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汇总.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7604309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一般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人除了熟睡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组成图补充知识:心理学的三大特点一、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879年诞生,至今128 年的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在人类50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思想一直存在(属于哲学)。如:我国两千数年前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家,他的论语一书蕴藏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

2、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的灵魂论一书,也对人的心理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考查。二、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三、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补充知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一)认知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基础心理学的内容(2)(二)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个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动机是推感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

3、动机。基础心理学的内容(3)(三)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意志是人的思维决议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基础心理学的内容(4)(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性的总和,即表目前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格特性;性格是表目前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性。基础心理学的内容(5)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一样阶段,因此属于心理过程;人格

4、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分于他人的,在不一样环境中一贯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性。动物心理的演化无脊椎动物: 感觉脊椎动物: 知觉灵长类动物: 思维萌芽人: 思维、意识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1)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阐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活动的成果,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1)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自身所固有的;心理现

5、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查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2心理的反应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能动的反应。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但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引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成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个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能够是事物的形象,也能够是概念,甚至能够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

6、这个角度来说,应当把心理和物质对立起来,不能混同,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自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不过,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体现出来。因此,能够通过观测和分析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5)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当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假如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假如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

7、现象,他就是一个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1879 年冯特(德国1832-1920)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试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墨菲:在冯特创建他的心理学试验室此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同样,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 年,它才成为一门试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心理学早期有影响的学术流派感觉和知觉一、感觉的特性:直接性、个别性一个物体有它的光线、声音、温度、气味等属性,我们没有一个感觉器官能够把这些属性都加以认识,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一个感觉器官,分别反应物体的这些属性;感觉反应的是目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8、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量的区间叫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值高感受性低。刚才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异感觉阈限。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刚才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绝

9、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刚才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异感觉阈限,或叫差异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一个人能够察觉到的差异越小,阐明他的差异感受性越强。 韦伯定律差异阈限和本来刺激强度的百分比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II = K。I 是差异阈限;I 是原刺激强度;K 是一个常数(韦伯常数、韦伯分数)费希纳定律S = K lg R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S: 心理量K: 常数Lg: 对数R: 物理量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连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有些适应现象体现为感受性的减少,有些适应现象则体现为感受性的提升;心理学在对感觉适应进行研究的时候,对

10、暗适应受到了尤其的注意。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存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看到的灯光是亮的,灯灭以后留下视觉形象还是亮的灯,这种后象叫正后象;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这种后象叫负后象。感觉对比不一样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做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和温度对比等等。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

11、产生的主观体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美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一)准备阶段动机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 要点):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品质(一)意志的自觉性受暗示性、武断从事(二)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卤莽草率 (三)意志的坚韧性退缩、动摇、执拗、固执(四)意志的自制性任性、怯懦第九节人格人格概述一、人格的定义二、人格的特性(一)独特性(二)整体性(三)稳定性(四)功效性(五)自然性和社

12、会性的统一三、人格的结构(考点)人格的结构(考点)人格包括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体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原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的心理特性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人格(个性)概述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性、个性倾向性、心理状态、兴趣、价值观、信念、世界观能力(1)教材(基础知识)P71-75一、能力概述(一)能力的定义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个心理特性;智力是从

13、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利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像观测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能力(2)(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成的水平,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3)(三)能力的分类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能力所包括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4)二、能力结构理论(一)斯皮尔曼的二原因论(二)塞斯顿的群原因理论(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能力(5)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知识点要点)(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二)能力类型的差异(三)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能力(6)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原因(一)遗传的原因(二)环境和教育的原因补充知识:胎内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补充知识:基础心理学名词概念汇编能力能力、智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才能、天才、知识、知识掌握、技能、遗传素质、能力二原因说、能力三维结构说、量表、智商、常模、信度、效度、年龄智商、离差智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