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撷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8451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撷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撷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撷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旴江医学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撷要董志威1 付勇2 张瑶1 刘慧2 李小琴1 谢娇1 陈文光1 龚红斌1 李芳2 章海凤1(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摘要明清时期旴江医学龚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形成发展对中医推拿和儿科作出卓越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著作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寿世保元与幼科百效全书相关学术经验可概括为:诊断上,重视望切结合,通过观形察色诊断疾病;治疗上,崇尚调和脾胃,倡导以手代针,亦不偏废方药,多法并施,相辅相成;日常调护上,强调未

2、病先防,顺应小儿禀赋和体质,重视母乳喂养和情志变化,将母子视为一个整体。现围绕“重望切、和脾胃、手代针、观整体、兼方药”五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挖掘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提供参考,促进其学术思想传播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关键词旴江医学;经典著作;小儿推拿;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志码:A小儿推拿在历史长河中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旴江医学龚氏小儿推拿流派以龚廷贤及同族后裔龚居中为杰出人物,龚氏小儿推拿相关著述甚富,其中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寿世保元与幼科百效全书等书籍对儿科的辨证、推拿手法、方脉治疗和预防保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医推拿和儿科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3。近年已有相关文章发表,

3、如尧斌等4通过对龚廷贤著作的研究整理,探讨其小儿推拿手法特点,从操作手法和诊治思路等多方面进行剖析与总结。宋济等5论述新刻幼科百效全书推拿按摩法辨治特色,认为该书学术价值弥足珍贵,对后世旴江医学流派发展有深远影响。王君6将龚氏名著作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对其学术渊源和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深入挖掘了龚氏在临床各科的理法方药和独到经验。上述报道对旴江龚氏小儿推拿的研究进展有促进作用,然而,由于近代中医教育的变革以及推拿体系的发展瓶颈,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未能得到充分的学术传播7-10。以中国知网为例,1979 年至今可检索到与旴江龚氏有关联的文章457 篇,但其中与龚氏小儿推拿相关的文章数量仅有 14

4、 篇。由此可见,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仍有继续深入发掘的空间。本文围绕“重望切、和脾胃、手代针、观整体、兼方药”五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1 重望切,舌脉结合察病色儿科圣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对婴幼儿生理病理与成人作出鉴别11,提到“小儿因在腹内,脏腑之气成而未全,生长腑脏智有所异之故”。说明小儿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加之口齿不清,性情失常,容易哭闹,古时中医儿科又被医家称作哑科,诊治难度可见一斑。龚氏小儿推拿强调先诊断、再辨证、后论治,医者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方能做出病情判断,才方便于后续的辨证论治,故诊断重要性尤为突出,其中又以望诊和切诊最为擅长。首先望诊方面

5、,龚氏小儿推拿重视望面部颜色进行辨证分型,如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卷上 婴儿论记载的通过“青赤黄白黑”颜色不同,初步判识患病幼儿脏腑寒热与虚实。其同族后人龚居中则常根据小儿的舌诊来论述小儿的病因病机,认为小儿肿硬舌多见于心脾积热证。舌态之强硬舌可因风邪入里、里气郁结引起,多见于肾阳虚证、心神不足证,并提出脾虚湿热、肝病传脾也可为强硬舌病因病机。小儿吐弄舌多见于心中积热,见于脏腑虚衰之小儿阴痫阴病与心痫病,虚舌出口更为心气绝之危候。小儿舌态挛缩多见于厥阴病绝证,与足厥阴经及人体之筋有关联性。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小儿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否则用药和手法都会有失偏颇,疗效也会大打折扣12。儿科脉诊方面,龚氏小

6、儿推拿流派有着一脉相承的学术主张。小儿推拿秘旨曰:“热数寒迟世相传,浮风沉积必秘知。”这与龚居中幼科百效全书手指五脏六腑歌所论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3。由此可见,龚氏小儿推拿流派将切诊作为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310683)。通信作者:章海凤,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5江西中医药 2023 年 08 月第 8 期总第 54 卷第 488 期旴江医学诊断要点,提出了切诊在小儿疾病诊断方面的重要性,诊脉时的 8 个纲要,浮沉、表里、寒热、迟数可判断病机方向,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小儿。此外,考虑到小儿年幼发育尚不成熟,仅凭借寸口脉不一定能精确把握证候,

7、相关著作对于小儿三关指纹之色有所记载,亦是取材于先贤钱乙之处,如寿世保元卷八小儿脉歌云:“手三关指络,须看男左女右。”2幼科百效全书手指五脏六腑歌言:“盖婴儿出生至三岁,血脉未平,呼吸至数,虎口三关不可拦参。”小儿三关指纹颜色的异同表示具有不同生理病理意义,可协助医者审因论治,辨明病症。故龚氏小儿推拿流派在望诊这一方面尤其重视小儿三关指纹的观察,后世认为该法在儿科推拿中起到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对医圣钱乙儿科病脏腑诊法与辨证思想也是一种传承创新。纵观旴江龚氏小儿推拿相关著作,有关望切结合的论述居多,足见其对望诊和切诊的重视程度。因小儿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在诊断小儿疾病时尤其要重视小儿望诊,灵活运用

8、各种望诊技巧,不仅要重视整体望神色和形态,还要格外关注局部望舌窍、察指纹。2 和脾胃,崇尚补土小儿安灵枢逆顺肥瘦载:“婴儿血少气弱。”13110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脾脏之外合在于四肢肌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血肉体成但却未全,胃气全却未壮,气血运化较快,水谷精微需求较多,小儿脾胃功能与发育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故脾胃病在儿科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旴江医家自古便十分重视顾护小儿脾胃,如儿科医圣万密斋述:“小儿脾常不足,不可不调,医中王道。”14明代万历年间太医院吏目龚信,乃龚廷贤之父,在古今医鉴中载:“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15小儿推拿活婴全书诸疮论尤注饮食调和脾脏,认为父母家长对待孩子有“舐犊之爱

9、”,但切忌让其溺于“肥甘厚味”以及“瓜果生冷”类的食物;在预防儿童疾病中,脾胃运化调和与饮食水谷忌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还创制了如阳春白雪糕、莲子粥等流传至今的养生佳品。不仅如此,龚廷贤还十分注重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相互濡养关系,在寿世保元脏腑论中论述了脾对于肾和命门的重要性,如“饮食乃脾胃之主”“两肾中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熏蒸三焦,消化水谷”,认为饮食劳倦则伤脾,脾胃运化失常则妨害到肾与命门。针灸临床常用的神阙灸,即源于寿世保元当中记载的“熏脐法”,不仅补益诸虚百病,现代也是常用作防治小儿脾胃病的中医疗法。小儿推拿活婴全书书中崇尚补土,采用“推脾土”单式手法治疗疾病的口诀颇多,常获良效。除

10、预防治疗小儿疾病时强调调和脾胃外,龚氏小儿推拿在病因病机研究上也注重脾土。小儿推拿活婴全书从脾胃中焦的角度对病理机制进行了阐释,提出小儿病因基本包括“胎毒”与“伤食”,前者源于怀孕的母体好食辛辣刺激等发物,忽视了饮食忌口和情志不畅,导致小儿胎气从郁从热,临床症状可能有小儿破伤风、夜惊啼哭、红斑狼疮、咯痰咳嗽、白秃等;而后者患病多是因为小儿喂养太多、调理或养护不当导致,可见吐奶、腹泻、发热、咳喘、疳积、厌食、水肿、下痢或惊风症状。总之,不论妊娠期间还是喂养期间,旴江龚氏小儿推拿均强调孕妇及小儿饮食要有节制,避免伤及小儿脾胃功能,法当和胃气、补脾土,脾胃和故小儿可安。3 手代针,补虚泻实需分明素问

11、宝命全形论载:“天有寒暑,人有虚实。”16灵枢九针十二原言:“虚则实之,满则泄之。”1330可知临证时可根据五脏血气、经络虚实采用针刺、药物等方法补虚泻实,守经隧方可百病不生。龚廷贤是认为推拿手法“乃以手代针神术”的第一人,相当重视手法的补虚泻实操作,强调以补为主、以泻为辅,轻柔缓和,平稳自如,一旦操作,推拿医师务必做到娴熟运用,方能以外治之手法以生内巧,实现炉火纯青的推拿技法。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吐泻篇认为:“推拿手法疗病,效验即现,实乃保赤良法。”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异于成人,中医推拿外治常能发挥特定效果。在小儿推拿手法操作上,旴江龚氏小儿推拿详细论述了12 种推拿手法的功用、步骤与临床适应证。以

12、黄蜂入洞手法为例,其主要功用为“治大热”,其操作步骤是两指“分阴阳”,大拇指朝向前,而其余小指紧随其后,一撮、一上,先掐小儿心经后推其劳宫,然后再开“三关”之法。发汗用此法效如桴鼓术毕即愈。此外,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卷下针对小儿的不同性别,在手法上的选择也略有差异,如在“三关”和“六腑”选择上,男性在外上,女子在内下,与中医基础阴阳理论相互契合。龚居中在幼科百效全书家传一书中记载了推三关、退六腑、黄蜂出洞、斗走气、凤凰展翅、孤燕飞等 8 种秘法手诀,系统总结了推拿治疗26 种小儿杂症的方法,如黄蜂入洞治冷响泻、天门入虎口治浮肿等,扩大了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在小儿奇穴方面,创新性补充了廿载、百虫、前

13、承山、横纹、胃穴、天门、靠山特定腧穴和推拿术法。这6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旴江医学些复杂的操作手法或特定选穴在明清时期的推拿著作中均有记载,只是名称号谓有差别,然而各种流派传承又有各自特色,且在临床上也是颇具效果,故而一直以来被人们沿用至今。由此可见,旴江龚氏小儿推拿经典著作所载对完善明清时期的中医推拿体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7。4 观整体,顺应禀赋重母体黄帝内经素问主张“天人合一”的形与神俱整体观16。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谨遵前人之思想,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对幼儿调养护理,注重治已病和治未病,早期预防疾病发生。在“治未病

14、”方面,结合小儿身体各个时期的生理病理特点,顺应小儿的禀赋和天性去治疗小儿所患的疾病,强调母体的情志变化以及饮食喂养对小儿的具体影响。有关小儿的病因特点,龚廷贤小儿推拿活婴全书卷下指出,小儿患病在内并不像成年人有太多七情五志变化,在外受到保护而避免外邪侵袭,往往受到母亲饮食情志等因素影响,说明母病多可传子,中医上也有母病及子的说法,故大多数都是因其母调养不当才会令子蒙疾18。可见许多儿科疾病都是幼儿时期调理不当所造成的。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注重小儿吃穿调护,如平素穿衣要穿旧绵帛衣物,新衣容易蒸热成病,饮食注意要吃七分饱,不可过度喂养,多揉肚子少洗澡等等。侧面反映了在该特殊时期,应将小儿与母体视

15、为整体,在治疗时不仅要观察小儿的相关症状,也要注意母体的情志变化以及母乳喂养情况,从整体观念出发,随症调整治疗方案和手法。5 兼方药,多法并施相辅成灵枢官能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13龚氏小儿推拿亦遵循该原则,不拘泥于推拿手法,根据患儿疾病情况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或针或灸、或推或药,亦可整合方案使用,以促进疾病向愈和好转。临床实际工作中,推拿虽然适用于小儿时期的疾病,但在面对复杂的小儿疾病时,单纯疗法可能会较综合方案稍逊一筹。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虽然善于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疾病,亦不偏废其他外治疗法,如灸法、针法、遣方用药等,针灸方药和推拿手法互相补充,以药内治,以手代针相互配合。如

16、小儿推拿活婴全书掌上诸穴拿法歌治疗饮食内滞的患儿,可采用拿揉或推掐法四横纹、补脾经、捏脊等手法,并结合辨证论治服用肥儿丸等缓和消积之方。针对患儿受惊啼哭,哭声犹如乌鸦,腹泻自利不止,颜色如碧,可先推十二正经,后服镇惊丸,再以灯芯汤配桃红散以止泻利。针对小儿解颅,使用柏子仁、回云草碾混为末,以母亲奶水调抹,书中记载常有灵效。此外,旴江龚氏善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的各种急症,如针对患儿“生下遍身如鱼泡”,并没有先行给予治疗而是先开汤药让病情稍加稳定,最后再行推拿手法。可见旴江龚氏在运用方药和推拿整合方案上同样颇有心得体会,两者结合疗效更为显著。龚氏小儿推拿除了继承前人经验外,也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尊于道

17、而不拘泥于术也,则小儿无难治之证。6 结语旴江医学龚氏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著作在明清时期意义非同凡响,在晚清名医曹炳章辑成的中国医学大成中19,小儿推拿活婴全书被誉为“推拿最善之本”。医林状元龚廷贤更是首创小儿推拿体系,从“推”与“拿”二字即可看出,“推拿”作为小儿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法,小儿推拿体系应运而生,社会接受层面也变得更为广泛,可谓是中医推拿与儿科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该书中的“十二手法主病歌”“掌面推法掌背穴位歌赋”娓娓道来,文不加点,内容凝练,龚氏手法炉火纯青之地步可见一斑。寿世保元虽以内科杂病为主,但该书方论契合,切于实用,亦包含儿科总论作为单卷,书中收集了不少治则治法和方药,也记载了

18、研究龚氏“脾胃论”“血气论”等诊治理论和学术思想。龚居中为龚廷贤族中后裔,明末太医院医官,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著有幼科百效全书,全面总结了前人理论和临床经验,详细记载了推拿手法和杂病疗法,书中上卷记载的“新刻幼科急救推拿奇法”对完善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起到重要作用,该书为中医儿科外治法的传承创新作出巨大贡献,是一部学术与文献价值兼具的儿科专著20-21。综上,笔者通过挖掘旴江名医龚廷贤及其同族后裔龚居中代表著作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寿世保元和幼科百效全书,梳理总结出“重望切、和脾胃、手代针、观整体、兼方药”的学术思想,为后续挖掘旴江龚氏小儿推拿流派提供参考,促进其学术思想传播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参

19、考文献1龚廷贤.小儿推拿活婴全书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4-652龚廷贤.寿世保元 M.谷建军,杨健,王晓玮,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8-141.3龚居中.新刻幼科百效全书 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24-35.(下转第 9 页)9江西中医药 2023 年 08 月第 8 期总第 54 卷第 488 期学术探讨证结合”理论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陈卫衡.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 年版)J.中医正骨,2020,32(10):1-14.2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膝痹病(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制定工作组.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膝痹病

20、(膝骨关节炎)J.康复学报,2019,29(3):1-7.3黄明辉,宋进良,陈彦军,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J.医学综述,2017,23(16):3250-3255,3260.4曹曦,冯洋,路通,等.膝骨关节炎软骨损伤及组织工程学修复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9):2271-2274.5魏合伟,郑维蓬.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关节软骨损伤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4):7-9.6李亮,曹日隆,刘安平,等.膝痹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概况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2):1811-1814.7刘丽,姬树青,马慧慧,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1、临床研究进展 J.光明中医,2020,35(23):3833-3836.8 丁琼浩,敖亮,潘正刚,等.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用药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7):14-17.9刘献祥.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J.中医正骨,2012,24(1):3-7.10胡鸿扬,徐勤光,张磊,等.中国不同地区骨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J.河北中医,2017,39(8):1263-1266.11程飞,袁普卫,刘德玉.刘德玉从虚、瘀论治膝骨性关节炎 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61-63.12郭梦如,何东仪.骨关节炎治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

22、1):73-75.13孙艳秋,文建庭,方妍妍,等.刘健教授从脾论治骨关节炎血瘀证学术经验 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0):42-44.14曾乐,刘毅,熊华章,等.金骨莲胶囊对兔膝关节骨关节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7):7-11.15高世超,殷海波,刘宏潇,等.从肾虚血瘀论治骨关节炎的临证体会 J.世界中医药,2014,4(10):1328-1330.16王文胜,张俐.补肾祛瘀类中药治疗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3):69-73.17潘细贵,修忠标,江陟郝.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J.江西中

23、医药,2009,40(324):76-78.18郑晓芬.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0):3255-3262.19吕厚山,孙铁铮,刘忠厚.骨关节炎的诊治与研究进展 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7-22,60.20王宏润,李宏宇,金先跃,等.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1):52-56.21任安龙,季向荣,方斌.龙须藤总黄酮对膝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 J.新中医,2020,52(23):12-16.22徐方琼,石立鹏,冷文飞.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进

24、展 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47-149.23段航,卢敏,王林华,等.卢敏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经验总结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10):80-82.24邓凯烽,宁恒,陆惠玲,等.基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5):796-801.(收稿日期:2021-09-30)编辑:万崇毅4尧斌,张艳芳,王万春.旴江名医龚廷贤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浅析 J.江西中医药,2018,49(2):5-7.5宋济,黄冰林,谢强.旴江名著新刻幼科百效全书辨治五官疾病特色 J.江西中医药,2016,47(11):3-

25、4,10.6王君.龚廷贤学术思想研究 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7汪珊,朱盈,王忠一.非遗类公益文化推广创新探究以“津沽推拿法”为例 J.文化产业,2022(34):154-156.8林家华,何素,何炎坤,等.小儿推拿治疗效应研究现状思考及改进思路 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8):925-929.9李海娟,钟建,洪晓华.完善中医小儿推拿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对中医小儿推拿的认知与需求的调查 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4):110-115.10黄毅勇,付芳,赵海梅,等.盱江名医龚廷贤小儿推拿辨证思维解析 J.中医研究,2015,28(1):54-56.11钱乙.

26、小儿药证直诀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28-34.12徐丽.基于敖氏伤寒金镜录探讨旴江名医舌诊特色与成就 D.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13灵枢经:校勘本 M.张永泰,校订.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6-24.14万全.幼科发挥 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0:44-45.15龚信.古今医鉴 M.2 版.达美君,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王冰.黄帝内经素问 M.鲁兆麟,主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02.17 王立,易惺钱,程仕萍.旴江名医龚廷贤儿科疾病治疗思路初探J.江西中医药,2019,50(11):8-9.18李世华,王育学.龚廷贤医学全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9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0张利克,江蓉星.新刻幼科百效全书之学术思想研究 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47-248.21姜姗,孙海舒,张华敏.新刻幼科百效全书及其小儿杂症推拿治疗 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6):1128-1130.(收稿日期:2022-11-07)编辑:宋楠楠(上接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