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项目%2B竞赛”为引导的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路径的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144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项目%2B竞赛”为引导的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路径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项目%2B竞赛”为引导的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路径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项目%2B竞赛”为引导的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路径的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8 教育智库以“项目+竞赛”为引导的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路径的探索目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的时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我国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也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之间铺开实施,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竞赛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学校、学生的视眼。经过十余年的实施,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较多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未能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而且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为专业教师在授课时既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的意识,也没有时间。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因受自身专业限制,授课时也不

2、能结合专业知识讲授创新创业。这导致高校学生创新创新教育脱离了应有的专业优势。结果使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时表现出思路狭窄,直接影响项目+竞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教学管理要求推进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发展,通过教学改革建设“专创融合”课程。我们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黄世祥李婷张吉刘红美魏冀(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贵州贵阳550001)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精神的培养,即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本文从专创融

3、合的背景出发,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将其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建设以“项目+竞赛”为引导的专创融合课堂,作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教学管理上要制定规范,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教师实施专创融合课堂改革顺利实施。形成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其他高校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关键词:专创融合;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型人才作者简介:黄世祥(1980-)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学管理。基金项目:2019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医学院校专创融合课程管理路径设计”(项

4、目编号:2019044)。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试图建立将“项目+竞赛”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作为促进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基于“项目+竞赛”的思考。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贵州省高校开始实施,从2012年开始,到目前已经开展了10年的时间。我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贵州高等教育转型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起到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增设人才培养途径,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且卓有成效的作用。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

5、的有效途径,一直相伴而行。过去各高校对待学科竞赛的态度不一,而今天,教育部统一认可57项学科竞赛,每年对高校参赛所获积分进行排名。各省将其作为教学高质量目标考核指标之一,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学科竞赛 189教育智库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广泛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学生想在竞赛中获奖,除了掌握基本专业知识,还需深化专业知识和非学科的专业的知识的学习。比赛中考察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每次参赛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专创融合课程的思考。创新教育课程通过对专业课程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动态调整的功能。指导专业课程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改革。专

6、业教育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但专业人才掌握知识时常滞后于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既注重传授专业前沿知识,又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专创融合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本融合,构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成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源动力主体。基于“项目+竞赛”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项目+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直接作用。弥补专业课程在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方面缺陷。教师应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做好课堂教学规划设计,在教学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7、的目标,组织学生学习应拓展到课程教学以外,以自学为主,学习效果评价以形成性评价+结果评价的形式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项目+竞赛”融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新领域、新问题的全面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成为“项目+竞赛”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将“项目+竞赛”融入课堂教学中遴选合适“项目+竞赛”。组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材料资源库,将大创项目和学科竞赛的项目名称及项目成果收集、整理和归类。提供给组织实施“项目+竞赛”融入课堂教学的专业教师,由教师选用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资料,组织课程教学活动。首先,资源库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8、选择获得国家级、省级立项的项目。因获立项的项目前沿性、创新性是得到认可,项目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结题,便于收集项目成果,了解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其次,资源库内的学科竞赛,依据实施专创融合课程改革的专业和竞赛的声誉、参与度和影响力,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符合度,社会热点问题的反应度等作为选择的竞赛的标准。据此,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生命科学竞赛、生命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等医学类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和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类大赛

9、。我们将其收入资源库。专业课程教学导入“项目+竞赛”的时机。从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项目+竞赛”导入课堂教学的准确时机。医学专业为五年制学制,大创项目的实施期间为二年,故着重在一、二年级课程中融入大创项目,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又促进学生申报大创项目的热情。使课程与大创项目综合起培养学生。学生进入三、四年级时,学生自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相关学科竞赛内容,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科竞赛导入的课堂教学。融合课程的教学也可促进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促进学科竞赛的参与度和获奖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项目+竞赛”的宣传引导工作。在校内营造“项目+竞赛”实施的良好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进入高

10、校学习后感受到参与“项目+竞赛”的重要性。学校制定“项目+竞赛”的参与、获奖奖励的体制机制。为师生参与“项目+竞赛”提供保障。加强大创项目获立项宣传和学科竞赛获奖的宣传报道,增强参与人的荣誉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竞赛”融入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进入专创融合课程教学之中。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实践探索 做好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总体规划设计。为将“项目+竞赛”为引入课堂教学,实施专创融合教学改革,使课堂、项目和竞赛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时,规划好改革路径和途径。教师需按照相应的规划,结合课

11、程特点,撰写教学改革申报书,申请专融融合教改课题。教学管理者加强过程化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改革实施的效果。申报教师规划课程教学总目标、阶段性成果和考核方式。撰写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及大纲内课程教学,课前围190 教育智库绕“项目+竞赛”如何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通过分析、提炼,按排“项目+竞赛”导入专业课程内容的预习,课中需要带领学生学习整个课程的构思、深化和总结。课后针对性的安排学习任务,巩固课前、课中学习。保证阶段性成果的产出。制定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组织专创融合的课堂教学,把“项目+竞赛”和专业课程内容融合。解决专业知识如何应用到项目和竞赛中,“项目+竞赛”如何进入专业

12、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课程教改成败的关键要素。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认真按照新的教学观念组织好教学。首先,教学上应转变以往的教师教为主,课内教学为主的思想观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师应制定精准的课上课下学习计划,要求学生课内外分小组学习,采取分组讨论、集体决策、独立思考和积极互动的多种方式,加强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设计。学习成果以PPT汇报学习内容、解决教师提问、完成教师要求制作的方案等多种方式展现。我们营造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支持教师采取阶段性成果评定方式认定学生成绩,使课程改革更具活性。课程教学成果的好坏,一般以学生期末综合成绩的形式来评定。现今学校的课程教学,

13、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多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形成的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为鼓励以“项目+竞赛”的专创融合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管理者制定学生成绩认定的机制,允许实施专创融合课程改革教师实施灵活的期末评价方式,认定学生的综合成绩。考评成绩认定机制形成后,目前实践教学的成绩认定形成不定期考评、月+期末考综或以半期+期末考评等相结合的认定方式。考核的内容多种多样,例如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解答,学生撰写课程相关项目设计书。学习小组PPT汇报,以课堂知识为主参加学科竞赛所做的方案,撰写的大创项目的申报书,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的提炼总结。这些内容均可作为教师认定学生成绩的方式。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完成相应的

14、内容,教师及时评定分数并在班级中公布。既鼓励了完成考核的学生,同时对未完成学生也是一种提醒,让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相应的考核。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到目前为此,以“项目+竞赛”为导向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时间不少于4年,实施的专业不少于15个,接受课程教学的学生不少于1000人。通过调研、分析和总结。接受课程教学改革授课学生在大创项目申报中获立项数目比其他专业多,学科竞赛的参与率较高,获奖率也提升。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技术领域创业人数增多。实践效果明显。专创融合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知识的更新,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锻炼。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专

15、业知识,又掌据如何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如何去创新,且拥有更强责任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问题的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在创新思维训练,激励学生创新素养的自我培养。将“项目+竞赛”为导向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教师主要思考“怎么教”,学生主要思考“怎么学”。教学行为从灌输向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转变,教学过程表现出更多的质疑、探究和创新,教学方式表现出更为开放和多元。教师解放了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拥有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课堂的土壤,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性培养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 1石晓娟.专创融合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践探析: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6):186187.2叶恬如.专创融合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中国市场,2020(14):167168.3 刘会丽.“项目主导、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69-71.4周盛全,徐颖 基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融合的大学生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106-108,1125 李燕,魏英勤 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验教学效果探索 J 课程教学研究,2018,52:194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