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4月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要求目 次前 言3引言41 范围52 引用文件53 术语和定义54 总则74.1 目的74.2 任务75 基本规定85.1 流域选取与调查分区85.2 调查基本工作量95.3 工作精度95.4 工作程序95.5 技术手段106 设计书编审106.1 基本要求106.2 编写提纲106.3 设计书审查117 基本调查方法117.1 资料收集117.2 遥感解译调查127.3 地面调查127.4 钻探137.5 山地工程147.6 物探147.7 测试与试验148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158.1 目的任务158.2 基本要求158.
2、3 地形地貌调查158.4 地质构造调查168.5 岩(土)体工程地质调查168.6 地表水与地下水调查168.7 气候、植被与土地利用状况调查168.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178.9 斜坡调查179 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179.1 测绘的目的179.2 测绘任务189.3 基本要求1810 地质灾害调查1910.1 基本规定1910.2 滑坡调查2010.3 崩塌调查2210.4 泥石流调查2410.5 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2611.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2811.1 基本要求2811.2 地质灾害隐患点评价3011.3 重点地区评价与区划3011.4流域评价与区划3212.数据库建设3212
3、.1 一般要求3212.2 验收要求3213图件编制3313.1 一般规定3313.2 图件内容3314.报告编写3614.1 基本要求3614.2 说明书及报告提纲3615 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3915.1 质量检查3915.2 最终成果验收4015.3 成果提交与资料归档40附录A 规范性附录42附录A.1野外记录本记录格式及内容42附录A.2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点43附录A.3 滑坡调查记录表45附录A.4 崩塌(危岩体)调查记录表48附录A.5 泥石流调查记录表50附录B 资料性附录53附录B.1 滑坡分类表53附录B.2 崩塌(危岩体)分类表54附录B.3 塌岸分类表55附录B.4
4、泥石流分类56附录B.5 斜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57附录B.6土的类型与结构58附录B.7 斜坡稳定性常规评价方法59 前 言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提出。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归口管理。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李铁锋、金维群、石菊松、谭吉民、张茂省、黄玉华。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负责解释。引言为探索以流域为单元的新一轮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方法,指导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试点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技术要求。 20世纪90年代,我国
5、开展了以省为单元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1500000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开始开展了2020个县的1100000丘陵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5年起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部署开展了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通过分阶段、有计划、递进式的地质灾害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分布规律,为编制全国和地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地质灾害防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近年来,以流域为单元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呈现增加的趋势,上游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流域下游的危害更大、隐蔽性更强,流域性的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甚至灾难性事件屡有发生。但流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精度低,对流域地质灾
6、害的调查和成灾规律认识不足,流域上下游综合防灾减灾有待加强,严重制约着山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总体目标任务是:以流域为单元,部署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明流域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查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评价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编制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山区城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依据。本技术要求共分十四部分,包括: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设计书编审、基本调查方法、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重点调查
7、区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评价与区划、数据库建设、图件编制、报告编写、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56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以1:50000标准图幅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目的任务、内容、技术方法及质量管理要求等。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GB/T 502662013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 502872008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T 501232007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1415893 区域水文
8、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万)GB/T12328-19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 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 0245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192004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DD 02202011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万)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3.1
9、 流域Watershed指分布在山地、丘陵、低岗地区二、三级支流及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水面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3.2 地质灾害 Geohazard 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或损失的地质现象。本技术要求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相当于国际上广义的滑坡(Landslide)灾害。3.3 滑坡 Slide岩体、土体沿倾斜面向下运移的地质现象。通常具有双重含义,可指在重力地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的运移过程,也指重力地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运移后的结果。广义的滑坡(Landslide)是指斜坡岩土体向下失稳运动的统称。3.4 崩塌 Fall高陡
10、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呈自由落体加速崩落的现象和结果。具有明显的拉断和倾覆现象。3.5 泥石流 Debris Flow 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江湖、水库溃决后的急速地表径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碎屑物质,并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作用的特殊洪流。3.6 危岩 Dangerous Rockmass被多组不连续结构面切割分离,稳定性差,可能以滑移、倾倒或坠落等形式发生崩塌的危险岩体。3.8 地质灾害隐患点Potential Geohazard 未来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或泥石流等,并具有威胁对象,或可能造成损失的变形斜坡体或潜在泥石流沟谷。3.9 复合型地质灾害 Complex Geo
11、hazard 由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两种类型以上组合而成的地质灾害。3.10 地质灾害链 Geological Hazard Chain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彼此相依,存在因果关系且依次延续出现而呈连锁反应的几种地质灾害组成的灾害系列。3.11 地质灾害编录Landslide Inventory对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规模、活动性和发生日期等数据信息进行登记和编目。常见的编录形式有编录图(Landslide inventory map)和编录数据库。3.12 地质灾害易发性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一个地区基础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发生地质灾害的空间概率的度量,也即“什么地方
12、易于发生地质灾害”。3.13 地质灾害危险性 Geohazard Probability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一定区域内某一时间段发生特定规模和类型地质灾害的概率。滑坡危险性 Landslide Probability在不同强度地震或降雨等因素触发下,滑坡滑动、影响范围(滑坡源区、可能滑动路径区或滑坡向后和侧向扩展区)以及转化为其他形式灾害(如水库涌浪、滑坡堰塞湖等)的概率。泥石流危险性 Debris Flow Probability在不同强度降雨、冰雪融水等因素触发下,沟谷松散堆积物启动、沿沟谷流动并在沟口堆积成扇的概率。3.14 地质灾害危害性 Landslide Consequence地
13、质灾害发生所导致后果或潜在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用财产损失价值、建筑物破坏价值及人员伤亡数等指标来表征。3.16 承灾体Elements at Risk or Exposure某一地区内受地质灾害潜在影响的人员、建筑物、工程设施、基础设施、公共事业设备、经济活动和环境等。3.15 易损性Vulnerability地质灾害影响区内承灾体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程度,用0(没有损失)和1(全损失)之间的数字来表征。对于财产,是损坏的价值与财产总值的比率;对于人员,是在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人的死亡概率。3.16 地质灾害风险Landslide Risk生命、健康、财产或环境所遭受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
14、度的大小。对于地质灾害人员死亡风险,一般以处于最大风险的人员死亡数量的年概率来表示,由地质灾害危险性、人员遭受地质灾害危险的时空概率及其遭遇地质灾害时的易损性等决定;对于地质灾害财产损失风险,一般以处于最大风险的财产损失价值的年概率来表示,由地质灾害危险性、财产遭受地质灾害的时空概率及其遭遇地质灾害时的易损性决定。4 总则4.1 目的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测量和工程地质勘查为主要手段,开展流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斜坡结构类型等孕灾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查清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特征,综合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
15、灾模式,完成流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区划评价,建立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编制调查评价图件,提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建议,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4.2 任务4.2.1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与编图。收集气象、水文、植被及土地利用状况,查清流域地貌成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调查分析区域新构造特征、地震与主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研究河谷地貌演化过程;开展地层岩性、主要地质构造、斜坡地质结构等调查,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主要易滑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揭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相关性;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4.2.2 地质灾害调查编录与填图。查明地质
16、灾害类型、规模、结构特征、分布范围、影响因素、诱发因素、威胁范围及危害程度等,按图幅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进行编录、填图;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析其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潜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论述其形成演化过程与成灾模式。4.2.3 控制性河谷地形地质剖面测量与分析。选取不同类型河谷断面,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山地工程,开展地质剖面测量,重点调查岩土体组合、斜坡结构类型,计算、分析斜坡稳定性。4.2.4 典型地质灾害勘查与剖析。选取典型地质灾害(或隐患)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揭示其变形破坏特征,开展稳定性计算和分析评价,提出防治方案或防灾对策建议。4.2.5 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区划。
17、开展1:50000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编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图,提出流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完成重点城镇或河谷岸坡1:1万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分区评价,分析、论述不同地震烈度或降雨量等触发因素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4.2.7 建立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利用GIS(MapGIS或ArcGIS)技术,录入地质灾害调查基础数据(包括钻孔数据、测试试验数据、调查卡片资料等),以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矢量图形要素,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按照空间数据库建设指南要求)。4.2.8 专项调查与专题研究。对调查区存在的易滑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活动断裂活动性以及物源丰富、威胁人口众多
18、的沟谷等特殊情况,采用适当比例尺开展专项调查,并进行精细化分析评价;对调查区存在的与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成灾模式等关键问题、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应用示范,开展专题研究。4.2.9 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对威胁人口和财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向隐患点所在乡镇国土所提交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并针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处置建议和群测群防措施建议。野外工作全部结束后应及时向县(市)级国土部门提交该县(市)地质灾害隐患一览表,并针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处置建议和群测群防措施建议。地质灾害一览表按风险大小排序,以指导各级政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必要时附图片和文字说明。5 基本规定5.1 流域选取与调
19、查分区5.1.1新一轮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调查宜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人类活动强烈区,选取人口密集城镇或城镇规划区、重大工程建设或规划区所在的流域。5.1.2调查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重点调查危及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注意复合型地质灾害,以及崩塌、滑坡向泥石流发生转化的链生型地质灾害。5.1.3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分为一般区调查、重点区调查、典型点勘查三个层次,一般区和重点区应根据危害对象等级(表1)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表2)确定(表3)。1)一般区调查是对全流域进行1:50000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2)重点区调查是对流域内具有典型地质灾害发育
20、特征且威胁重要基础设施、人口密集区的地段,开展1:10000专项工程地质测绘和地质灾害填图。3)典型点勘查是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500-1:2000比例尺勘查,标绘斜坡变形迹象和局部破坏特征,开展崩塌、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分区,对泥石流沟进行汇水面积、沟谷水流流量与流速、松散堆积物储量等调查,研究潜在地质灾害的成灾机制,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出综合减灾防治措施。表1 危害对象等级划分危 害 等 级一级二级三级危害对象城镇威胁人数100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威胁人数1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威胁人数1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交通道路一、二级铁路,高速公路及省级以上公
21、路三级铁路,县级公路铁路支线,乡村公路大江大河大型以上水库, 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型水库,省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小型水库, 县级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表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等 级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中等地质条件简单地形地貌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度500m,坡面坡度一般25的山地中山、低山,相对高度200500m,坡面坡度一般1525的山地高丘陵、低丘陵,坡面坡度一般15地质构造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最大震级Ms6级或地震加速度0.1g。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新构造运动较强烈,地震较频发,最大震级4.5Ms 6级或地震加速度0.05g 0.1g。地质构
22、造简单,新构造运动微弱,活动断裂不发育,地震少,最大震级Ms3级或地震加速度0.05g岩(土)体结构层状碎屑岩体,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体,碎裂状构造岩体,碎裂状风化岩体;淤泥类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特殊类土层状碳酸盐岩体,层状变质岩体;粉土,粘性土块状岩浆岩体;碎砾土,砂土人类工程活动大、中型水库,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开挖量大,矿山开采活动强烈,城镇化建设速度快,城镇化率30%。小型水库,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开挖量较大,矿山开采活动较强烈,城镇化建设速度较快,城镇化率20%30%。无水库工程建设,公路、铁路沿线边坡开挖量小,矿山开采活动微弱,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化率20%
23、。表3 调查区分级调查区分级危害对象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复杂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中等重点调查区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简单重点调查区一般调查区一般调查区5.2 调查基本工作量5.2.1 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可采用遥感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要控制主要地质构造、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岩组、水文地质单元等。5.2.2 地质灾害调查按照DD0220-201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要求进行,调查并编录工作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隐患。5.2.3 重点调查区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遥感解译与野外测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点数不少于3点/km2。
24、5.2.4斜坡地质结构剖面测绘,采用地面调查与山地工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不同地层岩性组合、斜坡结构、河谷岸坡类型进行1:20001:5000比例尺地质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等验证。5.2.5 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工作参考DD0220-201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斜坡勘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少量勘探点。5.2.6 调查基本工作量见表4。表4 每1:5万图幅基本工作量表1:5万遥感调查(km2)1:5万工程地质测量(编测)(km2)1:5万地质灾害调查(km2)1:1万遥感调查(km2)1:1万工程地质测量(草测)(km2)实测剖面(km)钻探(m)4604
25、60460801008010010152004005.3 工作精度5.3.1 1:50000区域综合工程地质调查,精度为编测;1:50000地质灾害调查,精度为正测。5.3.2 1:10000重点调查区工程地质测绘,精度为草测。 5.3.3 崩塌、滑坡隐患勘查宜采用1:5001:2000比例尺,泥石流沟勘查根据沟谷流域面积确定适当比例尺,精度应达到规划前期勘查要求。5.4 工作程序 5.4.1流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程序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书编写、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等。5.4.2 收集资料。收集调查区已有地质调查成果,购置调查区1:50000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
26、,如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栅格地图(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据。编制以往工作程度图。5.4.3 现场踏勘。在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系统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应开展野外踏勘和检查核实,梳理和厘定工作目标、内容和重点,初步确定工程地质岩组、填图单位,确定测区内溪沟、谷地的分水岭和工程地质剖面测绘线路,明细工作部署,编制测区地质草图和工作部署草图。5.4.4 设计书编写。结合DE
27、M分析、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根据现场踏勘成果和对工作区的初步认识,明确重点工作区和典型勘查点,设计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设计书或年度工作方案,编制详细工作部署图。5.4.5 野外调查。根据技术设计和工作部署,开展野外调查、测绘、勘探、试验测试与空间数据库建设等,做好野外调查、原始资料质量控制与管理记录;开展质量互查与检查,做好质量管理记录。5.4.6资料整理。室内资料数据分类、分析整理,完善空间数据库。5.4.7 编写成果图件和报告。5.4.8 跨图幅、跨区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填图时,若存在地质界线、灾害体确认等方面的争议,需在相邻区域划定共同调查评价区,并成立联合调查协调工作组开展联合调查。5.5
28、 技术手段采用地形测量、遥感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山地工程、试验测试、GIS、数值模拟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无人机航空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6 设计书编审6.1 基本要求6.1.1编制设计书之前,应充分收集工作区相关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加强室内分析研究,开展基于RS和DEM数据分析的地质灾害解译工作,开展野外踏勘和检查核实。6.1.2 设计书编写前应与调查区域所在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沟通。6.1.3 设计书编制应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可考核和量化的预期成果,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特色专题,确定技术路线,落实具体实
29、物工作量、阐明实物工作量部署的科学依据等,在1:5万标准图幅上部署实物工作量。同时,应编制调查区以往工作程度图和综合工程地质草图。6.1.4 设计书应做到任务明确,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可行、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6.1.5 设计书应依据充分、内容完整、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经费预算合理、组织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有效可行。6.1.6 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须单独编制单项工作设计书,作为设计书的附件。6.1.7设计书应附必要的附图、附表,提交工作区以往工作程度图、按1:5万标准图幅编制的实物工作量部署图等。6.2编写提纲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目标任务:包括任务来源、任
30、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起始时间及成果提交时间等。第二节 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或图幅及编号、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 以往工作程度:包括以往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情况以及与本次调查有关的其他成果,存在问题等。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第二节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现状:包括种类、分布、数量、规模与造成的危害及防治现状等;亟需解决的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地区性特殊问题、技术方法研究、监测预警等关键问题等。第三章 工作部署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包括总体工作思路
31、、技术路线和部署原则。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包括不同层次和各类地区的工作部署,分阶段或分年度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节 年度安排:包括年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当年工作安排应详细具体。第四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分节论述所采用的调查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单体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和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及要求。第五章 实物工作量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第六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编写。第七章 组织管理第一节 组织管理措施。第二节 项目组人员组成及分工。第八章 技术管理措施第一节 质量管理措施。第二节 技术保证措施。第三节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等。第九章 预期成果
32、成果报告:包括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数据库及附图、附表;提交成果报告时间。 应提交附(插)图:A)工作区交通位置图B)研究程度图C)工作部署图6.3 设计书审查6.3.1 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查,也可委托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审查,通过审查的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6.3.2 设计书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确需修改和调整,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7 基本调查方法7.1 资料收集7.1.1 收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与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7.1.2 收集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资料,包括: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类
33、地质灾害的时间、类型、规模、灾情和其调查、勘查、监测、治理及抢险、救灾等工作的资料。7.1.3收集有关社会、经济资料,包括: 人口与经济现状、发展等基本数据,城镇、水利水电、交通、矿山、耕地等工农业建设工程分布状况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与规划等。7.1.4 收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划和群测群防体系等减灾防灾资料。7.1.5 收集购买调查区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不同时相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等数字化资料,建立基础图件要素矢量图形数据库。7.2 遥感解译调查7.2.1 根据调查对象和调查精度,选用中、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以及无人机遥感等信
34、息源的影像数据;1:50000标准图幅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高分一号,02C卫星等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统一按照标准图幅编制遥感影像图。7.2.2 可用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影像或航空遥感数据开展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推荐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重点调查区的遥感调查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快速调查。7.2.3 采用国家控制点、地形图采集、GPS现场实测点等,消除遥感图像畸变,与地理坐标配准,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在建立控制点网基础上采用地形图、航片立体像对、卫星图像像对或雷达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必须满足国家测绘规范的相关要求。7.2.4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35、。在充分收集和熟悉工作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踏勘,在基础图像上建立典型地质灾害类型、灾害要素、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现象和土地覆盖类型等的遥感解译标志。7.2.5推荐采用多时像遥感影像开展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对比解译,利用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生成立体模型并与DEM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制作三维可视化的虚拟场景,以增强地质灾害体辨识及其地质环境背景视觉效果。7.2.6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调查应事先建立调查区遥感解译标志,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开展地质灾害体识别解译,编制初步解译图。7.2.7结合野外地面调查,应对遥感解译结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确认灾害体及类型,确定灾害体及其组成部分(尤
36、其指沟谷形泥石流)的边界,计算覆盖面积(规模),必要时通过不同时相图像对比了解灾害的活动状态;通过灾害体所处地貌、岩性、产状、斜坡结构、水文及区域地质构造环境解译分析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及触发因素,修正初步解译结果。7.2.8 按1:50000国际标准图幅或工作区范围自由分幅编制地质灾害及其地质环境背景遥感解译图。对重要地质灾害体,除准确标示地理位置及边界范围外,还应制作表现其结构组成的三维影像图。 遥感解译图应标注遥感图像(数据)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方法技术、解译精度等内容。7.3 地面调查7.3.1 地面调查工作手图:在一般调查区宜采用比例尺1:25000地形图
37、;在重点调查区采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推荐采用叠加地形阴影效果的地形图或高精度遥感影像图。7.3.2 地面调查应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路线宜垂直岩层与构造线走向以及地貌变化显著的方向进行穿越调查;对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点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水库、输气管线等须采用追索法调查。7.3.3 观测路线与观测点的密度须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危害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地质灾害点的密度合理布置。重点调查区观测路线间距宜为10002000m,调查点数不应少于3点/km2,不得 “漏查”地质灾害及隐患。7.3.4 对危害较大或典型的地
38、质灾害点应进行大比例尺的地面测绘。 7.3.5 对规模不大且危害小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可视具体特征和分布位置做一般调查,但须填写调查卡片,不得遗漏主要灾害要素。7.3.6 对地质灾害点较稀少的区段,可视具体情况做地质环境条件控制性定点调查。对县城、集镇、矿山,无论有无地质灾害,均应布设控制性调查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区,对于一般居民点均应布设控制性调查点。7.3.7 对于同类群发地质灾害,均应一点一表,不得将相邻的灾害体合定为一个观测点。对于同一地点存在的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以主要灾害类型为主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做好其它类型灾害的记录。7.3.8 野外调查记录以野外记录本记录为主、调查表记录为辅。1)
39、记录本文字记录应描述野外调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现象,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特征、构造现象及其产状、地质灾害体特征(位置、范围、宏观变形现象、周边地质环境条件、稳定性状况、威胁对象、危害状况等)等方面的内容。记录格式及内容见附录A。2)调查表内容应逐一填写,不得遗漏主要调查要素。调查点之间沿途所见现象应利用野外记录本详细记录,附必要的示意性平面图、剖面图或素描图以及影像资料等。记录格式及内容见附录A。3)重要地质现象除文字描述外,还应附以素描图和照片。素描图应主题突出,对文字描述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起到补充作用。素描图应有图名、图例、方位、比例尺以及简要说明等内容。典型地质现象应进行拍
40、照。照片应有参照比例尺、编号、镜头方向及简要说明。应将相机的日期标记设置为开,以便拍照时自动记录时间。4)原始资料所反映的地质现象要真实、齐全、准确、注记规范、整洁清晰;文字记录、图件、照片和地质现象应互相对应,吻合一致。7.3.9 观测点图上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凡能在图上表示出范围和形状的地质灾害体,须在野外实地将其边界勾绘在手图上,不能标示实际范围、形状的,用规定的符号标示。2)用符号标示的地质灾害体,滑坡点定在滑坡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中部,崩塌点定在崩塌发生的前缘。3)所有调查点均采用GPS和微地貌相结合的方法定位,定位误差不得大于2mm,也不得误跨沟谷。7.3.10 工作手
41、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应在野外采用铅笔标绘;转绘到清图图面后应及时上墨。7.4 钻探7.4.1 钻探在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典型斜坡勘查中采用。7.4.2钻探应在地面调查和物探工作基础上进行,以初步查明滑动层面位置及要素,了解滑坡的稳定程度及深部滑动情况,为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提供有关参数。7.4.3钻孔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一般性钻孔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动面35m,控制性钻孔应深入稳定地层以下58 m。2)钻孔口径110mm,采取原状岩土样的钻孔口径130mm。3)在遇滑带或软层时,宜采用无水钻进,每回次钻进不超过0.5m,岩芯采取率应达到70%以上,钻孔斜度偏差应控制在2之内。4)钻孔取
42、芯、采样、编录、岩芯保留与处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试验、封孔和钻孔座标的测定等应按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001791)要求执行。7.4.4 钻孔竣工后,须及时提交各种资料,包括钻孔施工设计书、岩芯记录表(岩芯的照片或录像)、岩芯素描图、钻孔地质柱状图、采样记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测井曲线、钻孔质量验收书、钻孔施工小结等。7.4.5 斜坡勘查钻探以揭露斜坡地质结构为目的,重点揭露控制性结构面、软弱层、潜在滑带、覆盖层、风化带等。7.5 山地工程7.5.1 山地工程以探槽和浅井为主,应配合野外地面调查进行。7.5.2 对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勘查点及重点测绘区,应按需布置适量山地工程工作
43、量。7.5.3 探槽、浅井的深度应根据调查需要和施工安全具体确定,对探槽、浅井应进行详细编录。1)对探槽、浅井揭露的地质现象都须及时进行详细编录,制作大比例尺(一般为1:201:100)展视图或剖面图,记录内容包括:地层岩性界线、结构、构造特征、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取样位置等,对重要地段(滑面带等)须进行拍照或录象。2)探槽编录应在探槽完工后尽快进行,通常对探槽的长轴一侧和底部进行描述编录,素描图方位采用探槽长轴方向,应有图名、图例、方位、比例尺以及简要说明等内容。3)浅井编录通常对四壁进行编录,第一壁首选为正北壁,其次为北西壁、北东壁和正东壁。编录基点布置在第一壁左上角,基线自基点铅垂布
44、设,采用垂直投影方法。凡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在素描图上宽(厚)度1mm、长度2mm者,均应在图上反映,要求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垂直标尺、方位和责任签等要素。7.6 物探7.6.1 物探应在危及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典型斜坡测绘或勘查中采用。7.6.2 物探应与钻探密切配合,物探一般在钻探之前进行,物探测线的布置须根据调查需求、测区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测线长度、间距以能控制被探测对象为原则,主测线方向须垂直于地质灾害体的长轴方向(崩塌、滑坡体纵轴方向等),并尽可能通过钻孔或地质勘探线。物探成果需以钻探验证,以保证物探成果的质量。7.6.3 采用
45、物探手段,初步查明滑坡、崩塌、泥石流空间分布状态、地质结构及滑床埋藏情况、软弱夹层的分布、覆盖层厚度等。7.6.4 应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调查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物探方法。对于单一方法不易明确判定的地质灾害体,可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探方法。7.6.5物探应根据调查要求编制工作大纲。野外作业中,工作参数的选择,检查点的数量,观测精度,测点、测线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精度,仪器检查、操作和记录,应遵循有关物探规范的要求。7.6.6 物探成果报告应论述工作方法、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资料的解释推断、结论和建议,并附相应的工作布置图,平剖面图,曲线图,解释成果图等。7.7 测试与试验7.7.1 岩土体
46、性能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原位测试主要用于区域易滑地层岩组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勘察滑坡稳定性分析等。2)原位测试方法主要选择现场直剪试验和岩石声波测试等。3)对于规模特大、危害严重的典型滑坡,可开展滑面(带)岩体或土体现场直剪试验。7.7.2 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水化学成分。对区域关键易滑地层、滑带土及典型滑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应取样测试分析。测试项目可参照表5执行。2)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率、孔隙比、吸水率、饱和吸水率、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表5 地质灾害调查室内测试项目灾害种类 测 试 项 目滑坡滑带、滑体、滑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滑带粘土矿物成份及含量分析,地下水水质分析崩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裂缝充填物矿物成份及含量分析。必要时进行崩塌堆积体的年龄测定。泥石流泥石流体物质成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