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林长制统领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7588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林长制统领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林长制统领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林长制统领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5-08作者简介:林震(1972-),男,福建福清人,北京林业大学智库中心主任兼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以林长制统领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林 震 孟芮萱(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摘 要: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长制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统领作用。通过明确新时代新征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内涵与主要任务,梳理林长制从地方试点到全国推广的进展情况,分析林长制的制度优势,从坚持林业生态文明智慧引领、健全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彰显林业生态文明治理效能三个方面提出了以林长制统领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2、关键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林长制;生态文明体系;治理效能DOI:10.3969/j.issn.2096-9481.2023.02.002一、新时代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一)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林草领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阵地。2022 年 3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首次提出“林草兴则生态兴”。这一科学论断与他 2003 年就开始倡导的“生态兴则文明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动形象地阐明了森林和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林草等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仅强调“

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而且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12013 年 4 月 2 日,当他首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就强调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2他充分肯定义务植树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3此后在

4、历年的义务植树时,他又分别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4“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5“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6“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7“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8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履行植树义务,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9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

5、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10 7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本文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指称当前林草领域行政管理范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领域即通常所说的“四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传统意义上的林业主要是指林业产业,是“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及社会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11当然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是与时俱进的。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林业的经济功能往往是人们首要关

6、注的因素,随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生态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超过森林的经济效益成为培育和经营森林的主要目的。目前,林业普遍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生态保育和涵养以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也被称为现代林业,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前提,推进全球交流与合作和新科技革命,实现林业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12从行政管理角度来说,随着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国加入国际 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 联合

7、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原国家林业部的职能范围也拓展到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荒漠化防治这三大领域。201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国家林草局)又纳入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监管职能,同时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子。国家林草局的主要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监督管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管理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等等。目前,国家林草局把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主线,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者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统一归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据统计,林

8、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监管面积合计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 80%以上,肩负着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体职责和历史使命。13(三)新时代新征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的作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也以构建林业生态文明体系为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体系的要求,即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

9、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14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认为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应当包括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林业目标责任体系建设、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二、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进展情况(一)林长制从地方探索到全面推广1.林长制是各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过程中,主要借鉴河长制等的建设经验自下而上探索创新并得到高层推动自上而下全面推行的制度创新。在地方层面,林长制改革率先在江西省和安徽省开始试点创新。2016 年 2 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

10、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2016 年 3 月,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神,参照当时江西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总河长、副总河长的“河长制”工作经验,在全域探索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管山育林的“山长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2017 年 4 月,经过半年多的酝酿,中共武宁县委、县政府印发武宁县“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全国实施县域林长制改革。2018 年 7 月,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

11、厅印发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开始全面推行林长制。与此同时,2016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叮嘱“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7 年 3 月 28 日,安徽省委书记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要探索实行林长制,随后合肥、安庆、宣城三地开始试点;9 月 18 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 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决定从 2018 年起全面推开林长制改革,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2.林长制的改革创新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2019 年 12 月 28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

12、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需要,建立林长制。”2020 年 11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6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2020 年 12 月 28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要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确保到 2022 年 6 月全面建立林长制。截至 2021 年

13、 10 月,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在省级层面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文件。到 2022 年 6 月,全国全面建立了林长制组织、责任与制度体系,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林长制体系有效运行,林长制引领各项林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二)林长制的制度优势1.林长制是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总体上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比较脆弱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还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4,生态产品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5林草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保护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

14、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生态的重要职责。林长制强化了政府在林业治理中的主导责任,但仅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林业治理能力,必须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林长制通过构建依法依规、科学高效、久久为功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显著增强了党政领导重视、推动林草事业发展的责任和意识,极大推动了相关部门深度参与林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部门联动优势,明显强化了林草基层基础能力建设,森林草原生态保护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能够解决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16更加彰显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升林业综合效益、整体效益、长

15、远效益。2.林长制是林业目标责任制的突破和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17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18在林长制推行以前,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往往将治理资源向经济发展领域倾斜,林草部门无法获得足够的人力、财政资源和行政权力,无法有效履行其法定职责,在地方权力架构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由于森林草原资源保护不当、地方政府行政领导职责约束不强,9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违法侵占林地草地、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林长制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

16、的责任由林草部门提升到党委、政府层面,明确了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全面推行林长制这项举措不仅有利于各级党委领导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转变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政府政绩观,而且强化了地方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提升了林草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的权威性。因此,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林长制的制度优势,以林长制统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坚持林业生态文明智慧引领,二要健全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要彰显林业生态文明治理效能。三、坚持林业生态文明智慧引领(一)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

17、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结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体现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和坚决落实。(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生态智慧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森林孕育了人

18、类祖先,林业生态是他们生存的主要生态环境。从最初的采集狩猎、构木为巢、钻燧取火,到后来的桃李桑梓、车船舟楫、亭台楼阁,人类从森林中汲取着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以增进衣食住行的便利。同时,我们的先人也质朴地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不应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只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才能“不可胜用”。这种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核心思想 “天人合一”的精华所在。(三)吸收借鉴国际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2017 年第 71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 年)指出,森林对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与地球健康至关重要,全球约四分之一

19、的人口依靠森林获取食物、谋求生计、实现就业、获得收入。规划列出了六大全球森林目标和 26 个具体目标,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世界森林状况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提出“没有一个健康的地球,就没有健康的经济”的倡议,希望在 20202050 年期间,通过遏制毁林和维持森林面积,每年可减少约 3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同时还将保护地球一半以上的陆地生物多样性;通过开展再造林项目改善 15 亿公顷的退化土地,同时增加的森林覆盖率又可以帮助额外10 亿公顷的退化土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利用森林,构建绿色价值链。这些都将有助于满足未来全球不断增长的可再生材料

20、需求,并将通过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安全的生计支撑可持续经济。20四、健全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3 年 5 月 24 日,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22015 年 9月 11 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0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

21、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八项制度构建了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四梁八柱”,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包括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以及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2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2、”列入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成就。24(二)与时俱进的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传统的林政管理主要关注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和重要领域的林业政策法规,并未突出“制度”因素。例如,在 1991 年出版的 林政管理中主要涉及林权管理、森林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森林病虫害管理、森林火灾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以及森林资源损失的计算、赔偿和保险等内容。252.国家于 2008 年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的相关制度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之后,2013 年 9 月,国家林业局率先出台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 年),其中专门提出要“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

23、度体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制度 把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生态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核算制度;建立国土生态空间开发分级控制和生态保护制度;健全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公平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考评制度;建立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破坏处罚制度等。2015 年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印发后,国家林业局提出要建立健全包括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资源监管制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监测评价制度、森林经营制度、生态资源市场配置和调控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财政金融扶持制度等九项制度在内的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9 年

24、出版的 林业政策学 一书,论述的主要林业政策制度有林权制度、林地管理制度、森林资源培育政策、植树造林规划与政策、森林保护管理制度、森林资源采伐利用政策和木材流通管理制度。26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又从全面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角度,提出要着力完善和发展国土绿化制度、森林资源保护制度、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湿地保护修复制度、荒漠化综合治理制度、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以及国有林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资源利用监管制度、林草法治保障制度、林草支持政策制度以及科技和人才支撑制度。27(三)构建以林长制为主导的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林长制是我国生态文

25、明制度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是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最新组成部分。2020 年底,中央做出了全面推进林长制的战略部署,目前全国各地已普遍建立了分层级、分区域的林长制体系,有些地方因地制宜称为林(草)长制。根据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各级林长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内容。实际上,从广义的林业来讲,林长的职责范围不只是森林和草原,应当包括“四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的全部。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因此,作为体现党政同责原则的林长制在

26、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应当也必然居于主导和统领的地位。五、彰显林业生态文明治理效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要1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实现治理效能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利作用或积极效果,表现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指向的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一个潜在性、过程性、结果性、指向性相统一的概念,治理过程有效和治理目标达成是深入理解国家治理效能的两个关键点。28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现代化,则是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发挥生态文明制度优势,有效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统筹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7、三生共赢”,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丽中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9具体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我们认为其治理效能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共 生 的 现 代 化,还 自 然 以 宁 静、和 谐、美丽。2021

2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 “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了 2035 年远景目标: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明显增加,林草对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显著增强,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显著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极大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牢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2023 年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推进林草工作,矢志不渝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本,千方百计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

29、福祉,守正创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体系,接力奋斗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林草精神,续写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林草新篇章。30这些都是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各级林长尤其是党政负责人不仅要将其放在突出位置,而且要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树立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结果。(二)形成社会各界和合共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如此。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和合”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基

30、因、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与首要价值。合作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各界的和合共治既是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也是治理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深化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支撑,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形成工作合力,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制度保

31、障。考虑到林业行业目前突出的公益性特点,我们认为对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应当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事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绿色治理体系。(三)达成林区林农和美共富建成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3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

32、光荣历史,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3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的百年历史决议再次重申要“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33 2018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4党的二十大报告

33、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35我国林区、牧区、沙区面积广大,农村人口比重大,林农收入水平还不高,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在精准扶贫阶段,国家林草局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建立了中央统筹、行业主推、地方主抓的生态扶贫格局,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 2000 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其中,生态补偿扶贫在中西部 22 个省区市建档立卡户中选聘了 110.2 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 300 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新增林草资源管护面积近 9 亿亩,有效保护了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林草资源,实现了生态保

34、护和脱贫增收双赢。36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巩固生态扶贫的成果,全面促进乡村生态振兴,需要各级林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美、百姓富、事业兴”。参考文献:119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2-3+85.256717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9-120.39迟诚.9 年来,总书记这样关心义务植树N.中国绿色时报,2021-04-08(01、02).4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

35、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N.人民日报,2022-03-31(01).8吴晶,杨依军.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中国N.光明日报,2020-04-04(01).10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掀起造林绿化热潮 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N.人民日报,2023-04-05(01).11马履一,彭祚登.林学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1.12宋墩福,刘郁林,翟学昌.现代林业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13刘珉.推进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J.林业与生态,2021,79

36、1(8):26-28.1418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4-19.15寇江泽.落实林长制推动“林长治”N.人民日报,2021-10-03(06).16陈雅如.林长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林业经济,2019,41(2):26-30.20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 年世界森林状况:有助于促进绿色复苏和建设包容、有韧性的可持续经济的森林途径(概要)R.2022:13.2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2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

37、报,2019-11-06(01).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3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2022-10-17(02-04).25柴恒忠,李清盛.林政管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3.26丁胜,杨加猛,赵庆建.林业政策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119-294.27顾仲阳.全面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N,人民日报,2020-01-21(02).28丁志刚,李天云.国家治理效能研究: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J.行政与法,2021,27

38、6(8):28-39.29林震.提升碳治理的现代化水平J.探索与争鸣,2021,383(9):5-7.30刘倩玮.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N.中国绿色时报,2023-01-16(01).3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3).3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4-14.3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3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35习近平.

3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2-04).36顾仲阳,郁静娴,李晓晴.生态扶贫惠民富民N.人民日报,2021-02-21(01).(责任编辑 邓小芳)Forest Chief System Leading Forestry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Lin Zhen,Meng Ruixua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Abstract:Forestry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EC)in t

40、he new 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o-verall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Forest Chief System(FCS)plays a leading role in FEC.By clarifying the status,connotation and main tasks of FEC in the new era,sorting out the progress of FCS from local pilot to national promotion,analyzing the ins

41、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FC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using FCS to lead FEC in the new era from three aspects:adhering to the wisdom guidance of FEC,improving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FEC,and highlighting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of FEC.Key words:Forestry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EC),Forest Chief System(FCS),eco-civilization system,governance effectiveness4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生态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