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究时间 2009.11至2010.5
单位: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年级 高二
指导老师 方秀丽
组长 方 丽
第一执笔人 章之祺
小组成员 袁琳晶 何樟炼 邢灿云 姚雯莲 赵炙敏 李欣慧 章之祺 陈果贝 俞晓青
为环保尽一份力——新型垃圾桶的设计
【内容摘要】 垃圾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俗话说得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杭州正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垃圾桶那一角,总会给我们这个美好的环境抹上不和谐的音符。我小组制定了有关垃圾桶改良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希望从垃圾桶这个小切口,为环境的保护贡献一己之力。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扩大了垃圾桶的开口和容积,改良了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图片标识,增加了一个花坛以改善垃圾桶周围空气质量......我们设计的垃圾桶一定能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关 键 词】环境保护 新型垃圾桶 设计
为环保尽一份力——新型垃圾桶的设计
一.研究背景
联合国报告表明,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面积在过去30年内急剧减少。仅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就减少940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2.4%。乱砍滥伐、过度耕作使世界23%的耕地严重退化,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面临沙漠化威胁。全球的淡水供应也亮起了红灯。目前,全球一半的江河水流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80个国家严重缺水。调查显示,人类所患疾病有四分之一与环境恶化直接相关。
垃圾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树立起主人公的意识形态,为国家,为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身边的环保细节。但是,您可曾注意到,在我们的身边仍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比如,垃圾桶那一角,总会给我们这个美好的环境抹上不和谐的音符。针对此情况,我小组制定了有关垃圾桶改良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希望从垃圾桶这个小切口,为环境的保护贡献一己之力。
二、指导思想
优良的垃圾箱改善人们对垃圾处置的观念,对于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提高人们道德素质和生活水平,有利于培养人们成为讲文明.讲道德的优秀公民.
这次活动应本着"积极参与.出谋划策"的原则,用鼓励的手段,共创美好校园环境,清新自然,促进同学和学校甚至社会共同的进步.
三、研究过程
1、组员分工
图案设计:袁琳晶 何樟炼 邢灿云 姚雯莲 赵炙敏 方丽
问卷设计:李欣慧 章之祺
问卷调查及处理:李欣慧 俞晓青 方丽 章之祺 陈果贝
电子附件:李欣慧 章之祺 陈果贝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上网搜查垃圾桶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咨询各专家。
调查研究法:利用问卷调查及风上调查方式获取垃圾筒设计方面的信息。
3、研究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2009.11—2009.12
(2)发放调查问卷----2010.2至2010.3
(3)分析问卷----2010.4
(4)设计图案----2010.4至2010.5
(5)实施设计----2010.5
(6)成果总结----2010.5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了解人们对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设计的看法,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为主。并用图表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喜欢生活环境周边的垃圾桶的设计,可以进行改进
表一 对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设计的看法
项目
喜欢
不喜欢
人数
15
22
百分比
40.00%
60.00%
表二 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容积
项目
够大
不够大
人数
18
19
百分比
55.00%
45.00%
表二显示,多数人认为垃圾桶的容积够大。
表三 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开口
项目
够大
从中看出,垃圾桶开口的设计有待改进,可以稍微大些。
不够大
人数
13
24
百分比
40.00%
60.00%
表四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垃圾清理
项目
及时
不及时
人数
15
22
百分比
35.00%
65.00%
从中看出,要让垃圾桶发挥功能,垃圾的及时的清理也是很必须的。
表五 会自觉将垃圾分类
个人的习惯也是让垃圾桶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项目
大多数时间会
偶尔会
极少时间会
不会
人数
13
16
5
3
百分比
30.00%
45.00%
15.00%
10.00%
表六 更乐意接受的垃圾桶风格
项目
卡通
典雅
复古
时髦
人数
8
13
13
3
百分比
20%
30%
45%
5%
可见大多数人比较喜欢复古的风格,为设计提供了方向。
表七 希望垃圾桶可以是什么颜色
蓝白
看着舒服
彩色
颜色鲜明亮 容易找寻 而且美观
绿色
绿色代表大自然的颜色;象征生命,象征自然,给人清新的感觉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环保的重要性;环保色
从视觉上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警醒我们爱护环境的意识
黑色
白天比较醒目
黄色
醒目 好看 鲜艳
灰色
外壳不容易脏
粉红色
粉红很典雅 颜色淡雅些,可以触及我们人类内心的深层次的爱护意识。色调缓和。
随便
垃圾桶是用来人扔圾的 什么颜色都无所谓
另外,我们还对改进意见进行了收集。整理之后,主要有以下几条:
1、增加垃圾桶的容量,使其容量大又美观。2、减轻垃圾桶质量。3、把垃圾分类的类别写清楚,标注更显眼些。 4、从开口方面进行改进,要做到既方便扔垃圾,又不散发气味。 5、改善垃圾桶的分布格局,要方便扔垃圾。
五、成果展示
垃圾盖呈屋檐状,复古,且有小槽,可集水,使人扔垃圾更方便。
垃圾桶边上有花盆,可清除异味。
屋顶有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图片标识,便于人们区别垃圾种类。
内含盒子四个,便于四个方向丢垃圾。
内含盒子,便于清理
垃圾桶口扩大,较方便。
“屋子”具有复古形象,颜色为绿色,符合设计理念。
六、附件
㈠活动体验
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让我们体验到了集体的力量可以点石成金;研究的过程让我们对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了新的思考;研究的结果让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这次研究,我学到了分工合作,合作才是硬道理,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
——袁琳晶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真的没错,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被调查人态度恶劣,设计技术制约等问题,但我们丝毫不气馁,克服了重重困难,我想这对以后生活也将有重大影响,这次活动真的获益匪浅!
---方丽
通过实践,才知道,原来社会研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比想象的难过了。首先要制定一套方案和一系列程序,难免会产生意见分歧;调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材料,最后到得出报告,那是一系列过程,需要每个组员有序的分工,当然啦,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乐趣!
——赵炙敏
这次的社会研究,对我来说意义非常。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团体活动,以前我总是一个人做事,感觉很孤单,甚至会感到无助。这一次不同,这一次有那么多的同学在一起。我们一起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组长更是热血沸腾,特别激动的。我们分工明确。我被分到设计垃圾筒,想了我n久才想出了大概的一个模型,我觉得我想的过于简单,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只好交差了,这一点我还是有点不舒服。不过,我想应该没关系,可以集合大家的智慧,设计出更完美的。这一次社会实践好成功的!
——邢灿云
这次研究呢,虽然经过的时间比较长,嗯,是我做过的最长的一次研究,也是我的第一次研究。收获自然是多多了。就那设计来说吧,这可是花了我N多的脑细胞才想出来的的哦。虽然结果并不是十分的完美,但有时候有些瑕疵才真实,才让人觉得它是美的,是真真正正存在的,不是吗?所以,总体来说,我对自己的成果还是颇满意的。当然,我的同伴们干得不错,从这些可爱的朋友中,我学好了什么是真正的团结,什么才是友谊。我看中的是成果,没错,但我更珍视的则是这段不同寻常的友情和这份不能被代替的团结精神。我坚信,我的人生,会因这次活动而更精彩。
——何樟煉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真的让我学到了好多。我从来都不知道凭我们几个高中生就可以把一件事做得那么perfect。或许是源于每个成员对于这项学习的重视吧!在工作中,我看到的不是大家为了完成任务,为了拿到那个学分而敷衍了事,而是一种热情一种投入和一种快乐。我觉得前面的分工完全是没必要的,因为在过程中,我看到每个成员都争着做,互相帮助对方,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其次,经过这次学习,每当我走过垃圾筒旁,都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觉得自己应该带头不乱扔垃圾。我相信,经过我们的改造,垃圾筒会变得更美观、更实用,会让同学们更有责任心!
——俞晓青
虽然我曾参与多次社会研究方案的探讨,但我觉得这一次是最棒的一次!我在同学们身上看到了积极热情和团结合作,这让我倍受鼓舞。我不在乎研究成果的好坏,重要的是我们努力过奋斗过。体验到这些个人单干所不能感受到的感觉,我感到很满足。
——章之祺
我觉得自己做事总是半吊子,但是这次的社会研究活动,在同学们的热情鼓舞下,我认真参与了每个环节。我想,在这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到了“坚持”、“合作”的意义。另外,我也感受到要做成一件事是非常不容易的,幻想与现实往往有着天壤之别。这样的落差也着实让我觉得现实很复杂,真的有种失落的感觉。不过,周围有这样一群热心、善良的朋友们,我相信,我们会共同进步的!这次社会研究活动令我收获颇丰哦!
——李欣慧
第一次参与“社会研究”很新鲜,很开心,也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亲身实践和团结协作。的确,有些事情只有做了,才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和特别意义,就比如我们组的垃圾桶设计,从确定主题到计划安排,从收集资料到数据分析,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快乐,我们也在整个过程中慢慢成长着,收获着。而同伴们之间的友谊也让我很感动。齐心、协力、团结、友爱、互助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也许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过程中,我们已经收获了更大的成功。
——姚雯莲
很早就听说了“社会研究”,到了高中,才第一次真正的接触,这其中充满了新奇和挑战。也是第一次与这么多人完成同一件事。这么多人一起凝聚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努力的感觉真的很棒。看着同学们热情洋溢得在述说自己设计的垃圾筒时,我体会到了那种投入和热情。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真正的发挥作用,改善环境。不过,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已经从中受益良多。
——陈果贝
㈡.调查问卷
垃圾桶改进意见调查问卷
感谢您参加此次调查,请您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以下问卷,谢谢您的支持:
1.您认为垃圾该分类放吗?
A.该 B.不该
2.您喜欢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设计吗?
A.喜欢 B.不喜欢
3.您觉得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容积够大吗?
A.够大 B.不够大
4.您觉得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开口够大吗?
A.够大 B.不够大
5.您觉得生活环境周围的垃圾桶的垃圾清理的及不及时?
A.及时 B.不及时
6.您会接受一只造型新颖的垃圾桶吗?
A.会 B.不会
7.您会自觉地将垃圾分类吗?
A.大多数时间会 B.偶尔会 C.极少时间会 D.不会
8.您更乐意接受以下哪种风格的垃圾桶?
A.卡通 B.典雅 C.复古 D时髦
9.您希望的垃圾桶应该是什么颜色? 请简述原因
10.您认为垃圾桶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做什么改进?
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我们将根据您的意见对垃圾桶进行设计,谢谢合作。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