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
化肥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化肥指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开采矿石经加工而成的肥料。肥料产品对我国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施用化学肥料是改善土壤肥力,我国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肥料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化肥产业发展历程
①国家指令的计划管理阶段(1952年-1992年)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家为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对化肥流通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家指令化肥经营任务由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统一经营、调拨。
1988年,由于化肥严重短缺,国务院又下发《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国发[1988]68号),国家委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对化肥实行专营,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经营化肥;分配计划由国家和各级计委统一下达,主要品种的出厂价、进口价由各级物价部门核定,并以省为单位实行综合销售价;同时执行销售平价化肥与农民交售粮食挂钩的政策。
②有渠道限制的市场过渡阶段(1992年-2006年)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国产化肥供应能力的提高、农资商品供求关系的缓和,1992年起国家逐步弱化对化肥流通直接管理的力度。此后,国务院分别在1994年、1996年、1998年三次出台了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文件,化肥流通体制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扩大流通组织,形成供销社农资系统为主渠道、农业“三站”以及化肥生产企业为辅助渠道的“一主两辅”流通体制,到“三条渠道”并行;同时打破进口渠道的垄断,增加进口代理机构;价格管理由政府定价改为制定中准价格及浮动范围,再到指导价基础上的市场定价。
③全面放开的市场经济阶段(2006年后至今)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化肥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国外的企业在中国从事化肥批发、零售和分销业务。2009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取消对化肥经营企业所有制性质的限制,允许具备条件的各种所有制及组织类型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进入化肥流通领域,参与经营,公平竞争。
化肥产业链
化肥主要原料是硫酸钾、磷酸一铵、硝铵磷和菜粕。化肥企业将原材料加工成肥料产品,一般肥料产品可分为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根据构成原料的种类,化肥进一步分为:氯基复混肥、硫基复混肥、硝基复混肥和尿基复混肥。化肥下游应用行业主要是农业、林业、园林景观。
化肥品牌
中化化肥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颇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中化集团现在境内外拥有300多家经营机构,控股“中化国际”(SH, 600500)、“中化化肥”(HK, 00297)、等多家上市公司。
金正大Kingenta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从事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及其它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现有总资产87亿元,员工8000余人,年生产能力600万吨。
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创新型企业、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先后在山东临沭、山东菏泽、安徽长丰、河南郸城、河南驻马店、辽宁铁岭、贵州瓮安、云南晋宁、山东德州、广东英德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并在北京、济南、华盛顿等地设有研发机构。
史丹利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复合肥生产及销售、粮食收储、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农资贸易等在内的综合农业服务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全国最大的高塔复合肥生产基地。现有总资产63亿元,员工8000余人,年生产能力520万吨。2011年,史丹利A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5年,公司实现年收入70.4亿元,同比增长24.6%。2017年,史丹利农业集团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前,公司已在山东、吉林、广西、湖北、河南、江西、甘肃等地建有10大生产基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20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实现了在全国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的总体布局。
从欧洲现代农业考察到美国现代大农业实践,史丹利致力推进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公司立足国内农业发展趋势,成立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建设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提供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技、粮食贸易、金融、信息等一体化服务。目前,史丹利农业服务公司已经在东北、内蒙、山东和河北等地成立9家合资公司,流转50多万亩耕地,拥有库容50多万吨的粮仓,初步实现了产收销一体化。
产品同质化严重 化肥企业出路在哪?
目前由于国内农资总体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农资经营权放开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资经营企业普遍采用以价格为主的低水平竞争手段,导致全行业盈利水平偏低,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经营状态。行业微利状况导致大部分农资流通企业无力开展农技服务,更有少数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农民,扰乱了农资流通市场秩序。
国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也消费了占全球近35%的化肥,我国单位农业面积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目前普通肥料利用率较低,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因此,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包括高效化肥、复合颗粒肥、液体化肥、添加农药的肥料、专用化肥、节水的全水溶性肥料等在内的新型肥料产品。随着国家大力推广及农民认知度高,新型肥料产品将获得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数据来源
数据种类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公开发布的各类年度数据、季度数据、月度数据等
政府部门
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等
行业协会
年度报告数据、公报数据、行业运行数据、会员企业数据等
社会组织
国际性组织、社会团体公布的各类数据等
行业年鉴
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装备、房产、建筑等各类行业数据
公司公告
资本市场各类公司发布的定期年报、半年报、公司公告等
期刊杂志
在开期刊杂志中获取的仅限于允许公开引用、转载的部分
中商调研
研究人员、调研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行业访谈、获取的一手数据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产业研究优势
优势体现
丰富的数据资源、强大数据挖掘能力
中商是中国首家自建数据库系统的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公司自主研发的Askci数据库和CISource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中商企业数据库、全球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区域数据库、调研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覆盖近5000多个细分产业数据。
知名的研究团队,优质的研究咨询服务
中商拥有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熟悉产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产业分析师、行业专家及咨询顾问共计300余名,在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细分行业及政策法规研究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公司研究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及个性化的专项咨询服务。
专门的客服团队,满足客户个性化咨询服务
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并且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处理,深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与业务创新,开创了民营银行筹建、保险公司筹建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务。
产业大数据平台成就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
公司旗下中商情报网是是国内专业的商业大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已成为中国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为国内外企业、金融从业人员、创业人员、科研院所工作者等提供客观、时效、高价值的商业资讯。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