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2356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书书书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志立(),男,河南省淮滨县人,政治学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与领导科学研究。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王志立(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 郑州 )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呈现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积极发挥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关键词:革命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

3、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因素。一、革命文化的科学内涵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根据新的历史境况做出的推进与创新,是理论积累和文化实践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革命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是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资源。(一)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有时被称为红色文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这样的文字和事物:红星、红歌、红旗、红色影视、红色旅行和红色故事等。红色类似于人体新鲜血液颜色,中国人常常赋予其希望、热情、勇气、创造、奋

4、斗和牺牲的象征意义。这种特殊的色彩及其象征意义,与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时代特点和精神气质形成完美的“同构”关系。中国人运用红色来形容自己最美的文化,红色文化的称呼本身就是中国人民的文化创造。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基因,通过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场的阐述,为共产党人理想人格塑造提供精神指南。例如,革命文化展示了对生死问题的价值判断,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革命文化的生死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永生。革命文化赞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工作

5、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忠诚的精神风貌,反对那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极端个人主义。革命文化推崇“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与“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相统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内在力量 。革命文化独特的精神基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方向及理想道德,指引着全体共产党人的行为目标及人生方向,是带领中国人民为崇高共第 卷第 期 年 月平顶山学院学报 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特精神基因的革命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追求独立富强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凝聚而成的。革命文化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出现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构成革命文化的独有标识与精神体系。革命文化通过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内核,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优质基因 。革命文化源于革命实践又引领革命实践,老一辈革命家提出让革命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的革命武器。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革命文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革命文化对革命前的思想准备、革命中的思想指导及革命后的精神引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7、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以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起来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新鲜血液。革命文化孕育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精神品格,革命文化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革命文化贯穿中国共产党从领导革命到长期执政的奋斗历史,有效印证时代精神的历史渊源;革命文化蕴含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一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得到传承和发扬,起到文化传承和精神引领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革命文化为源头,继承了革命文化所彰显的崇高境界与道德

8、情操,对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发扬革命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二)革命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动力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革命文化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奋斗精神是革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有效呈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推动了革命精神的升华,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理论家,无时无刻不在继承和发扬革命时期的奋斗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革命文化深刻阐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是中国共产

9、党百年奋斗的重要法宝,是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灵魂,为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逐渐积累了群众路线、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以及三大纪律、三大优良作风等法宝和经验,为革命文化发展壮大提供理论土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革命文化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人民立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始终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定不移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真正发挥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作用 。在

10、革命战争时期,敌众我寡和敌强我弱是经常面对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构建起命运共同体,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最终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三)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最美的精神底色 革命文化实现了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革命文化的首要特征是鲜明的政治性以及彻底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形成的革命文化时刻从人民立场出发,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开展不同的革命任务。鲜明的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原则,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政治保障。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为革命文化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革命文化的发展根基是广大人民群众

11、,人民群众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是革命文化的主体。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性的根本内容,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革命文化充分展现了政治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革命文化凸显了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政治性与阶级性在革命文化中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革命文化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工农联盟基础上不断把革命推向前进。革命文化是全新的革命思想和价值

12、理念,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体系,严格区别于资本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官僚文化以及其他各种反动文化。革命文化在革命实践中成长,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展现出革命文化鲜明的革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继续前进。革命文化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有效实现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历史性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13、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等多种要素,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革命文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形成的重要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革命文化表明了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给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中国革命文化不仅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标识,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与世界先进文化进行沟通交流,展现

14、出开放性特征。在某种意义上,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不断沟通交流的结果,是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民族性是革命文化的历史根源,开放性则为革命文化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动力。二、革命文化的政治价值人类社会在持续演进中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现代文化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基础上,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革命文化通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先烈鲜血的浇灌,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心骨、精气神和发动机。(一)为党的长期执政奠定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必须进行文化建设,并

15、通过社会文化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交流借鉴。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进行革命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随着文化对综合国力提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革命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革命文化蕴含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导向,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二)为人民的政治认同提供价值资源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人民幸福、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

16、旨、理想信念、方针政策都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换言之,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理念、组织架构以及价值观的认同和支持 。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文化根基,有效实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功能,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革命文化为丰富中华文化、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内生之路。革命文化的研究与开发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推动,同时需要借助各种文化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三)为新时代政治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对党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影响。革命文化倡导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导向,对党员干

17、部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经过历史进程的沉积,革命文化发挥作用方式渠道发生了变化,革命文化所处的政治关系也有所不同,但革命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一直都在。革命文化有效实现了对人民群众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第 期王志立: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形成了全社会较为统一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形成了党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认可拥护党的党群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在政治发展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作用。三、革命文化的经济价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革命文化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必然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

18、业属于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形成的革命文化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性质。革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致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基调。(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革命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引领方面。革命文化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精神,在经济建设工作中形成了特定的经济思维方式和经济行为方式,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运行模式的建立完善起到重

19、要的推动作用;革命文化可以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法治、科技和效率等观念,能够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推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革命文化主要在革命战争时期得以形成,即使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极其重视经济建设和物质生产,因此革命文化中具有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革命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文化的需求与开发、相关文化产品的制作和文化产品传播的基础上 。反过来,革命文化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制作和传播又可以极大促进经济发展。革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文学艺术、文化教育、音像制品以及休闲旅游等形式来呈现。革命文化产业只有真正

20、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构建独特的文化产业链,焕发产业活力,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四、革命文化的社会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在凝聚思想、引领方向、形成共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营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凝聚社会思想共识革命文化具有强烈的体验性与教化性,对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凝聚勤俭节约、爱国奉献、改革创新等思想共识。革命文化不仅能够有力纠正少数人贪图物质享受的不良倾向,还能够引导人们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老一辈革命人士在极其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不畏艰险、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展现为了人民解放、民族

21、独立而英勇斗争的爱国情怀。革命文化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和深刻历史内涵,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让人们牢记革命先驱的奉献精神,在树立人生远大志向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革命文化理念与伟大爱国情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基础上形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形成时代精神等过程中,革命文化起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的作用。(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革命文化展现特定历史阶段的精神理念,同时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革命文化的内在理念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知识性、经济性、先进性、革命性和导向性,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国

22、内外格局的发展演变中,文化和价值观呈现多元性发展趋势,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时有出现,影响了人们对社会发展前途的理解。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为了理想信念英勇奋斗,人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革命文化对于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力量,要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的革命英雄人物的相关事迹并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其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宣传普通群众的先进事迹以展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能动性。革命文化基于榜样力量吸引人、感化人、塑造人,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平顶山学院

23、学报 年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三)形成社会价值导向革命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能够引领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革命文化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重视科学技术发展、重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重视革命英雄人物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捍卫;革命文化倡导榜样的力量,通过榜样等多种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历史、认识英雄,形成情感上的感化、行动上的指导,形成符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价值观 。革命文化的体验性和教化性能够陶冶情操、实现精神升华,革命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以及爱国情怀,对激发群众的爱国精神,形成正确的

24、价值理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革命文化的文化价值革命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形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一)革命文化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较大影响,如老子提出统治者要实现治理长久就需要顺应民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认为统治者应提倡德政,提出节用爱民、使民以时,“因民之利而利之”;孟子对民本思想进行了系统化阐述,提出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荀子进一步丰富了民本思想,把君喻为舟,把人民群众喻为水,提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具有丰富而深刻的“重民”思想,但毕竟都不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民主范畴 。古代民本思想强调维护社会等级秩序而采取“重民”“利民”“顺民”等政策,基本上都围绕着明君、良臣、顺民三者的关系而转动。中国共产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本思想的升华,打破了明君、良臣、顺民关系模式。作为先锋队党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革命文化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实现了对重民思想的超越;从“不患

26、寡而患不均”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了对利民思想的超越;从“听政于民”到“群众路线”实现了对顺民思想的超越,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主体论、人民主权论及人民利益论的精神内核。(二)革命文化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动员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勇于奋斗的精神旗帜。革命文化彰显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的艰苦环境中,革命文化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了以工农兵斗争生活为主题的戏剧、音乐、美术等文化作品,彰显爱国情怀,鼓舞革命斗志。革命文化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大力宣

27、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革命文化作品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艰苦处境与激昂的革命热情,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拯救危难中的国家与民族。革命文化通过展现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断努力奋斗,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三)革命文化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精神 周易 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赞美天道刚健中正的品格。中华民族在天人合一理念中能动进取,“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在遵循天道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升人的德行,实现君子崇效天而“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精神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不断创造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篇章。中国自强不息的历史人

28、物和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文王被囚禁里而演 周易、司马迁耻遭宫刑而写 史记、李时珍不辞辛苦写成 本草纲目。自强不息精神深深印记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构成中华民族的基本社会心理,在革命文化中得到凸显。革命文化秉承“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精神,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我们应具备与敌人斗争到底的气魄、自力更生的自信以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依赖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锐意拼第 期王志立: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搏,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革命文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精神

29、革命文化蕴含深刻的革命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革命精神具有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等诸多方面。开拓创新精神来自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开拓创新,创造了伟大而悠久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挥开拓创新精

30、神,在极其艰苦的历史环境中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是维护稳定社会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六、结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重视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充分重视革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赓续革命文化血脉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革命文化来源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是推进文

31、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必须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的内在价值,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激发其生机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参考文献: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任平 全球文明秩序重建与中国文化自信:延安红色文化的当代意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32、:邓显超,邓海霞 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黄虚峰 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孟玲云 文化自信视野下红色文化的培育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梁伟凤 基于文化自信的福建红色文化发展维度 福州党校学报,():邱小云 红色文化自信的宣示 红色文化学刊,():李霞 论红色文化传播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策略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耿玉娇 文化自信视阈下红色文化的价值探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李智 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筑基 人民论坛,():许婕,叶文亮 红色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价值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渠长根,闻洁璐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任文刚,马兆兴,罗海英 文化自信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梁培林,靳晓斌,韦凤 国家治理视阈下红色革命精神的价值弘扬 广西社会科学,():李强 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传播路径 社会科学家,():(责任编辑:朱忠良)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