的平均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并且珍惜幸福的生活! (四)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

11、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37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老师发现我们家第二季度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投影电费单),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帮我预测一下我家这个月的用电情况,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设计目的: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用途广泛,我又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平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平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五)评价总结,拓

12、展延伸 课末,我让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打分,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设计目的:看似随意一笔,却足见教师的匠心。通过“给教师打分”及平均分的计算,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可谓“一举三得” 】 最后,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打算如何运用。目的: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板书: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板书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的说课内容完毕,请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