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6287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胡雨溪 江 畅摘 要:道德教化认同是指社会所进行的道德教化得到社会成员个体的认同,是社会个体将社会道德教化的内容转化为个人的道德素质的过程及其结果。社会道德教化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直接关系着道德教化的成败,而道德教化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并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有序、和谐,因而对社会成员是否幸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社会道德教化面临着被拒斥、被阳奉阴违地认同、被错误道德观带偏价值取向以及道德人格不健康等问题,亟须解决。为了增强道德教化的实效性,需要增强公民修身以成人的道德教化意识,倡导通过自觉提高自身修养的方式将道德教化转化为道德自我认同,将

2、道德教化的认同度作为检验道德教化实效的标准,着眼于认同进行道德教化,营造道德教化得到普遍认同的社会道德环境。关键词:道德教化 道德认同 认知 修养道德教化是社会对其成员实施的有组织的道德影响活动,既包括学校道德教育,也包括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如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艺作品、普及读物等)对社会成员施加的道德影响等。道德教化胡雨溪(1996),湖北大学 2018 级哲学硕士,电子邮箱:1056937211 ;江畅(1957),哲学博士,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电子邮箱:jc1957 。不仅关乎某一个国家的伦理道德命运,还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每一个人的发展。道德教化要落到

3、实处,必须使其得到被教化者的认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教化认同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学生和公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包括道德教育,也采取了许多道德教化的措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人们普遍对我国的道德状况不满意。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我们进行的道德教育和教化在被教育者、被教化者中的认同度还不够高,因而没有入脑入心。在我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更需重视和谨慎对待道德教化的认同问题。基于这种时代需要,本文从理论上论证道德教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在分析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一 道德教化认同的必要性和可能条件社会

4、道德教化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所施加的道德影响,使社会倡导的道德转化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品质,并落实到道德行为上,概而言之,即转化为人们的道德素质。社会教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社会成员在对社会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对它的认同。社会道德教化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直接关系着道德教化的成败,而道德教化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并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有序、和谐,因而对社会成员是否幸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道德教化认同不仅牵系个人价值的实现,还决定着个体作为社会存在对社会的普遍幸福的重大责任。道德教化能够得以认同需要道德个体的认识、情感、

5、意志、行为等一系列活动参与其中,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道德个体的有效认知和道德个体的心理基础两大要求。这是道德教化被认同的基本条件。道德教化认同是社会个体将社会道德教化的内容转化为个人的道德素质的过程及其结果。道德教化认同的过程是个体将社会道德教化所传达的道德内容转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24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道德追求,进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道德情感,并最终落实到各种行为活动之中的过程。没有这个认同的过程,社会道德教化的内容对于社会个体来说就仅仅是一种外在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即使服从社会道德要求也不可能做到“慎独”,更不可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

6、德境界。道德教化认同的价值在于,它是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素质连接的桥梁。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认为,人作为有限理性的存在,都自在地作为目的本身存在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当作目的。道德教化应始终以具有理性人格的道德本身为教化对象,尊重以人为目的的人格的尊严与理性存在,使人通过道德认同形成自我道德人格。所以道德教化需要以得到认同为前提,保障个体以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产生道德行为。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可以体现在人作为先验的被尊重的道德人格上,通过道德认同达到道德教化与人的自由意志的统一,出于纯粹的道德认同而发挥

7、自由意志产生道德行为,即人是自在的目的。道德教化认同代表着个体由自我意识生发地对道德教化的认知,经过多重心理机制的整合判断,最终得到道德个体最真实自我的情感与理性的认可、赞成、吸收,从而为道德行为的产生种下生命力顽强的种子。这种道德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外界的强行要求,也不是缺乏自我意识的机械执行,更不是只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产生的类似“配合”外界要求的表面行为,而是作为人的个体在真实自我状态下出于道德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道德情感的道德行为,是在道德的知、情、意相一致的和谐状态下产生的行为。这种道德行为具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任何其他道德都无法撼动的、归属于道德素质的行为。为了能够由自觉至自发地控

8、制人自然本性可能导致的影响社会秩序和个人更好生存发展的消极后果,社会必须通过道德教化来完成个人的这样一个从道德自觉到道德自发的过程。道德教化认同旨在让个体认识34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到自己的深层自然需求与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以道德的方式审视和满足个体的自然需求,以达到个体自身、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的和谐以及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只有通过道德教化认同,人们才可能通过道德的自我濡化而避免出于自然本性行事,而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行事,并成为社会所期待的具有道德素质的人,也使自己的人格始终保持一致。道德教化认同的前提是认知。道德认知是人

9、们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种类的道德现象和道德文本的认知,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通过道德教化给人们提供的内容。道德认知的结果是在个人的大脑中形成道德方面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是道德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道德认知,道德认同则无法进行道德判断,也无认知信息可供接受和理解,当然也就无从发生和形成。道德教化认同以及由其产生的道德行为一方面需要通过道德认知形成个人的道德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需要这种体系与认同者本身的道德需要相契合。道德认知所形成的个人道德知识体系就是道德教化认同的对象,如不能形成这种体系,道德教化的认同就是无源之水,根本不可能发生。当然,道德认知与道德知识体系的形成、道德知识体系的形成与道德教化

10、的认同通常是同一个过程。人们在进行道德认知的过程中就在形成道德知识体系,也就形成了道德教化认同的过程。如果道德认知不能形成道德知识体系,或者形成了道德知识体系而与个人的道德需求不相一致,不仅难以形成对道德知识体系的认同,甚至会因为对其反感而走向个人道德的二重化,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追求的分裂或背道而驰。中国传统社会出现的“伪君子”现象就是由此发生的。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证明道德教化认同需要道德认知。“布拉西(Blasi)认为,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是形成道德认同的必要条件。”“道德认知、自我认同、道德行动机会是影响道德认同形成的直接的、相对可塑的、相对可控的三个因素,也是人格和社会结构影

11、响道德认同的中介,而且三者与道德认同存在交互因果关系。”道德44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曾晓强:国外道德认同研究进展,心理研究 2011 年第 4 期,第 20 25 页。曾晓强:国外道德认同研究进展,心理研究 2011 年第 4 期,第 20 25 页。认知直接牵制着道德认同的形成与发展。道德行动虽然影响道德认同的形成,但道德认知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道德行为的存在与缺失。如果没有道德认知,道德个体最多只会出于本能做出某种类似于道德行为的行动。在道德认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Kohlberg)看来,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行为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可以为道德行为的产生提供动机,尤其是当道德认知发展到

12、一定程度以后,作为道德认同的运行模式之一的道德判断可以直接引发道德行为。这是道德认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直接方式。因此,道德教化认同无论是从哲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都需要道德认知,这已经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道德教化认同不仅要从伦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把握道德个体心理机制及认同规律。全面解读道德教化认同的形成路径,找准有效切入点,高效贯彻和准确落实道德教化,才能使道德教化达成真正的认同。道德教化认同的心理基础首先是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先秦儒家认为,天有化万物之德,人道来源于天道,所以人性源自天性,正如中庸 中所讲“天命之谓性”。人性的基点相同,所以人性中的自我生来就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13、。但自我的真正形成与发展却不是由某一个定点时刻决定的,而是始终在生命的过程中发生着,不断产生有机的变化。人从出生开始就作为一个“此在”的存在,而自我认同的形成就是这个存在通过与世间万物产生联系,不断实现把自己“抛出”和“抛入”的过程。这个过程随着个人存在时间的延长,次数不断变多,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也将直接导致个体的自我存在感不断增强。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直接受个体生长的环境影响。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存在,他们与外界产生的交互内容、交互形式甚至个体自身的思想方式等都会有巨大的差异。道德教化认同是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道德与自我的有机结合,是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也是道德自我意识通过一些

14、条件引介生成自律意识的过程。道德教化的认同起源于道德教化的认知向道德自我的主动探求,决定于道德自我对道德教化内容的主动思考,终结于道德自我对道54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德认知的判断与抉择。道德教化的认同需要在一个开放、求知、包容性强的心态下进行认知和发展,认知的目的也可能是出于某种他律动机或本能需要,而认知又包括接受和收纳。接受之后要继续走向认同就需要情感判断主动思考,由思考调动以往认知,将以往认知与当前认知进行对比以发现不同,再到理解不同,进行整合,最后实现认同。这时,经过了认同的个体就会因为发现了自我存在与外界的共通处而产生一种愉悦感,个体的存在感也由此增强。这是良好的心理基础需要为道

15、德教化认同成功打下的前站。二 道德教化认同面临的问题随着现当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变革,过去的道德教化权威性遇到挑战,传统社会道德教化的保障体系面临危机。道德自由似乎在当代全球化飞速发展及多元化价值体系共存的状态下得到了实现,但接踵而来的是差异性的碰撞和冲突。在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认同对外力的依赖已不再适用于个体自主性不断增强的今天,外在威慑力失去了神圣性更加意味着道德教化需要个人认同,如此才能增强社会与民族的凝聚力。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社会教化面临着被拒斥、被阳奉阴违地认同、被错误道德观带偏价值取向以及道德人格不健康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认清

16、并深入分析这些问题。道德教化长期以来并未把关注点聚焦到认同上来,或者说没有以道德教化的认同度为标准来检视道德教化的效益,导致道德教化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人们生活在与道德教化构建的理想世界完全不同的现实之中,因而对道德教化产生怀疑,甚至拒斥道德教化。在社会变革的宏观背景下,道德教化的内容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性,传统的道德文化不断被消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体系已不再适用,加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追求自由的个体越来越多,导致两种道德行为范式产生碰撞。社会成员的所见所遇皆不同于64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所持信念的理想状态,于是各自转向为追求实实在在的个人

17、利益,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只为自我不为他人的道德虚无现象迅速泛滥,道德教化的地位逐渐趋于虚设。道德教化被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道德教化的内容不被理解和认同。昔日道德教化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重在道德教化内容能够被群众认同和深深信服。此外,道德教化实施的方式也是其受拒斥的重要原因,道德教化的方式需摒弃单一灌输的惯性动作,同时,社会道德教化的实施主体是道德教化者。在现代社会,道德教化者不只是教师,还有很多其他的主体,如国家、企业、各种组织和社团等。道德教化与其他许多知识能力教

18、育不同,道德教化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他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其他的主体)必须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成为道德教化认同的标杆和榜样。倘若社会的道德教化者普遍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他们的言谈举止就会与教化的内容(尤其是“高大上”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失去了深厚意蕴的教化内容使一些受教化者在被要求硬性接受的教化情境下味同嚼蜡。如此一来,道德教化的内容乃至整个道德教化都难以被人主动接受。道德教化认同还面临着口是心非的表面认同的问题。由于中国当下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传统道德在当下已经不再完全适用,适应新时代的新道德尚未完全形成,也尚未普遍深入人心。中国古代传统优良道德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

19、化原则的冲击下,被逐渐解构。市场原则、资本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原有的道德认同,而人们对新的道德认同又没有形成。个体道德行为不再受到有效的约束,这给行为主体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和自由。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原有的道德控制机制失灵,而新的道德控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人74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第 55 页。们受自然本性的驱使而自发地按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其表现就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我国现阶段正致力于道德建设,倡导新道德并采取诸多措施对道德表现优秀的人们进行宣传和奖励。这种宣传和奖

20、励在那些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人看来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也就成为他们追逐的对象。虽然他们的行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但他们会伪装起来,表现得非常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于是,就出现了对社会道德口是心非的表面认同。在我国,无论是道德体系,还是道德教化体系都指向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社会风气更加清朗的目标。这就必须从全局视角来综合考虑社会道德的均衡发展,所以道德要求只能是概括的、普遍的、崇高的和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可是,与道德教化相关的不仅是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精神信仰,而且是每一个个体的具体生活情境,所以要使道德要求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生活是多元的,人与人、人与物的联系是千变万化的,道德选择发生在每

21、时每刻,在无法预知的每一个情境中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都会存在。道德教化做不到为每一个场景给出标准答案,这样一来,人们在日常的生活情景中都必须自主做出道德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实际做出的道德选择以及产生的道德行为就可能与他所认同或接受的道德教育内容不一致,因此,口是心非的道德认同就发生了。当然,这种口是心非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社会道德教化本身的局限导致的,但这也告诉我们道德教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化的道德知识传授上,而是要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实际情景的训练。口是心非的表面认同的问题非常复杂,要想解决这种问题,还是需要重视道德教化认同本身,从行为主体的内心进行道德“根治”。行为主体在进行任何道德判断和选择时

22、,其意图正确,就会纯善,就不会导致太过偏离道德要求的行为产生。黑格尔曾经讲过:“意志只对最初的后果负责,因为只有这最初的后果是包含在它的故意之中。”这里说的“故意”指的是意图和动机,所体现的是意志。按康德的看法,只有善84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德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61,第 120 页。良意志才是绝对善的。康德的这种看法虽然很极端,但他看到了意志对于人的行为的决定性意义。因此,要解决口是心非的表面认同,道德教化者和教化接受者都要努力解决意志善良问题,也就是要解决意志的道德化问题。意志道德化了,就不会发生口是心非的表面认同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价值观和道德

23、观多元化的格局,各种道德观都有人信奉,有人试图用自己信奉的道德观影响他人,对他人进行教化,以使他人信奉自己的道德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道德上不成熟的青少年以及一些不愿意认同主流道德观的成年人受到非主流道德观的影响而认同非主流道德观。在非主流道德观中,有些是过时的、陈旧的,还有的是完全错误的。例如,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观曾一度在我国社会流行,极端享乐主义道德观仍然大有市场。当人们认同了这些错误的道德观时,他们的行为就会偏离社会主流道德要求。信奉这些道德观的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必然会在表面上表现得非常认同主流道德观。于是,口是心非的道德教化认同就发生了。当人们信奉的道德观各不相同时,主流道德教化的

24、认同就无法实现。如何有效应对道德观多元化的挑战是当前加强主流道德教化认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现世的物欲满足与娱乐消遣使道德个体沉浸其中,道德人格物化已经越来越普遍。道德个体表面上是道德人格的主人,实际上却成为物欲的奴隶。不少人将精神文明搁置一旁,对超物质化理性不予理会,沉溺于生活享乐,不再关心个人价值与生活的意义,对于道德文化和精神文明浅尝辄止,以虚无化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价值体系及道德规范。道德教化在这样的道德人格面前就会丧失力量,其认同变得虚无缥缈。个人如果不去思考道德对于自身生命的价值,一味地以物质的尺度衡量生活世界,那么道德人格永远也无法从这种物欲中解放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人格摆脱

25、了封建专制主义,却又马上被置于物欲的支配之下。市场经济激励道德个体在商业化的市场里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却完全看不到背后牺牲的自我价值及道德人格。同时,这也意味着道德个体在面对社会其他个体时会用物化的眼光去对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被物化,物化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无所不用其极,道德人格也就94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失去了人性意义。于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变得现实、浮夸而显得愚昧可笑,诚如马克思曾经讽刺的:“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谁有钱,谁就 值得尊敬,就属于 上等人,就 有势力,而且在他那个圈子里在各个方面都是领头的。”这样物化了的道德人格就像弗洛姆所说的,是富足

26、中极度的贫瘠与无聊。道德人格被扭曲,道德个体只追求功利,失去的却是对价值世界与崇高精神的追求,道德教化的努力也只能付诸东流。人类作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理性存在,在这种物化生活中也逐渐失去了人性的尊严,道德人格沦落为只追求肉体本能需要的动物性人格。这必定会导致道德人格和精神世界的空虚感不断增强,道德个体从而只剩下空洞的灵魂和虚无的精神世界。三 产生道德教化认同问题的原因分析基于前文对道德教化认同所面临的问题的研究,总结问题出现的具体背景可以得出从当代道德教化针对的关注点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以及道德教化的内容和道德教化者的德性追求等各个方面辐射出的道德教化认同的问题需要立足于道德教化的本质来解决的结论;

27、在自由民主冲破封建的牢笼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不可控裂缝,为了矫治道德个体的原始欲望及其修养问题,需要以道德个体的认知局限为基点,强调认知和认同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作用分别应当扮演的角色以正确且高效的引导国民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要以社会环境对道德个体内心与行为习惯、规范的双重辅佐为重心增强道德教化认同对道德个体个人意志与真实良心的效用。大部分群众误认为接受了道德教育就等同于接受了道德教化,不必再另外接受道德教化,从而拒斥道德教化,因此逐渐忽视了“化”的过程。这是我国目前道德教化得不到普遍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教育05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

28、65,第 566 页。博凡:现代人的贫困,读书 1993 年第 6 期。属于道德教化,但道德教化比道德教育的含义更为丰富。它不仅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它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注重情绪的感染和日常生活的熏陶。道德教育主要是学校的责任,而道德教化是全社会包括学校的共同责任。教化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教育的引导与召唤尽可能发展完善的个体人格,以追求更高的普遍性,通过不断地教化使教化内容内化成为具有普遍伦理道德的社会共同体。教育是手段,教化是激发内在意识的某种动能。在加达默尔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所提到的审美教化思想意在“对话”,教化区别于教育的重点在于,

29、教化并不是要通过某种手段取得道德准则抑或普遍性的知识,而是通过对判断力的塑造使个体拥有自我开悟的能力。道德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将人类谋求更好生存的智慧传授于人们,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道德及道德对于好生活的意义,掌握如何成为道德之人的路径和方法。简而言之,道德教育是让人们认识和理解道德,并加以范导。道德教育与教育结果不具有必然联系,其结果由受教育者主导。而道德教化除了包含道德教育以外,更强调道德修养的过程,目的在于通过教化使被教化者修养成为道德之人,重视“成人”的过程,包含个体对道德智慧的吸收和养成。教化的本质具有必然结果导向的属性,“化”意为化而为之,如果未被教化则不能被称为“教化”,所

30、以道德教化的结果由教化的认同过程主导。把道德教育与道德教化相混淆是缺乏道德教化意识的体现,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重视对道德内容的认识,而忽视对道德内容的认同。在许多教育者的心目中,受教者知道了道德内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正是这种误区导致社会只重视道德教育,不重视道德教化,只重视道德知识,不重视道德认同的问题。于是道德教化止于道德认知,得到了表15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德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江畅:全面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中国德育 2017 年第 1 期,第 11 14 页。面上和口头上的了解,未达成真正内化了

31、的认同。在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 中,他细致解释了在感性确定性到知性的时期,我们开始对事物有所认知,通过一种自我意识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否定进一步认识理性并开始将客体和外在现实的否定态度转为肯定态度,由此精神为了获得自身的现实性而开始异化,而后异化的精神向绝对精神进行复归,这种自身异化了的精神被黑格尔称为教化。现代道德教育已形成一种由道德认知结果来决定受教育者的道德认同结果的错误惯性,将道德教化止步于将认知视为认同的浅层表象,导致道德教化模式越来越局限和褊狭。个体在不具备主观意愿的模式下被强制要求接受机械化的道德教育难免产生逆反心理,这使道德教化更加举步维艰。道德认知是道德教化活动的起点,道德认同是

32、道德教化活动产生道德行为前的最后一步。道德认同在道德认知之外还有道德情感活动和道德意志活动等。道德教化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道德认同是道德个体通过内化和整合,并通过反思使道德认知与原有思想达成统一整体的过程。但道德认知仅止于认识和知道,对认知内容可能保持不同的态度和意见,认知不等于道德个体内心的思维理解与情感接受,更不等于道德行为实施的动机,与道德行为没有必然联系。道德教化的结果停留在认知层面直接导致了社会个体道德实践水平的低下,道德教化者理应正确认识道德认知和道德认同,加深对道德教化的理解,意识到道德认同与道德认知的不同,重视道德认同的意义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化,才能避免道德教育的失效。道

33、德教化还要求相应的环境。“萨特说:人是自己造就的;他不是做现成的;他通过自己的道德选择造就自己,而且他不能不作出一种道德选择,这就是环境对他的压力。如果说个体的人是环境的产物,那么作为个体人人格关键因素和主要体现的品质更是深受环境的影响。”道德个体在道德教化的认同环节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道德教化25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江畅:德性论,人民出版社,2011,第 539 页。环境的营造也是认同形成的必要条件。个体在社会中被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悄无声息地对个体的观念和活动发挥着作用。如果将道德教化融入人们生活

34、的方方面面,可以大幅度提高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养成道德习惯,为道德教化的认同提供良好的铺垫。道德教化的环境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的因素通过个体各种感官的中介直接使道德个体形成道德印象或记忆,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主要影响道德个体的道德情感和意识。道德个体的人格是否足够完善,是否具有相对成熟的心理机制,取决于个体所在的环境之中共有的道德教化信仰和理念,道德个体对道德教化的认同取决于他所在环境对于道德个体人格道德养分的供给是否充足。道德个体对于道德教化的认同结果体现在个体的性格、精神、品质等方面,道德意识一旦经过认同就会迅速浸染道德个体的一言一行甚至相貌神态。中国古人

35、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己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更是明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生于环境之中,与外界产生的交互使得人格得以发展,人的精神和理念无时无刻不被环境塑造和影响着。同时,人的活动也改变着环境,被改变的环境又进一步影响人自身。无论是道德习俗、行为习惯、群体社交模式还是周边建筑的标语、礼仪、音乐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道德个体的道德人格。正如爱尔维修所说:“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甚至每一个物品的摆放位置都在对道德个体进行

36、潜移默化的信息传递。环境的营造状况决定着道德个体可能会被影响的程度。道德教化可以在环境的作用下对道德个体的教化思想进行层层渗透,使道德教化的内容逐渐在人脑中积累直至被同化,产生自然认同。再者,基于一定环境的道德教化,其内容和方式通常受制于环境中35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孙诒让:诸子集成(4),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道德个体的可接受程度,是道德个体习惯和熟悉的。处于一种环境之中的道德个体每时每刻都在利用身体的各个感官熟悉这个空间,道德个体也会为了更舒服坦然地存在于一个环境中而自觉自愿地去了解环境中对他而言陌生的元

37、素。对于那些陌生元素,道德个体会不断地产生好奇心和疑惑感,试图去解读和理解它。所以环境给予道德个体的道德教化是最易于被认同的。四 促进道德教化认同的主要路径要治理我国目前的道德问题,加强道德教化,促进道德教化的普遍社会认同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为了提高道德教化的实效性,必须着眼于认同进行道德教化,激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把认同度作为检验道德教化实效的标准,并努力改善社会道德风尚。认同进行道德教化意味着应着重考虑道德教化如何更容易受教化者认同。首先,需要强调道德教化的权威性,树立道德典范并发挥其示范作用,唤起国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大爱精神。这些权威性的典型可以是社会公认的道德模范,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

38、情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其次,需要关注道德教化对道德个体情感上的浸染。西周时期,周公率先利用血缘亲情的情感优势感化人心,将亲情纽带延伸到社会关系中,以维护政治关系。后来,孔子同样强调百善孝为先,以亲情为基调让人们首先感受到情感的生发,由情感体会领悟道德教化内容,全面搭建起人道主义情怀。先秦儒家在进行道德教化时还大力推崇礼与乐的结合,注重用乐陶冶情操、涵养性情以培养道德人格,从内在情感生发中推动人的高级理性与感性的交互,从而感知人的理性存在价值,并辅以道德教化的认同。古代道德教化的成功离不开道德教化方式中的情感唤起,情感是最容易牵引出道德个体的自我意识的机制,也是最能引起主观意愿思考和忧

39、虑的诱因。关注道德教化在道德个体中引起的情感共鸣可以使被教化者从自发的情感中意识到自我对道德教化的需求与渴望,45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好的情感可以唤醒人们心中的善念。这一路径将道德个体直接带入了道德教化认同的阶段。持续关注社会环境中公平状态的稳定性。道德教化要着眼于认同进行道德教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即社会的公平性。社会主流道德教化涵盖整个社会,因而必然无法关注到道德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这是道德教化具体语境极易产生不公平现象的原因。由于社会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不公平的漏洞不可避免,但若漏洞成为普遍现象,管理者和维权者置若罔闻,那么不公平的问题就会严重危害到社会的整个体系。一切权威都不再

40、被视为权威,社会将乱成一团,无法治理。倘若不注重不公平现象的处理,不公平因素就会引起道德个体心态无法平衡,长此以往,道德人格也会一直处于一个负面、压抑的心境下,极易形成人格异化。中国古代历来就有修身以成人的道德教化意识,特别是先秦儒家的道德教化尤为看重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觉提高自身修养的方式将道德教化转化为道德自我认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还在多个层面上启发个体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官方教化的形式培养道德个体自觉遵守道德教化内容的能力。例如祭祀活动、官学和书院的兴举等。在生活环境层面上,通过乡土制度和民间立约的方式增加道德个体对各种道德相关事物和社会的认可度,运用利益公平分化的形式提

41、高公民信服度,也增强了官方的权威性。在家族层面上,通过家规、家训等方式形成和传承家风,培养道德个体的个人归属感和责任意识。无论是自觉遵守的惯性,还是社会认可度,以及个人归属感或责任意识,这些因素都增强了道德个体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只有启发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道德教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加达默尔曾指出:“教化后来与修养概念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首先意指人类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特有方式。”他对康德到黑格尔教化的词源变化做出阐释,教化的本质是通过实践性教化或理论性教化,使人放弃自身直接的欲望和需求,将55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德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

42、),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其理性修养转化为对伦理共同体中的普遍性以及共通感的追求,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道德认同。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启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关乎“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提出的。解决道德教化认同的问题,就是要启发个体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给予道德个体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动机,并最终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来,即道德个体需要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道德个体需要和想要过哪一种生活。问题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道德教化所要解决的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如何更好地实现的问题。所以在道德教化认同的道路上,培养道德个体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需要让道

43、德个体明白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是实现人的终极意义的主要途径。启发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需要关注人的本质,关注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意识与意志自由。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特征在于,人具有“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且人具有其作为主体的主观自觉能动性。人在道德的实践活动中以他所特有的思想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调节他的行为,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在进行道德实践时,道德个体的主体性使道德个体自觉产生思想意识,思想意识使道德个体与外界客体建立意识层面的联系。同时,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产生道德活动时能够自觉意识到道德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共性,并在不断交往过程中发觉个体之间的共通之处。道德个体

44、与个体之间互相平等,只有实现共同的利益平衡和互相尊重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个体的充分自由,也有益于社会道德个体之间的相互交往。这样一来,社会活动中的交互就给予了道德个体拥有道德自觉的契机,使道德个体在与其他道德个体交互时意识到他人同样也会维护自我权益。当代道德教化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道德教化认同,道德教化始终达不到它应有的效果。促进道德教化认同,需要更新道德教化的内65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古希腊 柏拉图:高尔吉亚篇,载 柏拉图全集 第 1 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容,改进道德教化的方式,也需要用道德教化的认同度作为检验道德教化实效的标准。虽然道德教化认同的结果会产生道德行为

45、,但道德行为的产生却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产生了道德教化认同,因为道德行为有可能是道德个体“隐式”的做法,这样的个体达不到“慎隐”的要求,但可以暂时做出道德行为。这种现象导致了道德教化者无从查出道德教化的问题所在,以至于无法针对道德教化做出进一步的改善,道德教化的实效也就得不到提升。此外,道德教化的认知也可以直接导致道德行为,但无论是纸上谈兵的认知还是空有其表的行为,都无法长久有效地保证道德教化的效应。所以,一定要着眼于能够认同进行道德教化,将认同度作为检验道德教化实效的唯一标准。儒家的道德教化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原因就在于儒家道德教化无论是从情感上、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极为重视被教

46、化者的认同度,这使得道德教化深入人心。儒家思想从最初就以家族血缘、人伦关系为情感出发点寻求认同,将道德与人伦联系在一起肯定认同的意义,将人伦情感与道德教化加以整合强调认同的重要性,为后来其道德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道德教化又以情感伦理为主线,建立了家国一体的道德伦理思想,并以此为牵系建构国家的宗法礼制。道德个体的情感就这样一直主导着个体对道德规范的道德认同,这种认同使得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尤为强烈。“中国人把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化传承式的延续合二为一,只有民族的血脉和文化的血脉一致,才能作为 认同 的基础,换句话说,只有在这一链条中生存,才算是中国人。”中国人以人伦血脉的根系感

47、作为亲系认同和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的基础,情感和文化认同也已经成为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所以,认同度是最值得道德教化充分关注的核心。对于道德行为这一最终体现来说,真正的判断标准必须由“根据道德行为结果做出判断”转移成“以认同度作为道德教化实效的标准”。在急剧变化的当代信息化社会,道德教化的认同度如得不到改善,躲藏于“隐微”的伪君子就会越75应当重视社会道德教化认同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第 1 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 24 页。来越多,导致社会风气不正,即使有很多的道德认同者也无法在社会生存中得到公平对待,那么,久而久之君子也会变小人,道德教化的认同之路则将越来越艰难。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是促

48、进道德教化认同的必然要求。改善社会道德风尚需要构建道德教化得到普遍认同的社会道德环境。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市场的竞争加剧,促进网络条件不断优化,门槛也越来越低。而这又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的用途的多样性和作用效能,网络甚至像空气一样存在于道德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前,要在提倡道德个体思想自由的同时对网络平台、大众媒体的道德环境进行充分净化和改善。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互联网信息时代,新媒体大众传播的方式及其广泛性是一把双刃剑,道德教化可以很好地对其加以利用,但若不注重道德风尚的改善,也会瞬间使社会道德教化崩盘。依据当下的形势,网络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抓住网络信息平台的特征与有效路径对有效内容

49、进行宣传与普及是推进社会道德风尚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最能使道德教化得到大众认同的有效途径。培育社会道德风尚要消除个体对道德的偏见和误会,澄清大众对道德教化的错误认知。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道德和道德教化存在一些误解,把道德理解为自我牺牲,把道德教化看作空洞的说教。这些误解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流道德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德在今天不再被理解为自我牺牲,而被理解为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根本要求,是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基础和保障。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Social Moral Enlightenment Identifi

50、cationHu Yuxi Jiang ChangAbstract:Moral enlightenment identific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and re-85 文化发展论丛总第 20 期sult in which the moral enlightenment carried out by the society is recognized byindividual members of the society,and the social individual transforms the con-tent of social moral enlig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