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590510 上传时间:2025-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各时期的货币制度先秦时期(春秋战国),四大货币体系: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秦汉时期:秦始皇-半两钱,汉武帝-五铢钱唐宋时期:唐代-通宝钱制(开元通宝),宋元时期-纸币(交子)货币发展史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货币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完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而且手工业和商业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很多种,细致的分工引起了广泛的商品交换活动,加速了货币的产生。二、古代 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业活动不再限于剩余生产物的偶然交换。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物向商品形态转化。商人阶级的出现,使产品发展成商品,这是经济方面的重大转

2、折,反映子啊货币方面,就是铜铸币的发展极其广泛流通,又由于政治上各诸侯互相争雄,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因而各地区基于不同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铸造出各种不同的铜铸币,即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这四种货币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小轻重都哦不一致。这个时期的货币特点有:虽然没有主币和辅币之分,货币单位已分等级。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多种货币同时并存。三、中国古代的货币在秦汉时得以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实行金钱本位制,即黄金和铜钱并行。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

3、有利于经济发展。 货币的统一,对于各地物资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铜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渊的影响。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四、到了公园前206年,汉朝建立,承袭了秦朝的金钱本位制。汉朝初年,经济败坏,日常交易用半两钱,在经济一派凋敝的景况下,半两钱日益减重贬值,而且汉高祖允许民间自由铸造铜钱,越铸越轻,造成物价上涨,对此,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对钱币进行了整顿,他采取了两条措施: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汉武帝改革铅笔制度,推行五铢钱,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以后中国

4、货币史上又一件大事。这次钱币改革了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全和发行权,禁止私铸,这有利于货币统一和币值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也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汉武帝统一五铢钱的意义汉武帝进步完善和发展了秦朝开创的圆孔形的铢两货币体系,并确立了新的五铢钱体系,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货币大统一的新时代。1、经济意义:推动了西汉经济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货币经济运行主要是通过货币的职能作用来实现的。货币的统一与稳定,有助于降低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成本,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2、政治意义:货币统一有助于加强国家政治上的统一与稳

5、定,货币发行及管理的放权与分散,是造成国家经济与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西汉前期发生的吴楚齐国之乱,在很大程度上与郡国货币铸造与发行权的盲目扩大有关。由此汉武帝统一五铸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西汉政治上的统一与稳定。3、货币意义:体制创新。建立并完善了集中统一的五铢钱体系。消除了因货币分散质量不高和不稳定带来的混乱及给社会流通造成的不便并由此引发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 财政意义:统一与稳定的货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时强化了国家财 政的经济基础,为财政的充实与发展创了有利的条件。货币不仅是商品流通手段,也是国家充实财政的重要工具,货币的政策与财政政策是紧密相连的。货币政策也是财政政策的体现

6、,货币政策历来是充实国家财政的政策工具,货币的统一与稳定既有助于提高国家收支安排的效率与效益,也有利于降低国家财政收支管理成本,促进越来越多的财政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西汉的算赋、口赋、更赋已按货币征收,这显然有利于充实财政; 5、历史影响:西汉确立的五铢钱体系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元狩五年(前118年)到唐武德四年(公元631年)流通长达739年其形制一直延续到清末及民国初年,可见其历史影响之深。五、古代金融到了唐朝有很大的发展。618年,唐朝建立,货币制度承袭了南北朝以后的传统,最初两三年使用隋朝的五铢钱和古钱。唐朝经济发达,国内外贸易繁荣,钱的需要量大,而且唐朝人口增长很快,扩大了钱的

7、需要量,而铸钱却跟不上,常闹“钱荒”。621年,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自此,在中国历史上行用了数百年的铢两货币被废除,进入通宝钱制。六、宋朝的币制以钱为主,铁钱和铜钱并行使用,黄金在宋朝以宝藏为主,白银的使用大大增加,其货币地位大大提高,白银在宋朝不但用于赏赐,还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支付手段。宋朝广泛使用白银是由于商业发展和铜钱不足,客观上需要一种较贵的货币单位,而宋代的白银产量较多,为通行白银提供的条件。宋代白银的大量使用,表明铜铸币的使用范围缩小,中国货币制度在慢慢的发生变化,逐渐向贵金属过度。七、宋代的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轻便的货币,铜钱、铁钱等笨重,使用不

8、便,而且价值低,还因为区域的限制而不敷应用。四川当时是铁钱行用区,商人买布贩卖,得用车辆载钱,深感不便,这些笨重的货币对地区间的商品交易造成极大的阻碍。由于四川有发达的造纸业和印刷业,有印制纸币的独特条件。最早的纸币叫“交子”,交子产生以北宋的四川。私人发行的交子叫私交子,发行交子的富商成为交子户或交子铺。最初交子能够兑现,所以远近行使。后来发行商渐渐失去信用,交子不能兑现,引起诉讼,所以政府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为政府发行,史称官交子。官交子分界发行,3年为一届,届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北宋时期曾把交子改叫钱引,交子务也改叫钱引务。到了南宋,纸币已经广为流通,南宋最初称纸币为关子,以后又改

9、名为交子,但最通行的称呼是会子,其实并无多大差异,都是对纸币的称呼。会子悠虎步掌管发行,可用于交税、交易,差不多是法定的纸币了。南宋时期纸币的产生和广泛流通,大大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不足,货币也发展到了一种新形式。3年一届的做法,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包括设置发行准备和限制最高发行额。到了南宋会子贬值时,政府为维持信用,用金银铜铁钱回收会子,回笼货币以稳定其价格。这些纸币发型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八、唐代以前,白银的数量稀少,使用范围非常狭窄,唐中叶以后,伴随着白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白银的使用范围有了重要突破。在唐代,白银冶业、银器加工业的发展已经启动,到

10、宋代时,白银才冶和 加工业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银产量的飙升使得白银制品进一步普及,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拥有的普通商品,政府也对白银的使用采取宽容政策,白银虽然,没有成为法定货币,但其货币职能已经在不断的增强,如在对外贸易中广泛使用白银交换货物。但是,虽然北宋时期银产量激增,仍然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而白银通过毛衣渠道外流更加加剧了银短缺的困境,而相应的是银价高涨,致使北宋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白银国内存量的不足和大量的外流直接制约和阻碍了白银作为普通货币流通的可能性。对于当时的日常消费来说,白银的“面额”过大,不易找补,不便使用。一般民众在生活中显然不可能普遍使用白银,。在白银货币化过程

11、中,白银存量不足、白银与通用货币铜钱的比价过高的条件下,必然举步维艰,进度缓慢。元朝时期推行钞法,并把纸币与白银相联系,建立兑现制度。最初发行的纸币有充足的白银做准备,可以兑现,但是金银必须集中于政府,由政府买卖金银。人民可以持有金银,但禁止民间买卖。而元朝政府用纸币收兑中国白银,运往中亚和西亚,白银外流造成中国白银储藏量锐减,这样,明初在白银流通时显得较紧张。国内白银开采和海外白银的输入明中后期商品市场上巨量的白银涌入从而能够充当主要流通手段,这必须从当时的白银的开采和国外贸易两方面考察。从国内的银产量来看,中国并不是一个银产量丰富的国家,明初朱元璋建国之后,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对开采银矿持

12、慎重态度,白银流通来那个大部分是收刮民间所得。国内银矿的开采和私家藏银。但是明中后期商业市场扩大、商品流通量增大的情势下,中国商人将注意力转移向海外市场。明朝出于长期推行海禁政策,但是民间的海外贸易是屡禁不止。到了明中叶商品经济繁荣以后,社会上产生了巨额的白银需求,仅仅以国内银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海外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手段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隆庆皇帝即位后,打破了延续二百多年的禁海令,推行海上贸易政策,更是对白银流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靠中国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在亚洲海上贸易中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出口势头,海外白银滚滚而来,西方殖民者纷纷携带大量美洲白银来中国求购精美商品。西班牙

13、通过菲律宾向中国输入大量的白银,同时期的还有日本、葡萄牙、荷兰等国纷纷与中国建立起了贸易关系,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国。明朝时期的白银使用尽管明朝禁止白银为币,但民间交易活动仍用白银。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1436年解除禁令,实为在法律上准许用银,白银的流通更加公开化,凡国家税收、军饷官俸、民间借贷等无不用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到了1581年推行的一条鞭法,表明了中央政府正式承认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货币财政制度本身是在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建立的,而一切税棵折银缴纳,又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凡此种种,都使得白银本位货币的地位得到强化。各

14、时期的信用形式和信用机构先秦的信用信用就是借贷行为,早期的信用形式是实物和货币的借贷,原是公社时期,有了私有财产,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增大,便产生了借贷行为。最初的借贷是实物借贷,但实物借贷有很多的局限,货币的产生,突破了实物借贷的局限性,将借贷行为大大的向前推进了。周朝时,既有私人借贷,也有政府民间的借贷,但是其形式都是实物借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借贷已经盛行,有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私人放债有利息,这个时期高利贷十分猖獗。除了私人借贷外,还有政府借贷。希望用政府借贷消除高利贷对穷苦百姓的豪夺,使百姓安居乐业。秦至隋朝的信用(两汉的放款市场)秦汉统一以后,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

15、随之繁荣,商业发展,贫富差距扩大,促进古代信用事业的发展。两汉的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而且主要是又私人办理,但是私人放款的利率是很高的。汉代放款的人,除了商人地主,还有子钱家,子钱家是高利贷者。所以那时候的放贷,是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结合。到东汉时,因为财政穷困,政府也常常借款。但是规模不大。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存款和放款业务较以前发达,标志是信用机构典质的产生。唐朝的信用唐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信用事业也有空前的发展,新的信用业务和信用机构兴起,而且产生了较进步的信用工具。包括存款、放款、汇兑和货币兑换。唐朝的放款业务在数量和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南北产,办理放款的机构是质

16、库,是南北朝时期的典质发展来的。开设质库的主要是商人、官吏、贵族。所以无论是公私放款,利息都很高。唐朝的存款业务较前期有了发展,但是从总体看,存款业务不发达,存户主要是商人。唐朝的信用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汇兑业务的产生。唐朝的汇兑叫飞钱,又叫便换。兑换是金银钱之间的兑换。宋朝的信用宋朝的商业经济比唐朝更为发达,而信用事业却发展缓慢。但政府放款方面,比唐朝更有制度性,主要体现在王安石的信用政策上。王安石的信用政策在他制定的交易法和青苗法中。交易法是政府向民间提供的抵押信用。青苗法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农业贷款。两宋的货币兑换比唐代更发达。因为南宋的货币复杂。办理兑换的是唐代延续下来的金银铺,到

17、南宋叫交引铺。明前的信用一、典当业明清事情,典当业更加发达,规模更大。地位也更重要。清初闹钱荒,政府利用当铺来稳定钱价。明朝白银和制钱的流通公开化,汇兑业务发展,钱庄已成为重要的信用机关。二、私人高利贷三、钱庄是由兑换业发展而来的金融机构,也是由宋代的各种钱币交换机构如金银铺、金银交易铺,金银钱交换铺等转化而来,钱庄起源于明朝发展与清代直至民国。明以前没有钱庄这个名称,类似的业务机构有。钱庄的产生是明代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加强的表现。如果把明代钱庄与欧洲中世纪银行比较一下,可以看出,二者最初的业务是基本相同的。都起源于货币兑换业,并由此形成了较为专业化的金融机构和货币信用机关。但二者因各自所处的

18、背景不同后来的发展却有很大差距。首先的发展的规模与营业的范围不同。中国的钱庄规模小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且发展缓慢。只从兑换发展出放款,存款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与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有关。中封建社会有窖藏的习惯,且有些贪官对不义之财当然不愿公开,更是以各种方式藏在加重,有的是窖藏有的是藏在墙壁的夹缝内。至汇兑业务因为有大面额的纸币发行便于携带,可以代替汇票,因此明朝前期汇兑业并不发达。到明朝中期汇兑业由官方办理私营钱庄并为担负起汇兑业务欠账的业务范围仍然非常有限。而同期中世纪的欧洲银行,却有兑换业发展出存放款业务和汇兑业务,其业务范围比中国钱庄大得多。另外中国钱庄的信誉度也不如欧洲银行高,主要是中

19、国钱庄营私舞弊的现象比较严重,社会的信誉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钱庄业务的开展。 另外明代放款信用相对阻碍了钱庄业务的发展。因为明代放款大多是大商号兼营的。一是消费信用放款;二是对手工业和商业经营性放款。这样反而加强了大商号同中小工商业的联系和控制。而对中小工商业者来说他们宁愿把自已的闲散资金存入大商号而不愿存入银行。而大商 人的款项主要来自有权势的官僚,所以他们无需向钱庄借钱。这种情况无疑影响了明代钱庄存放款业务的发展。这也说明中国的信用业,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就同官僚资本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特征对中国后来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四、票号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机构,票号是清代金融业的主要组

20、成部分之一。它起源于汇兑,为不同地区间的资金调拨服务,起着促进商品流通的作用。早期的票号主要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各省,以北京为中心。当业务有了发展之后,它的业务也从专业汇兑发展到全面经营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成为完整的金融组织。问题:为何钱庄和票号不能转变成现代金融? 专业的票号产生后,在组织和经营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它又独自经营,也有合资经营,均负无限责任。 鸦片战争前,在票号产生的最初阶段,经营者几乎全是山西商人,特别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地商人为主。这些票号以不同资力,在若干城市设立分号;并且在互相吊接金融的情况下,构成了一个以汇兑为主,以存款和放款为辅的金融体系。 票号经营汇

21、兑,最初是以商号或个人为对象,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票号开始为清政府汇兑官款。清代后期,官职败坏,票号和地方当权者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正因为票号与晚清官场联系非常密切,所以,它在封建性的表现上就较钱庄为浓厚 票号积累大量的资本,需要运营,这样票号就开始初通过钱庄贷款外,还自行放款。 就在票号向生产领域试探时,遇到了新式金融实力的有力竞争。首先是现代银行。1897年成立中国通商银行,以后陆续成立官办和商办银行多家。这些机构的运营,促使票号的衰落。 钱庄的衰落有如下几点需要考虑: 1、买办性,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商业关系密切相关,其兴衰也夫如是。 2、投机性 ,其资本

22、融通多与商业资本运营有关。所以,近代中国商业的投机性决定了为其服务的家钱庄的商业性。 3、中国近代经济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性质,是近代金融的畸形发展。国民党时期的货币改革(一)废两改元 废两改元是指国民党政府于1933年3月 由财政部实施的废除旧的银两制度统一与银元本位的货币制度改革。 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于年月推行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货币制度改革。主要是把由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掌握的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后来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定为法币,并规定:田赋、纳税以及一切公私款项支付和市面货币流通均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银。原来通行的银元也需要向中央等银行兑换法币,实行白银国有。程

23、、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检查规则和银制品用银管理规则等,以次保证法币政策的推行。 从中国货币发山市的角度考虑,国民党的法币改革有积极进步的历史意义。货币纸币化是货币发展的带有必然性的历史发展方向,法币的发行代表了这一进步的发展方向。适应了中国近代商品货币市场的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送中国近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法币改革是国内外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法币改革与法币政策的推行,有力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二者是一种互动关系。在这次改革中,国民党政府进一步确立了纸币发行的集权体制,不仅统一了货币也同时统一了货币流通市场,这对加快货币与商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商品与货币的流通效能,加

24、快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重大的积极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民党的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纸币化进程的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货币纸币化制度确立与定位的标志,这是由经济与货币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而法币政策的推行与成功,正是在客观上适应这一规律要求发展的结果。总之,国民党的法币改革,初步完成了货币纸币化的改革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的意义。从货币意义上讲,这一改革,开创了货币纸币化的管理体系,大大降低了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成本,进一步强化了货币的统一性。从经济意义上讲,有利于进步推动中国近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抵制外国货币对中国金融与货币市场的冲击,增强民族经济的独立性。 虽然国民党的法币政策有很大的进步

25、性,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改革也同时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这一改革的政治基础是国民党的军事独裁统治,这一因素必然使法币政策操纵掌握在四大家族所控制的金融机构手中,从而使这项政策在贯彻执行上,必然会处处注意维护代表四大家族的国家政权的利益,而主要不是社会的利益,其政治导向的错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必然的。如军费开支的庞大,必然迫使银行盲目扩大法币发行,这就会导致过量发行所引发的不良后果。由于法币政策所代表的是四大家族的利益,是三座大压榨中国人民的金融工具,所体现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他虽然顺应了货币发展的历史潮流,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当时社会货币经济发展,缓和通货紧缩的压力,促进中国经

26、济复苏的积极做用。但由于他操纵掌握在代表三座大山利益的国民党政府手中,就必然存在对社会掠夺性与欺诈性的一面。法币政策在体制上的高度集权,虽然有利于保持法币发行的统一性与稳定性,但也同时有利于国民党政府利用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推行政府的搜刮政策。通过掌握法币兑换的垄断权,加强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控制。并通过白银国有,以兑换法币的方式,把社会拥有的白银集中到国民党政府所控制的银行手中。以便于在对他们认为有力的时候向外抛出,以积累更多的财富。在他们以法币政策集中的5亿盎司白银中,其中除了13000万盎司是国民党政府银行原有的存银外,其余37000万盎司白银都是国民党政府利用法币的发行从民间收兑来的。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随着国民党政府统治的腐败,通货膨胀的加剧,法币严重贬值,更加暴露了国民党政府法币改革的掠夺性与欺诈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