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236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4第 14 期(总第 812 期)科学咨询234教育论坛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代家庭普遍形成了“四二一”的基本形态,即一个家庭由四位老人、两位中年人与一名孩子组成。为保证家庭必要的经济收入,两名中年人将成为“四二一”家庭的核心支撑,而他们也必然需要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与资源。因此,青少年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就成为四位老人的职责,进而形成了隔代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一、隔代家庭教育的成因造成隔代家庭教育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四个层面。第一,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人口老龄化过程。受迫于养老压力与家庭生活压力,家庭中的中年人必须重视工作而舍弃陪伴与教育孩子的时间,由此老年人成为负责家庭教育的主体人员

2、。第二,夫妻双方共同就业的影响。现代社会不断向快节奏高消费水平发展,而大多数工薪阶层家庭无法由夫妻双方一人支撑整体家庭的支持,因此夫妻共同参与就业工作成为普遍情况,而在工作压力下,其对于孩子的管理教育必然会存在缺失问题,而老人在退休或离休之后无法继续工作,养育孩子反而成为主要日常活动。第三,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由于二孩三孩政策的开放,部分家庭中孩子数量增加,父母分身乏术,只能依靠老人帮忙。第四,离婚率攀升。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离婚率逐年上涨,夫妻离婚后无论孩子归属谁,其大概率需要由老人帮忙看管,同样导致了隔代家庭教育现象的出现。二、现阶段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教育内容较为落后家庭教

3、育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着青少年持续化成长的多元因素,更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形成的基础环境。但隔代家庭教育却对家庭教育质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首要问题表现在教育内容之上。现代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家庭教育是学生品德、智力、体育、审美能力以及劳动意识等能力的启蒙环节。首先,隔代家庭教育会忽视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教育。由于大多数老人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甚至大部分相对学历较低,因而在家庭教育与管理中无法落实必要的教育内容,尤其对于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明显缺失。其次,隔代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品格与道德教育缺乏。老人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溺爱心理,这就使得

4、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形成内向、利己、自私等性格与品格,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参与、人际交往以及集体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隔代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塑造也有重要影响。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多数青少年还会表现出一定的情感依赖心理。此外,隔代家庭教育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学校教育,比如老人无法与教师进行科学沟通,无法配合教师完成亲子教育活动,无法完成教师安排的教育管理任务等。(二)教育方式不够先进现代教育讲究科学性与高效性,但隔代家庭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式较为落后,无法达到家庭教育应有的水平。其一,在补偿心理引导下,多数老人在教育孙辈时,会表现出溺爱心理,因而对青少年百依百顺,使得其形成任性、缺乏

5、自理能力等情况。与此同时,老人对于新知识与前沿信息的了解不足,在与青少年对话中难免会包含部分守旧、与社会脱轨的信息,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开化、智力发育以及创造力发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二,老人在对青少年教育时,缺乏科学的引导方式。比如不允许青少年亲力亲为,导致青少年的自理新时代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研究鞠传英(威海市文登开放大学,山东威海264400)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父母面临着更紧迫的职业发展压力。为进一步获取良好的生活条件,父母忙于工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隔代家庭教育也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真实常态。由于祖辈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在隔代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教育内容、方式以及情感态度

6、等层面的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整体社会发展产生了 一定的阻碍。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隔代家庭教育的成因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策略。关键词:隔代家庭教育;新时代;问题;策略基金项目:山东开放大学2021年度科研发展项目:隔代家庭教育指导研究(2021JTYY01Y)。235第 14 期(总第 812 期)科学咨询235教育论坛能力与自控能力较差,从而形成更高的依赖心理与更多的不良习惯。又比如在青少年犯错时,老人往往不会进行正确引导与行为规范,使得青少年无法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进一步形成错误的意识与价值观念。(三)情感交互方式不足情感教育是

7、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教育形式,家长可以通过情感交互的方式,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世界与精神追求,从而在温暖、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准则。但是在隔代教育中,青少年与父母之间会形成情感真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低于正常情况,而与祖辈的情感交互更多。这就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更接近老人的思想观念,与现实产生一定的隔阂。由此,青少年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也会更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等不良心理,而不良情绪又无法与祖辈进行交流发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隔代家庭教育的策略(一)强化政府主导,提升办学水平隔代家庭教育的强化发展必须从根源上做出改变。因此,政府的主

8、导作用与统领功能成为首要关注的核心要点。首先,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当前各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通过学校教育的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地改变隔代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造成的误导与影响,同时为隔代家庭教育创造新的环境与条件。一方面,学校可以推进家庭教育课程,提升并转变家长及祖辈的教育意识与方法,引导其适应当代家庭教育环境与需求,能够正视青少年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对青少年的思想态度、家庭观念、亲子关系等进行合理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日常活动、亲子教育等方式,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对家庭关系与教育内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主动与父母形成更深刻的情感交互。其次,政府应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建设的

9、资源支持力度,通过软硬件设施供给,全面推动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减少学生与祖辈共同生活的时间,以此减轻隔代家庭教育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学校教育还应全面推进新的教育模式建设,并针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情况予以补偿教育,一方面要建立规范化的学校寄宿生活基本模式,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习惯、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合理规范与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社会其他资源机构的联动与合作,为学校教育提供心理干预、研学旅行等更多服务与支持,进一步优化青少年的培育环境。(二)深化家校合作,推动双向联动为有效强化隔代家庭教育水平并达成理想目标,只靠政府的主导与学校的帮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而

10、这就需要依靠家校合作途径,为隔代家庭教育发展升级提供必要的优化措施。由于青少年尚未形成完善的三观意识,因此必须依靠家庭与学校提供必要的庇护,以此保证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成长需求。青少年的日常活动以家庭生活与学校学习为主,这就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形成良好的协调与配合关系。首先,学校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并针对每一个隔代家庭教育的青少年予以帮扶。学校可以建立专项工作小组,定期派遣教职人员前往这些青少年的家庭之中,通过与其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面对面说清楚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同时,学校还应联合相关专家,建立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庭教育管理规范手册,在教职人员家访工作

11、中,将其交由其父母或祖父母,以此帮助其实施科学化的家庭教育,能合理避开错误的引导行为,有效减少对青少年的误导。其次,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情感交流缺失是关键问题,一旦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出现障碍,就会引起青少年更复杂的情感问题与心理问题。对此,学校还应进一步推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塑造与建设。针对父母外出打工、亲子长期分居两地的情况,学校应主动联系学生父母,既要让其父母正视亲子沟通与情感交流的问题,又要为亲子之间的交互提供额外的渠道。比如每周末为学生布置向父母汇报学习情况的作业,进而通过语音通话、视频对话等方式,拉近亲子关系。又比如在节假日前,可以为其父母发送短信通知,鼓励其为自己的

12、孩子购买礼物并进行邮寄,进一步让青少年愿意主动和父母加强联系。寒暑假期间,还应鼓励家长将孩子带到身边一起生活,以此既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又不影响祖父母的实际监护作用。针对工作忙碌而忽视亲子关系的家庭情况,学校则可以通过家长教育活动或线上课程,督促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并在工作之余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和教育孩子。(三)落实家长教育,提升综合素养根据上述两点论述不难发现,家长教育是解决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方式,而家长教育的落实必须掌握正确的方式,同时运用科学的内容,以此保证家长教育的质量,有效提升青少年父母与祖父母的教育水平。236第 14 期(总第 812 期)科学咨询236教育

13、论坛首先,家长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教育途径和平台。学校一方面要开展线下家长教育活动,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等多数家长普遍休息的时间,开展家长教育课程、专题讲座等活动,以此确保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可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建立线上家长教育平台,为家长提供专题性的视频课程资源,针对性解决祖辈在教育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比如沟通问题、犯错问题、自理问题、劳动问题、学习监督问题等,以此帮助其采用科学的方法完成教育行为。其次,家长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必要的资源支持。学校与教师应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前沿教育政策文件解读、教育期刊杂志、家庭教育相关的公众号文章等,以此不断开阔家长的教育视野,能够建

14、立更科学的家庭教育认知,尤其可以改变祖辈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的理解。最后,家长教育的实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在家长教育课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鼓励父辈与祖辈学习相关的教育技能与知识。第一,应促进不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家庭的直接监护人,无论是父辈还是祖辈,上台分享其家庭教育中的故事以及面临的问题,以此通过相互交流,总结当前家庭教育以及隔代家庭教育中面临的不同困境,进而由教师提出科学的解答方案与思路。第二,应采用真实案例帮助家长理解。教师可以从历届学生中选择真实案例进行匿名介绍,为家长们讲解真实隔代家庭教育中造成的危害与负面影响,并以此督促其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提升祖辈在家

15、庭教育中的素养品质。(四)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情感沟通除了政府主导、家校合作以及教师支持外,青少年家庭内部也要转变教育态度和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青少年与父母以及祖辈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先,父母有责任创造更多与孩子接触的机会,进而主动了解孩子的精神意识与自我认知。当下大量隔代家庭教育问题都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长期分离,偏远山村地区的家长由于外出打工,会与孩子形成物理距离上的分隔,而城市中的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照顾孩子,从而形成了情感与交际上的壁障。这些家长大多数只意识到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状态与精神需求。在此前提下,隔代家庭教育才会造成更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与祖辈

16、之间有着代沟,无法将内心所想与祖父母交流,由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情感空窗”,甚至进一步会阻碍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因此,父母应当给予青少年更多的理解,通过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为其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弥补祖辈在家庭教育中的空缺内容。其次,祖父母是隔代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角色,因此祖父母也需要提高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关注与理解。一方面,祖父母应时常与青少年交流其父母相关的话题,以此强调父母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地位与价值,避免青少年消解父母的情感与关注。同时,祖父母也要与青少年加强情感交流。祖父母要积极了解当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感兴趣的事物以及学习的需求等要素,由此找到更直接的交互话题,以此强化祖父母

17、与青少年之间的联系,将情感与教育形成统一的纽带。此外,还应督促父母与祖父母,避免在青少年面前产生家庭矛盾与冲突,要为孩子营造更美好温馨的家庭环境,从而让家庭教育逐步脱离“隔代”困境。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隔代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学生持续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隔代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教育方法、内容以及情感交流问题,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学校与教师则需要通过寄宿制教育与家长教育提高直接监护人的教育素养,同时父母与祖父母也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以此为青少年创造更美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使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素养与品格。参考文献:1 刘文斌.信息化背景下隔代家庭教育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10):27-29.2 王旭.新时代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研究J.考试周刊,2021(67):10-12.3 戴明宏.隔代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J.新课程,2021(26):26.4 陈万保.新时期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的利与弊及良性发展策略J.名师在线,2021(7):8-9.5 赵英江.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6):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