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070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9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 期金融教育研究 年 月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统计测度及实现路径研究”();浙江省 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数字化金融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研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金融服务双循环研究团队”()作者简介:潘锡泉(),男,浙江新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及国际金融、普惠金融。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潘锡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摘要:为更好地挖掘农村居民在致富过程中的金融诉求,客观地探究金融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农村居

2、民对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为例,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访谈等方式,客观分析了乡村振兴实践中农村居民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强化理念引领,培植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理念;完善政策机制,加快构筑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金融服务可达性;构筑数智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乡村金融服务降本增效;设计品类丰富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设多样化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场景;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宣传力度,筑牢乡村金融风险底线,以及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乡风文明”之风七个层面提出了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普惠金融;调查研究

3、;金融机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一、引言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概括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赋予了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乡村和美发展掣画出了壮丽的画卷。在后续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理念,首次较为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思想,之后多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九届二中和三中等重要会议上,乡村振兴战略一直成为重要的内容板块。尤其是在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之后,社会矛盾发生重大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经济发展进入新

4、的发展阶段之际,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缓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部署了 项重点任务、项创新推进机制和 项政策支持及要素保障,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方案。在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奔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实现 年和 年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仅靠目前的乡村资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目标要求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为有源头活水来”,金融的支持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只有解决了源头活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和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5、(潘锡泉,)。基于此,国务院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文件,如农业农村部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的 年就印发了 关于 年度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政府购买服务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提出需要总结探索可复制、易推广、贴近农村居民需求的金融支持模式,着力破解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金融瓶颈制约。在各类政策文件中,普惠金融被誉为是能够通过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小微企业、农村和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解决乡村振兴实践中金融瓶颈问题的必备选项。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普惠金融又开始向数字普惠金融跃迁,在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必将发挥更为

6、便捷和高效的作用。从目前来看,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仍然是主体,但其支持力度仍存在明显不足,甚至还面临着金融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应用不足等方面的短板。因此,探明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操作性实施建议,对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等长尾客户的支持力度,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弱势群体(长尾客户)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融资程序繁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金融支持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大多数研究主要基

7、于不同类型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的影响,从间接层面剖析金融支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陈丹和姚明明()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助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董云飞等()采用 年的数据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的增长,还能够加速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潘锡泉()基于浙江省 个乡镇的田野调研,分析了传统金融在帮扶低收入群体实现收入倍增中的痛点,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帮扶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如何发挥数字普惠金

8、融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对策建议。谢琳()的研究则提出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抓手,普惠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金融资源可得性,激活农村经济增长活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张昭昭()从数字普惠金融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的视角展开了研究,同时还考虑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规模、消费质量影响的差异性。高婧和唐宇宙()从不同类别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传统金融、民间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贡献差异性。李季刚和马俊()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采用北京

9、大学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确实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存在非对称性。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会大幅提升。葛和平和钱宇()则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拐点”,总体上表现为先抑后扬的关系。从实践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上已经跨越“拐点”位置。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通过空间溢出促进相邻地区乡村快速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由“点”向“面”突破。上述研究大多基于理论角度或者相关统计

10、数据,且更多的是基于实证计量方法展开分析,从间接层面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收入水平、消费差距等乡村振兴相关变量的影响,鲜有研究深入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研或实地访谈的方式获取更为客观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现有研究过于宏观或者不够接地气,均未能给政府政策实施带来有效的实践指导。进一步地,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更多金融服务还是依赖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从目前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仍然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因此,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各方面的直接影响,间接探明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痛第 期潘锡泉,等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点,更好

11、地提出破题之策,需要更聚焦于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调研。因为这些问题无法从相关统计数据中直接获取,而是需要深入乡村对农村居民使用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情况展开田野调查,才能获得一线数据。但从目前来看,这方面的关注甚少。因此,全文的创新点是基于农村居民设计调研问题,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深入农村开展田野调研,获取最真实的一线数据,探讨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获得感)、农村居民在致富过程中的金融诉求,继而探明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以期更好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实践。三、调研设计及相关说明(一)调研对象与问卷设计调研对

12、象主要面向农村居民,由于目前统计数据以及有关研究公布的关于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数据较少,且都过于宏观,同时现有研究一般都是基于理论视角的分析,较少从客观调研的角度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因此较难支撑研究样本需求,故采用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的推进现状、挖掘农村居民在致富过程中的金融诉求、调研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从而更加客观和具有针对性地探究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并提出有效实施路径。调研问卷共设置调研问题 个,主要涉及调研对象的收入、贷款(融资)需求、用途和解决渠道及银行贷款(融资)的难易度(

13、金融可得性)、闲置资金的安排、金融素养水平、对银行业务的需求情况、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度,以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设计和提供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或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典型的调研和访谈题目如表 所示。表 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实践问卷调研(实地访谈)典型题目典型问题 您最近五年内是否有过贷款需求?您贷款资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一般资金需求是多少?您需要资金时一般通过哪些渠道解决?您觉得去银行贷款容易吗?您日常的闲置资金一般是如何安排的?您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有所了解吗?您认为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能满足您的需求吗?您了解的数字普惠金融方式有哪些?您认为目前

14、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流程及办事效率如何?您所在地区的银行提供了哪些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您觉得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您觉得银行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二)调研相关说明此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方式展开,历时 个月。通过奔赴浙江省绍兴市 个乡村实地进行问卷调研,共计发放问卷 份,收回问卷 份,剔除回答不全、涂改等问卷,最后实际获得可用有效问卷 份。实地访谈部分,选择了几个典型地区,主要包括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州市黄泽镇、浙江省丽水地区龙泉市安仁镇、江苏省无锡地区宜兴市新街镇三个乡镇,针对 位农村居民进行了访谈,每个乡镇随机访谈 户。最后根据问卷

15、调研和实地访谈获得数据进行分析。金融教育研究 年四、基于田野调研数据的结果分析(一)调研基本概况从问卷调研和访谈情况看,调研对象分布较为广泛,涵盖了 岁之间的所有人群,其中,岁的中青年比例稍高,占比约为 。从职业看,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村居民是自由职业者,没有所谓的入职门槛和退休年限,社会保障程度相对较高,但基本都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额度较低(养老保险金额普遍较低或者没有,农村医保能够保障的额度较低)。岁的中青年收入相对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些群体的金融需求较为旺盛,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约为 。调研对象中,初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占总人数的 ,学历为大专及以上人群占比较低,不

16、足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客观现实(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群体外流现象比较明显)。从收入来源看,受访者中外出务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占比最高,达到 ,个体经营(小门面、农家乐等)的占比约为 ,种植养殖的占比约为 。从收入水平看,家庭年收入 万的比例最高,约为 ,万元以下的占比 ,万以上的比例为 。总的来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整体较好,这可能与所发放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的对象所分布的区域(浙江和江苏)有关。(二)结果分析 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于贷款需求、贷款用途和渠道、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等问题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如表 所示),最近年内有

17、过贷款需求的农村居民占比 ,其中用于经营性周转的占比 、房屋购置的占比 、家庭教育支出的占比 ;在贷款渠道方面,高达 比例的人群(家庭)有贷款(融资)需求,其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及民间借贷来满足,只有 的家庭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关于银行贷款的难易度来看,在 户从银行获得过贷款的家庭中,户认为不容易、户认为较容易。表 主要调研结果()指标调研选项结果指标调研选项结果银行贷款情况向银行贷过款 从来没有向银行贷过款 贷款渠道银行(含农信社、邮储银行等)亲戚朋友或民间借贷 贷款用途经营性周转(含农机具购置等)房屋购置 家庭教育支出 贷款难易程度容易不容易关于闲置资金安排方面,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还是

18、以银行存款及购买其理财产品的形式为主(如表 所示),占比高达 ;民间借贷、互联网理财产品、股票、基金等其他形式一般保持在 的比例,说明整个调研对象对银行的信任度比较高。从闲置资金去向看,农村居民本身收入的有限性、投资渠道的狭隘性,以及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他们对其他金融产品不太熟悉,大部分还是存放银行定期存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地区居民对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较强的客观现实。表 主要调研结果()闲置资金使用情况类型银行存款及理财产品民间借贷互联网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其他数量 占比 关于农村居民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和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来看,有 的调研对象表

19、示不了解,可见当前政府在政策宣传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盲点,也与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较少,自主服务比较短缺等相关。同时,约 的人能够知道数字普惠金融是专门针对第 期潘锡泉,等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农村、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有 和 的受访者简单地把数字普惠金融和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余额宝)和 等联系起来。整体来说,农村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贫乏,理解较为片面。进一步对银行开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或提供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如表 ),大部分农村居民仅仅在银行办理过最基本的存取款业务,占比高达 ,这也意味着还有约 的受调研对象

20、从来没有参与过银行相关业务活动。参与银行业务活动的 位调研对象中,使用银行理财、贷款、汇款(或其他)分别占比 、。从银行服务便利程度看,的调研对象认为银行办理业务效率较低、排队时间长、自助设备操作冗杂麻烦,的调研对象承认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使用起来挺便捷,的调研对象认同银行现有办事效率,认为整个服务流程较为方便快捷。至于银行的智能化设备,绝大多数(高达 )的调研对象认为比较便捷但是数量太少,的调研对象认为银行缺乏对居民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金融服务的有效引导,的调研对象认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金融服务操作起来比较烦琐,最后还有 的调研对象表示没关注过,完全不了解。表 主要调研结果(

21、)指标调研选项结果(人)指标调研选项结果(人)经常使用的银行服务项目存取款 理财 贷款汇款或其他 自主化设备使用体验比较便捷但是数量太少 银行缺乏有效引导 操作起来比较烦琐 没关注过,完全不了解 银行服务便利程度业务效率较低,排队时间长,自助设备操作冗杂麻烦 效率较高,比较便捷 基于上述调研及实地访谈发现,当前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银行贷款(融资)门槛偏高,手续较为烦琐。调研对象中高达 有贷款需求的家庭是通过亲朋好友及民间借贷来满足资金需求的,只有 的家庭从银行贷过款,从银行获得过贷款的 户家庭中 户认为在银行贷款不容易,主要原因是银行手续烦琐、需要抵押、数额较

22、大的贷款不容易获得、向亲戚朋友借比银行方便等,这表明银行金融服务准入门槛高、手续烦琐已经成为阻碍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农村居民实现金融可得性的重要梗阻。农村居民关于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相关知识贫乏,金融素养亟待提高。农村居民闲置资金配置主要还是以银行存款为主,对银行理财产品了解甚少,去银行办理业务也主要限于存取款为主,农村居民对银行的“功能认知”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而缺乏通过银行“互联网 ”模式实现更好的融资或理财,也反映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推广方面缺乏有效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宣传落地的政策集成效应不足,农村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及其内涵的理解较为片面。关于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了

23、解和认知方面,的调研对象竟然一无所知,的农村居民将其简单地与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余额宝)、等联系起来。面向农村的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三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平台运营不可持续、数据安全引发担忧等原因,导致农户个人信息、小微企业经营数据、生产链数据、土地确权流转信息等涉及农村居民的相关“三农”数据的归集明显不足,数据存在较大缺失或者失真现象。面向农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不足。传统的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大中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涉农金融服务下沉不足,主要面向农村的农商行、农信社以及由一些商业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因规模小、业务较为单一,在数字化产品

24、和金融服务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金融教育研究 年五、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实施路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然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待需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活力,加大对三农、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等长尾客户的支持力度,才能有效地解决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质赋能。(一)强化理念引领,培植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理念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中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是金融要素资源保障和创新金融服务的主体。从实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实较好地发挥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供给的主体功能。这种主体地位决定了数字普惠金融理念培植需要紧

25、盯银行业金融机构。具体操作上,政府要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理念培植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功能,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财税政策去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农村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特别是要引导和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以及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的主体作用。如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农商行、农信社等商业性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设计面向农村地区的以“支农转贷、支农小贷再贷款、批发贷款、金融债券”等创新型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乡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可获得性。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要意识到开展数字普惠金融,不仅是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承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和服

26、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时代使命,更是推进银行业借助金融科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金融业务(流程)、降低“获客”成本、进行产品创新、拓展和挖掘乡村“长尾市场”,夺取业务增长制高点,分享乡村振兴大蛋糕的重要战略机遇。(二)完善政策机制,加快构筑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用户的普遍特征是分布较为分散,并且主体大多信用不佳甚至没有信用记录,很难获得相关金融服务,而供给主体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其先天的逐利性和风险规避性偏好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乡村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内生动力不足,加之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之间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服务门槛高、价

27、格高的“双高”局面。针对这一困局,政府层面要完善政策支持,加快构筑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设计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创新财税、货币、监管政策的搭配组合来调控资金流向,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从而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层面则要坚守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定力,坚持差异化定位,主动构筑多层次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宁爱照和郭君平,)。政策性银行要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国有大型银行要下沉服务网点,城商行要在县域以下优化网点布局,农信社、村镇银行要把工作中心放在乡村振兴上,加大面向“三农”、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支

28、持力度。(三)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金融服务可达性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相关的乡村网络、基站等基础性通信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通信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让家家都能通宽带,人人都能用上智能手机,这是激发数字普惠金融应用的基础(纪明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农村网点和网络的“双基”建设,不断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技术改造现有的渠道、信贷、存款、营销、风控、运营体系,构建现代化、数字化普惠网络体系,完善农村结算网络,促进银行业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提升乡村金融服务可达性。如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推动乡村金融“户户通

29、”工程,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畅通农村居民的诉求渠道,提升农村居民获得金融的便利性,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四)构筑数智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乡村金融服务降本增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作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缓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推波助力。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大数据征信模型实现智能信贷,将更多的评价要素融入其中,实现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提质第 期潘锡泉,等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增效(陈春仲,)。比如,融入乡村的土地流转权益、房屋权益、家庭成员受

30、教育程度、家庭从业情况、收入情况等量化采集的数据,从原先评价的单维度向多维度转变,有效解决决策和融资链条过长等瓶颈,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乡村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乡村金融服务成本。比如,构筑“智能信贷 信用信息共享 失信惩戒”的数智化风控评估体系,降低授信评价难度,达到快速授信确权,激发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活力,提升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供需匹配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五)设计品类丰富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设多样化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场景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农村实情,尽可能利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简化金融业务流程,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比如,开展金融上门服务、金融网

31、上预约制度、金融咨询业务等,改变老套的机械式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让金融服务回归服务本质。在移动互联时代,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面向农村居民推出定制的 客户端,打造融合各类娱乐、消费、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为农村居民提供快捷、高效、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让金融真正成为连接乡村实体与农村居民主体的有机链条,推动乡村振兴这台大机器高效有序的运转,更好地服务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结合乡村农副产品的特色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农银电商平台,实现“互联网 金融”与农业的融合式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对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32、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宣传力度,筑牢乡村金融风险底线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组织金融宣讲团队,普及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知识。活动内容上,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送金融知识,让数字普惠金融之风飘向田间地头,同时还要注重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普及的时效性;活动形式上,可以借助录像、摄像等技术手段,将深奥、相对枯燥的金融知识制作成贴近农村居民生活、相对有趣生动的视频资料,寓教于乐、妙趣横生,使农村居民易学、易会、易操作。只有农村居民理解了,转变了观念,使用并购买相关金融产品,才能扭转老百姓对银行只能开展存取款的根深蒂固印象,丰富农村居民闲置资金配置的渠道。此外,

33、在政策和产品的宣传上,还要加强对农村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和普及,筑牢乡村金融风险。(七)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乡风文明”之风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发挥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联动作用,加快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要积极倡导和引领相关部门建设涉农基础数据平台,因地制宜建好地方征信平台,完善涉农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基础性数据的共享,精准识别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降低数字普惠金融供给主体的数据获取难度,联合数字普惠金融供给主体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守信农村居民给予提升授信额度、获得优惠利率等奖励,对失信农村居民则给予降低甚至取

34、消授信、村内张榜公布、停发或扣划涉农相关补贴等惩戒措施(潘锡泉,)。譬如,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打击乡村高利贷行为,培育人人守信用、村村树文明的良好风气,通过“信用家庭(户)、信用村、信用镇”等选树活动,引导农村居民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以信用为载体推动诚信品德培养,营造良好的乡村信用氛围和“乡风文明”之风。参考文献:潘锡泉 促进共同富裕需发挥“金融活水”作用 金融时报,陈丹,姚明明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海金融 ():董云飞,李倩,张璞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分析 商业经济研究 ():潘锡泉 数字普惠金融帮扶低收入群体的逻辑机理及实现机制 区域经济评论 (

35、):谢琳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功能性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 ():金融教育研究 年 张昭昭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影响机制 商业经济研究 ():高婧,唐宇宙 服务下沉视角下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系探讨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分析 商业经济研究 ():李季刚,马俊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实证 统计与决策 ():葛和平,钱宇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现代经济探讨 ():宁爱照,郭君平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日报,纪明,曾曦昊,陈玉豪 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 基于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视角 金融教育研究,():陈春仲 让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时报,潘锡泉 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 金融时报,:(,):,;,;:;,“”:;(责任编辑:黎芳)第 期潘锡泉,等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问题及纾解之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