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包容 开拓创新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要塑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这成为党代会讨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代表们认为,党代会报告对杭州人文精神的概括科学、辩证、新颖,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具有杭州特色,又具世界眼光;认为应深入研究挖掘、大力宣传弘扬杭州人文精神,并以杭州人文精神的塑造传播来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推动杭州的创业发展。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2、十六大报告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地回答了进入新世纪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又一座理论丰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思路、新观点,其中第一次提出“四个尊重”,“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四个尊重”重大方针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为激活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入了新活力,为加快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动力。这不仅给广大人民群众、投资者和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造“创业在杭州”城市品牌的决心和信心。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创业创造的过程,改革的根本着力点是推进创新创业创造,我们“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靠的是创新创业创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最终检验标准是创新创业创造,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结合点也在创新创业创造。杭州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城市精神,首先体现在城市市民创业观念上;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又体现在创业
4、环境和创业机制上。我们开展“创业在杭州”大讨论,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杭州人文精神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新创业观念,完善创业机制,改善创业环境,在全市营造一种“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台,以创造带来辉煌”的良好氛围,让杭州成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外人士从事各种创业活动的“天堂”。下面,我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出发,对如何进一步研究、宣传、塑造和弘扬杭州人文精神、推进杭州创业发展谈几点看法。 1、新世纪的杭州提出要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杭州人文精神的酝酿提出,
5、是在今年初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过程中。此时正是杭州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时期。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站在国内外城市竞争发展整体格局的高度,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审视和俯瞰杭州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考虑提出要塑造杭州人文精神。第一,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三个代表”的其中之一,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十六大报告强调,文化的力量
6、,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第二,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弘扬浙江精神的重要体现。几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这是对浙江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刻概括,是对浙江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持久发展根本原因的客观总结第三,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的精神支撑。这几年,杭州大力推进城市化,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城区面积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人口从179万增加373万。同时,杭州城区与县(市)的经济社会分工合作进一步加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
7、,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确保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四,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打响“创业在杭州”城市品牌的核心环节。杭州在加快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这是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我们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举措。“四个在”是一个整体,互为呼应,落脚点是形成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这几年,杭州的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明显改善,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实施“旅游西进”战略,大力开发旅游景点,丰富文化内涵,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联合新办综合性大学,建设高教园区,构筑大学城,“学在杭州”开始形成气候。第五,塑造杭
8、州人文精神,是强化城市特色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城市间的协作和竞争是城市发展的主题,城市发展不能单纯地从自我出发,而应放到城市协作和竞争发展的大格局中,在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中寻找准确的发展定位和最佳的发展途径。尤其是杭州处于长江三角洲这个世界级的城市发展群中,处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巨大辐射中,只有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才能在城市竞争发展中有地位、有作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城市独特的功能、形象,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城市的人文特色,也就是取决于城市的人文精神。比如杭州举办西博会、发展会展业,比其他城市要来得快、来得好,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关键就在于杭州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再比如
9、发展休闲经济,过去一些人对杭州人的闲适性提出了很多的批评,但是到了21世纪,对闲适性的追求已成为人的最高生活目标之一,休闲经济已成为21世纪的“火车头”经济。现在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石油化工,成为世界第一主导产业。目前,杭州正着力打造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这样就能够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这个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涉及到几十个行业综合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加快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又可以与其他城市形成错位发展。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弘扬杭州文化、杭州的人文精神。第六,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加入
10、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从改革开放进入到“开放改革”的新阶段。这为我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对杭州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检验。增强经济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力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本化特点的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文化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是难以模仿的,构成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杭州有独特的优势。在计划经济、传统经济条件下这种优势显现不出来,但在市场经济、在“入世”后,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这一优势就会充分展现。我们要通过塑造弘扬杭州人文精神,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发展胜
11、势,使之成为杭州参与国际竞争的致胜“法宝”。第七,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是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2、科学准确地把握杭州传统人文特色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深埋于城市的历史发展之中,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尤其是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人文精神对城市发展更具有决定意义。准确把握杭州的人文精神,我们首先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梳理杭州的人文历史,把它放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和评价。一是从杭州历史发展文脉看。杭州人文历史源头可从距今7000-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开始,其存在年代明显早于“河姆渡文化”,是浙江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从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器看,装饰手段多
12、样,图案富有变化,器壁匀薄,造型规正,并带有先进的慢轮修整工艺的痕迹,其制作之美、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在那个年代,杭州的先民已经使用耜、镖等复合工具,进入了耜耕农业时代。“良渚文化”是杭州历史文化长河中绽开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是杭州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作为“良渚文化”象征的玉琮,外形美观、制作精细,凸现出无与伦比的精致;内圆外方的造型,显示出内柔外刚的性格特征“人、禽、兽三位一体”的图腾图案,体现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和谐;它精气内敛而又大气磅礴,浑然一体而又舒展开放。可以说,在五千年前的这只玉琮里,我们的祖先已经为杭州人种下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人文精神的基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13、,在杭州设立钱唐县。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建县。钱唐县的城邑,还在灵隐山麓一带;现在的西湖,还是与钱塘江、古东海相通的浅海湾。到了两汉时期,海潮、江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成一条沙坎,把海湾与大海分割开来,才形成了西湖的雏形。可以说,杭州城市的形成是海与潮文化的产物,蕴藏着雄浑大气、激昂壮观。而西湖的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又使得杭州城市布局开合呼应、自然和谐。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钱唐郡改称杭州。这是杭州之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拉开了杭州繁荣昌盛的序幕。运河成了杭州政治、经济、文化与全国开放交流的最佳通道,它把杭州纳入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循环之中,尤其
14、是把经济较为达的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联成了一片,促进了杭州的大发展。到了唐代,杭州已成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东南名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缪定都杭州,使今日之杭州跻身于古都行列。吴越时期是杭州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文化上,佛教开始盛行,杭州有“东南佛国”之称。佛教文化的盛行,形成了“普渡众生”的大气和反战乱、求和平、以民为重的思想,奠定了杭州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政治上,由于吴越国三代五王实行“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在当时连年内战、遍地烽烟的大动乱时代,只有吴越一隅在整个五代期间都没有遭到战乱的影响,杭州在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中迅速繁荣。在经济上,杭州精致的丝织工艺、制茶工艺、造纸工艺甚
15、为发达,丝绸、纸张都已被列为贡品,雕版印刷以及制瓷、铸钱、酿酒等手工业日益兴盛,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相当繁荣,出现了“闽商海贾”的兴旺景象。“钱塘富庶,盛于东南”,成为经济繁荣、文化荟萃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北宋时期,杭州是中国四大商港之一,有“地有西湖美,东南第一州”之称。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迁都杭州。南宋是杭州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南宋时,杭州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当时的杭州由于中原人口的大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到南宋后期人口已逾百万。在经济上,工商业繁荣居全国之冠,工商门类齐全、分工精细,有“京师四百四十四行”之说,来自40多个国家的外国人长期定居杭
16、州,从事经济、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尤其是丝织业,除大规模的官营绫锦院外,私营手工业作坊更多,织造技术高超,花色品种繁多,美不胜收。制瓷的官窑,有“瓷器明珠”之誉。对外贸易也继续兴旺,商港桅樯林立、船舶云集。文化空前发展,杭州成为全国教育的中心,天下士人荟萃,学术繁荣。可以说,南宋时期,杭州的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而且还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受偏安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杭州大气开放的人文因素逐渐被抑制,片面注重精致和谐,导致出现封闭、保守、颓废、安逸的负面效应。元代杭州置路,为江浙行中书省驻地。明代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为浙江行省
17、的省会。自明迄清,尽管杭州的政治地位较南宋时期有所降低,但仍为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到了1800年,杭州还是世界上的十大城市之一,当时人口还超过巴黎、伦敦。杭州仍以经济繁荣、风光秀丽、文化昌盛吸引着四方商贾士宦。尤其是杭州纺织业、印刷业等,以其优质、精致的美名名扬天下。正如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赞美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但从南宋后期、元代开始,一直到明清以降,杭州片面追求精致和谐,负面效应逐步凸现出来,城市发展相对滞缓,城市地位也日益低落。 二是从杭州知名历史人物看。在杭州的历史上,涌现了一批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于一身的风流人物。如雄才大略的吴大帝孙权。他足智多谋、广罗
18、人才,“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终成帝业,与魏、蜀“三足鼎立”。就连曹操也由衷发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立国后的孙权对内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兴修水利,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对外抓拓展,首创开发台湾的壮举,并揭开了中国与南海诸国正式往来的历史篇章。如杭城奠基人吴越王钱缪钱祖孙。钱缪定都杭州后,采取保境安民、善事中原的国策,倾全力发展地方经济;疏浚西湖,大力扩展杭州旧城,奠定了“腰鼓”型城市空间形态,现在杭州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存绝大多数都是吴越期间建造的;修筑长达百余里的捍海塘,保护了城邑与近郊免受海潮侵袭;整治钱塘江,便利了水路航行,发展了海运事业,与
19、日本、暹罗(泰国)、高丽建立了通商关系。钱纳土归宋,避免了战祸,保全了杭州这座城市,保护了杭州的市民。正是在吴越时期,杭州一跃而起,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中国的第一流城市的行列。如活字印刷之父毕升。他制定了一整套制字、检字、排字、制版、印刷的方法和程序,奠定了近现代印刷术的基础,使人类文化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政治活动家、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被公认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如“民族脊梁骨”少保于谦。他爱国忧民,为官清正,匡危济世,节义炳彪,“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的精神给秀丽的杭州西湖山水景观注入了一股
20、磅礴壮烈的阳刚之气。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他既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其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其诗瑰丽奇肆,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一代新风。同时,他又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家,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后维新志士倡导变法图强的先声。如民主革命先驱、国学大师章太炎。他一生因革命7次遭通缉,3次入牢狱,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他学识渊博,文通古今,在文学、音韵、伦理、逻辑、史地等领域有非凡造诣,树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如中国杰出革命文艺家、电影事业先驱者夏衍。他穷其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由此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如我国科学泰斗钱学森。他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
21、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探索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堪称知识分子的典范。以上粗略列举的,都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人文精神的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还有不少历史名人,他们虽然不是杭州人,但在杭州工作和生活过,在杭州的人文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文人“市长”白居易、苏东坡,作为地方长官,他们为杭州人民做过不少好事,特别是发动民工大规模治理西湖,把西湖雕琢得更加妩媚、精致;作为诗人,他们以婉转细腻的笔触、雄浑大气的情怀,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吟咏杭州、吟咏西湖的诗篇,使杭州、使西湖更负盛名。如“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儒将岳飞,他能文能武、能战守
22、节,以国家利益为重,丹心昭天日。八百多年来,岳飞一直被作为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状元出身,生平留下了煌煌笔墨,他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在生与死的关头,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如“死留碧血欲支天”的张煌言,他在狱中写下了“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的诗篇,正气浩然,气概冲天。如巾帼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秋瑾,她既是一名杰出的女诗人,又是一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在大堂“供状”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名句,深切地流露了对革命失败的惋惜,也体现了刚正不屈的革命气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革命史上,杭州的大地曾经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有第一个在杭州创建中国
23、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徐梅坤,从此开创了杭州革命历史的新纪元;有在中国现代农民革命中第一个倒下去的英勇无畏的斗士、衙前农民运动的农民领袖李成虎,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有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曾在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陈望道;有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俞秀松、施存统等10余位杭州革命者;有在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中慷慨就义的浙江省委书记张秋人、徐英、卓兰芳、罗学瓒等人。这些革命先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赋予杭州人文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的品格。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杭州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反映杭州人文精神负面效应、为后人所唾弃
24、的人物。如以赵构为代表的南宋统治集团,偏安江南一隅,醉生梦死,宴安佚乐,为了坐稳儿皇帝的宝座,甘心屈辱求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遗风也由此而生。又如,满清八旗子弟来到杭州后,围着西湖安营扎寨,整日沉湎于湖山之乐,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纨夸之风一时兴起。这些人身上的负面效应,对杭州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三是从杭州文化演变发展看。杭州文化是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物。秦汉时期,杭州文化吸收融汇了越文化、吴文化。杭州是越国、吴国的交界地,以会稽为中心的越文化与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对杭州文化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魏晋隋唐时期,杭
25、州文化又融汇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佛教、道教文化融合于城市建筑、园林文化之中。南宋时随着宋室南迁,杭州文化吸收融和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北方文化和皇家文化,产生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皇家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大融合。元明清以降,杭州文化在不断吸收本国其他地区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及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等。杭州文化在开放中融合诸多外来文化而得以不断发展,又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可以说,开放兼容、和谐创新是历史上杭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回顾杭州人文历史,总体上看,杭州人文精神在南宋以前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兼备,以精致和谐为主,并且两者彼此支撑,互为补充,结合较好,正面效应明显。
26、而从南宋后期开始,受偏安政治和文化影响,片面强调精致和谐,压抑大气开放,精致和谐人文特色的负面效应逐步凸现出来。我们现在看待和评价杭州历史人文特色时,要注意防止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方面,要防止过于夸大杭州文化中的消极面,贬低杭州的历史人文精神,以为杭州有史以来就是只有精致和谐,而精致和谐就是封闭保守、小家子气。应该看到,杭州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史。可以说,没有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就没有杭州城市的精致,就没有西湖、环境、园林的精美,就没有丝绸、陶瓷等经济物产的精品,也就没有杭州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同样,在人文精神中没有大气开放,杭州就不可能从山中小县,演变成江干重
27、镇、东南名郡、地上天宫、人间天堂,也不可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大都市。现在有些同志对杭州人文历史不理解,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有些同志在对待杭州发展上完全以局外人、旁观者姿态出现,片面夸大南宋偏安文化的负面效应,把杭州的人文精神“妖魔化”。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完全错误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杭州传统人文特色中确实存在着颓废的精神状况和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概括起来就是“封闭、安逸、小气、虚浮”。主要表现在:保守封闭,对外不开放,排斥外来思想文化和经济竞争,对内不合作,只顾自保,各自为战;贪图安逸、得过且过,享乐有余、进取不足,休闲有余、创业不足,不愿走出去、不敢
28、为人先;小而全、小而精、小家子气,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缺乏全局感、整体感,缺乏联手出大手笔、干大事业的气魄和胸襟;贪图虚荣,作风不踏实,爱刮“杭儿风”,爱做表面文章,“杭儿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等等。杭州人身上的这些劣根性,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于杭州的思想观念中,已成为影响杭州新世纪创业发展的一种文化障碍。对此,我们要敢于直面,勇于揭丑,深入批判,坚决抛弃。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是杭州人文历史的主流,对这个主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大力发掘杭州历史发展中所沉淀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影响的精神文化资源,切实增强杭州人的自豪感、自信心、进取心、凝聚力,但是当前的着力点要放在解决杭州人身上暴露出来的
29、劣根性上,使杭州人真正能够在新的时代跟上前进的步伐,勇立潮头,再现杭州历史上的辉煌。这两者不能对立起来,而要统一起来。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做好了,对我们的祖先、对我们的历史就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价,同时我们也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拓创新,使杭州再上一个新的台阶。3、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杭州人文精神市第九次党代会概括杭州人文精神8个字、2句话:“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致和谐,主要是从杭州历史人文特色中提炼出来的;大气开放,则主要是根据当前改革开放的现实和杭州未来发展的要求,对杭州人文精神的新的概括,前后两句话是对立面的辩证统一,互为补充,形成整体。概括出这8个字、2句话,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0、、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的结果。(一)凸现传统优势,杭州要继承光扬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应该说,纵观杭州整个历史,杭州传统人文特色是大气开放与精致和谐兼备,以精致和谐为主。精致和谐人文特色表现在杭州在为人处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上,更多地考虑从内涵上凝聚和深化,更多地强调和合、统一、稳定、有序。精致和谐人文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中国历史文化沉淀影响,再加上杭州四季分明,城市与山水彼此穿插,城市空间狭小的自然特征;原材料和土地匮乏,精耕细作、加工型的经济形态。杭州传统人文特色直观代表是和谐自然、精雕细琢的西湖自然文化景观。杭州的知名传统产业,如丝绸、茶叶、陶瓷等,也都体现了精致和谐的风格。
31、精致和谐的杭州人文特色,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充分利用尤其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具有精致和谐人文特色的杭州,在城市间比较竞争中存在着独特的优势,为杭州的高起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我们不仅不能放弃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还应继承吸收,并不断发扬光大。(二)面对新的发展,杭州更要有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既体现了历史的沉淀,又反映现实的存在,同时,还应该体现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具有适度的前瞻性、导向性。进入新的世纪,杭州处于改革开放的前
32、沿,在中西文化互相激荡,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飞速变化、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杭州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引导新的创业发展,以什么样的形象屹立于世人面前,以什么样的创业环境来吸引各方人才和国内外投资者,这是摆在今天的每一个杭州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要在继承精致和谐人文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大气开放,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创业风范,是杭州在新世纪对现实的选择和对未来的追求。大气开放,就是要以更宽的胸怀和视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大的气魄和手笔、更强的决心和力度,来推进杭州的改革发展,推进杭州的现代化建设。(3)精致和谐、大
33、气开放,是对杭州人文精神辩证的、科学的概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历史,放弃传统,而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在继承中发展,在扬弃中创新,这才是科学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如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继承中创新一样,我们提出杭州人文精神,不仅包含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而且继承传统人文特色的合理内核,发扬其精深、稳定、有序等积极面,克服精致和谐文化中小家碧玉、封闭保守的消极面。要做到既精致和谐,又大气开放。精致,是大气的精致,是大家闺秀,是更高的文明素质、文化品位和科技水平;和谐,是开放中的和谐,变化中的和谐,
34、丰富多彩的和谐,是从本单位的和谐到整个城市的和谐,从小城市的和谐到大都市、大杭州的和谐。(4)进一步深入研究杭州人文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是我们对杭州人文精神的提炼和概括。这一人文精神,融贯了杭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今天的座谈会看,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但提炼和概括杭州人文精神仅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丰富的内涵、外延、表现方式和重点领域等。尤其要结合杭州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充实杭州人文精神内涵,以杭州人文精神来指导各项工作。一要围绕优化创业发展机制和环境来进行研究。要从杭州人文精神的视角,研究杭州企业既有活力,但又不失规范运行的机制特点,又分又合集群性企业的特
35、点,高科技、文化、艺术类人才的创业特点和都市型、服务类企业的发展特点;深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杭州城市经济发展中党政机关管理服务、院校所知识服务与企业生产经营职能互补融合的综合优势;深入研究如何充分运用杭州环境优美、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生活质量高、文化内涵和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既体现杭州特色又与世界接轨的城市管理机制、服务体系和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二要围绕杭州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来进行研究。如要研究杭州人文精神与现代创业理念关系、浙江精神与杭州人文精神关系、西湖文化与钱江时代的关系、杭州人文精神与以民为本思想、杭州人文精神与杭州经济发展机制特点、杭州人文精神与多元文化创新融汇、杭州人文精神
36、与杭州城市形象塑造等问题。三要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来进行研究。如结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旅游西进、天堂硅谷、西博会、大学城建设、工业兴市、招商引资、发展个私经济、满意不满意评选、干部公选等重大战略举措,进行杭州人文精神的研究,使这些工作有更开阔的思路、更高的起点、更深厚的文化内涵,真正让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体现杭州的水平、品位和形象。四要围绕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问题来进行研究。这几年杭州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社会现象,如杭派女装、杭帮菜系、居住品位、软件集群,以及西博盛会、南线整合、雷峰塔重建等等,在全国乃至海外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这都值得我们深思。这些经济社会现象为什么
37、会在杭州而不在其他地方应运而生,或者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经济现象,但是为什么不能在海内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都与人文背景直接有关系,其背后是文化、是历史、是人文精神。这些现象可以说是一个城市人文精神、人文特色最鲜明、最形象、最活跃的表现。只有从人文精神、人文特色的高度和深度来研究,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这些现象的本质。4、以传播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推进杭州的创业发展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反映了新世纪杭州人的一种生存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体现在杭州的创业发展观念、机制和环境之中。我们研究宣传杭州人文精神,必须以贯彻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推进创业发展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开展创业在杭
38、州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新创业观念,推出创业载体,优化创业机制,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推动杭州新的创业发展。(一)进一步树立创业发展观念。推动杭州新一轮创业发展,首先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杭州人文精神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起与这个伟大时代相适应的、体现四个尊重的现代创业发展观。我们要通过开展“创业在杭州”大讨论,在全社会倡导“凭劳动赢得尊重”,树立在劳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通过个人创业造福于社会的观念。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39、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确立崇尚创业、敢于创业的价值取向,鼓励张扬个性,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引导市民破除贪图安逸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要引导城市下岗职工破除“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投身创业实践。在全社会倡导“让知识成为财富”,树立科学技术是创新创业创造的核心要素、知识型创业是杭州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念。在创业发展中要注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投入,确立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突出视野上的开阔、气魄上的宏大、品位上的精致、内涵上的深邃,使我市创业发展跨越式地进入新阶段、上新地台阶。在全社会倡导“为人才搭建舞台”,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杭州创业发展最大
40、优势就是人才优势的观念。要进一步明确改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机制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就是看是否能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不仅要重视国内外人才引进,还要重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不仅要重视科技人才,还要重视管理人才、文化艺术人才;不仅要重视高精尖人才、知名人士,还要重视实用型、应用型、技工型人才,努力把杭州建成全国知名的人才高地。在全社会倡导以创造带来辉煌,树立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创业创造的过程、创业是创新创造的实现形式的观念。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创业态度和创业品格。无论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知识分子,还是市民都是创新创业创造的主体,都要以创新创业创造的姿态做好本职工作,在创新创
41、业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二)进一步优化创业发展机制。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人文特色,首先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制度文化上,也就是体现在城市的创业发展机制上。杭州最大、最有特色的优势:一是环境,二是人才。当然,我市也有体制、机制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是这几年逐步构筑起来的,与温台地区相比还是有其缺陷的。我市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政府来推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百姓经济”。面对新的形势,杭州的环境、人才优势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也要进一步构筑。我们要以杭州人文精神为引导,进一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创业机制。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就是要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
42、结合、培育虚拟经济与发展实体经济相关联、发展旅游文化经济与壮大现代工业经济相协调运行机制,提升整个经济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产品和服务档次,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杭州人文精神在推动杭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杭州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全可以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体现在企业运行机制上,就是要通过价值实现、物质奖励、社会荣誉、政治待遇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层次的创业激励机制,要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保护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让一切有能力的人、想干
43、事业的人都能在杭州找到创业的舞台,实现创业的梦想,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建立个人财富反哺和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形成企业集群的创业发展机制,引导企业通过共享信息、共研技术、共创品牌、共拓市场,完善单体企业有较大活力、群体企业合作联系的创业发展机制,提升杭州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体现在对外开放上,就是要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运行机制,鼓励企业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同时,要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国资、民资、外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广纳人才、广融资金、广聚企业的大开
44、放格局。(3)进一步改善创业发展环境。城市政府在推动创业发展方面的一个最重要任务就是要做环境,通过做环境去引人才,通过引人才去引企业。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环境立市的方针,并提出要在硬件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治安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9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发展环境。在这9个环境中,人文环境是最核心、影响力最大的环境。我们要大力塑造弘扬杭州人文精神,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并以此来推动、引导整个创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各单位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三个坚决”,即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45、都要坚决革除的要求,围绕为创业服务这一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凡是对创业发展有利、但没有现行政策规章可循的创业发展举措,要支持创业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并且做到在新的政策规章出台后,对以往不符合新政策规章的探索实践不追究;对已不适应创业发展新要求的原有政策规章,要积极修订完善,创造条件支持创业,在这次“创业在杭州”大讨论中,市有关部门要对有关创业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政策规章允许的,要积极主动地为创业者提供前置服务、延伸服务和后续服务。要借用“双思”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动当前的创业在杭州大讨论。三年前,我市通过那场以“双思”教育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找到了七大问
46、题,选准了4个学习榜样,并通过坚持不懈地抓落实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这次“创业在杭州”大讨论中,各单位要坚持“高新技术学深圳、对外开放学苏州、个私经济学温州、城建城管学大连 ”,学先进,找差距,树典型,创一流,认真思考本单位在哪些工作中要进一步体现杭州人文精神,应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措施来体现和实践人文精神,如何进一步与入世接轨,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服务“提速”,优化创业发展环境。改善创业发展环境,关键是要抓住公务员这个层面。这几年,我市抓了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96666”投诉电话、“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工作,都是在约束、监督机制上下功夫,但是怎么在激励机制上下
47、功夫,怎么对公务员也体现以人为本,调动公务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公务员有成就感,能够在等级比较森严的机关里、在特殊的岗位上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对此,要抓紧认真研究。要建立一种既注重约束又注重激励的机制,甚至把激励放在第一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和实践杭州人文精神,真正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四)进一步形成创业发展氛围。开展“创业在杭州”大讨论,塑造杭州人文精神,推进新的创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必须通过社会化、群众性的研讨、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创业发展氛围。要进一步发动、组织、鼓励
48、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和市民群众来参与杭州人文精神、创业在杭州的研究讨论,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进一步关注、参与这个课题,要把这个课题作为明年杭州市和浙大、浙工大、杭师院等在杭高校共同研究的重点课题,请叶明同志牵头,把这一课题研究一步步深入下去,真正研究透,搞出成果来,为指导杭州未来发展提供服务。要把研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研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形成开放交流的社会化研究讨论氛围,使研究讨论的过程,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创业和创业服务的实践过程。要善于创造性地设计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精心组织,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大讨论中来。市各新闻媒体
49、要成为杭州人文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围绕贯彻十六大精神、弘扬杭州人文精神、推进创业发展这一主题,开辟讨论专栏、专版、专访、交流网页,编写教育读本,播放专题片等,大造宣传声势,及时引导推动大讨论活动的步步深入,扩大活动的影响和成效。要善于在各行各业发现、总结和树立一批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前段时间,市委、市政府对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3位对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进行了重奖,树起了工业战线的“三面红旗”,这实际上就是树起了弘扬新时期杭州人文精神的旗帜,建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激励机制。在全市工业兴市大会上,我讲了要向3位企业家学习“奋斗十年添个零”的创业精神、“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拼搏精神、“敢立潮头当老大”的争先精神。这3位企业家身上闪现的精神,就是杭州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对体现杭州人文精神、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我们要广为宣传,大力推广。要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特别是知识界人士更要大胆地运用自己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