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pdf

上传人:sp****10 文档编号:7497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 347.1202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 1 部分:多链路 10Gbit/s 光接口(10 比特字容器) Real-time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 for UHDTV signalsPart1:multi-link 10 Gbit/s optical interfaces(10-bit word containers) (ITU-R BT.2077-2, Real-time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 for UHDTV signals,MOD) 2021 - 0

2、3 - 29 发布 2021 - 03 - 29 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 布 GY/T 347.1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缩略语 . 2 5 基本系统概述 . 3 6 UHDTV1 映射到双链路或四链路 10G-HDSDI . 3 6.1 视频有效载荷映射 . 3 6.2 针对系统 U1.6 至系统 U1.9 的双链路 10G-HDSDI . 4 6.3 针对系统 U1.10 至系统 U1.17 的四链路 10G-HDSDI . 6 6.4 光接口特性 . 10 6.5 ANC 和音频

3、数据映射 . 10 7 UHDTV2 映射到八链路或十六链路 10G-HDSDI . 12 7.1 视频有效载荷映射 . 12 7.2 针对系统 U2.6 到系统 U2.9 的八链路 10G-HDSDI . 14 7.3 针对系统 U2.10 到系统 U2.17 的十六链路 10G-HDSDI . 14 7.4 光接口特性 . 14 7.5 ANC 和音频数据映射 . 15 附录 A(资料性) 本文件与 ITU-R BT.2077-2 第 1 部分的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 19 附录 B(规范性) 10Gbit/s 串行信号/数据接口基本流分离 . 20 附录 C(规范性) 10Gbit/

4、s 串行信号/数据接口基本流数据映射 . 23 附录 D(规范性) 10Gbit/s 串行信号/数据接口光纤接口 . 28 参考文献 . 33 GY/T 347.1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为GY/T 347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串行数字接口的第1部分。GY/T 34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 第2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2比特字容器); 第3部分:单链路和多链路6Gbit/s、12Gbit/s和24Gbit/s光和电接口。

5、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TU-R BT.2077-2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的实时串行数字接口的第1部分。 本文件与ITU-R BT.2077-2的第1部分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文件与ITU-R BT.2077-2的第1部分的章条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本文件与ITU-R BT.2077-2的第1部分存在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是:为保持与GY/T 3072017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制作和交换参数值的一致性,对ITU-R BT.2077-2的第1部分中与50/P、100/P和120/P图像格式无关的内容进行删除,并对上下文逻辑进行修改和梳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

6、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博科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达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惠明、宁金辉、宋蔚、马正先、秦旭东、罗映辉、郭晓强、申红、邓向冬、孙岩、邵凤莲、张丽娜、张少颖、周芸、曾娟、商同、吴俊、曹鑫宝。 GY/T 347.12021 III 引 言 ITU-R BT.2077-2规定的超高清晰度电

7、视信号串行数字接口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 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2比特字容器); 单链路和多链路6Gbit/s、12Gbit/s和24Gbit/s光接口和电接口。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接口,其图像映射方法、辅助数据映射方法以及接口特性要求等均不相同,为便于应用,将GY/T 347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串行数字接口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 第2部分: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2比特字容器); 第3部分:单链路和多链路6Gbit/s、12Gbit/s和24Gbit/s 光和电接口。 表1

8、列出了第1部分、第2部分和第3部分接口的关键特性。 表1 第 1 部分、第 2 部分和第 3 部分接口的关键特性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电接口 光接口 数据映射 容器 10比特字 12比特字 10比特字 链路速率 10.692Gbit/s 10.692Gbit/s 5.94Gbit/s、11.88Gbit/s 或23.76Gbit/s 链路数量 最高16 最高24 最高8 物理层 传输介质 单模光纤 单模或多模光纤 同轴电缆 单模或多模光纤 光纤/电缆数量 1(DWDM) 1(DWDM)或24(每根光纤一个波长) 最高8 1(CWDM)或 最高8(每根光纤一个波长) 连接器 LC/PC

9、 单工/双工 SC/PC单工或MPO BNC LC/PC 单工/双工 传输距离 2km 100m(多模) 2km(单模) 100m(6Gbit/s) 70m(12Gbit/s) 30m(24Gbit/s) 100m(多模) 4km(单模) 应用示例 演播室之间 演播室内部或 演播室之间 演播室内部 演播室内部或 演播室之间 注: LC/PC:朗讯连接器/物理接头 SC/PC:单光纤连接器/物理接头 MPO:多光纤可插拔 GY/T 347.12021 1 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第 1 部分:多链路 10Gbit/s 光接口(10 比特字容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高清晰度电视信

10、号在实时串行数字接口 (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 (10比特字容器) )上的源图像映射要求、音频映射要求、辅助数据映射要求和接口特性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多链路10Gbit/s光接口(10比特字容器)的超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信号实时传输,并可作为设计、生产、验收、运行和维护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及其设备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 60793-2-10 光纤第2-10部分:产品规范 A1类多模光纤

11、分规范(Optical fibres-Part 2-10: Product specifications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category A1 multimode fibres) IEC 61754-20-2012 光学纤维接头和无源器件 光纤接口 第20部分: LC型接头系列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Fibre Optic Connector Interfaces - Part 20:Type LC connector family) ITU-R

12、BT.709 用于制作和国际节目交换的HDTV标准的参数值(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HDTV standards for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 ITU-R BT.1120 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信号数字接口(Digital interfaces for HDTV studio signals) ITU-R BT.1363 符合ITU-R BT.656、BT.799及BT.1120的用于比特串行信号抖动测量的规范和方法(Jitter specifications and methods for ji

13、tter measurements of bit-serial signals conforming to Recommendations ITU-R BT.656, ITU-R BT.799 and ITU-R BT.1120) ITU-R BT.1364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辅助数据信号格式(Format of ancillary data signals carried in digital component studio interfaces) ITU-R BT.1365 HDTV串行接口中作为辅助数据信号的24比特数字音频格式 (24-bit digital audio form

14、at as ancillary data signals in HDTV serial interfaces) ITU-R BT.1614 用于数字电视接口的有效载荷标识数据结构(Payload identification data structure for digital television interfaces) ITU-R BT.1729 16:9或4:3宽高比数字电视通用基准测试图(Common 16:9 or 4:3 aspect ratio digital television reference test pattern) ITU-R BT.2020 超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节目

15、制作和交换参数值(Parameter values for ultra-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systems for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exchange) ITU-T G.694.1 WDM应用的光谱栅格:DWDM频率栅格(Spectral grids for WDM applications:DWDM frequency grid Series) GY/T 347.12021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UHDTV1 具有38402160图像格式的超高清电视。 3.2 U

16、HDTV2 具有76804320图像格式的超高清电视。 3.3 基本流 basic stream 一种与ITU-R BT.1120建议书中定义的源数据流相同结构的10比特并行数据流。 3.4 虚拟接口 virtual interface 由一个源图像的所有基本流组成的数据映射逻辑接口。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NC 辅助数据包(Ancillary Data Packets) BER 误码率(Bit Error Rate) CDR 时钟数据恢复(Clock Data Recovery) CRC 循环冗余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 CWDM 粗波分复

17、用(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EAV 有效视频结束(End of Active Video) HANC 行辅助数据(Horizontal Ancillary) HDR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 HDTV 高清晰度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HLG 混合对数伽马(Hybrid Log-Gamma) LN 行号(Line Number) LSB 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

18、icant Bit) MSB 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 PQ 感知量化(Perceptual Quantization) PsF 逐行分割帧(Progressive Segmented Frame) PRBS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 SAV 有效视频起始(Start of Active Video) SDR 标准动态范围(Standard Dynamic Range) SDR-TV 标准动态范围电视(Standard Dynamic Range Television) SQD 方形分割(Square Divi

19、sion) UHDTV 超高清晰度电视(Ultra-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UI 单位间隔(Unit Interval) WDM 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GY/T 347.12021 3 10G-HDSDI 10Gbit/s高清晰度串行数字接口(10Gbit/s High Definition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2SI 二样本交织(2 Sample Interleave) 5 基本系统概述 对于UHDTV,图像应通过2SI或2帧2SI(100Hz和120Hz的情况下)映射到4

20、、8、16或32个子图,并应通过符合ITU-R BT.1120中定义的1.5Gbit/s串行数字接口要求的基本流映射到双链路或四链路10G-HDSDI模式D (见附录C),映射方式应符合图1。 根据本文件映射的单链路接口信号, 最大支持60Hz。 在嵌入可选的ANC数据时,ANC数据包格式应符合ITU-R BT.1364的要求。辅助音频数据应按照ITU-R BT.1365中的定义,并应按以下顺序进行映射: 10G-HDSDI链路1的(第1个)CH1基本流,采样频率为48kHz时最多可以有16个声道,或者采样频率为96kHz时最多可以有8个声道; 10G-HDSDI链路2的(第2个)CH1基本流

21、,采样频率为48kHz时最多可以有16个声道,或者采样频率为96kHz时最多可以有8个声道。 传输UHDTV图像源数据的多个基本流应被多路复用并串行化成如第6章和第7章中定义的多链路10G-HDSDI。 图1 UHDTV 映射概述 6 UHDTV1 映射到双链路或四链路 10G-HDSDI 6.1 视频有效载荷映射 本文件支持的源图像格式见表2,按照参数,可以分为U1.6至U1.17,源图像应通过2SI或2帧2SI方式将源图像分割为4个子图, 每个子图都应具有如附录B表B.1和表B.2中系统2.1、 系统4.1、 系统4.2或系统4.3所定义的19201080图像格式,再将子图映射到由附录C定

22、义的双链路或四链路10G-HDSDI模式D。 表2 本文件支持的 UHDTV1 源图像格式 系统号 系统图像格式 取样结构/量化深度 帧率 (逐行) Hz 附录 B 中定义的子图格式 U1.6 38402160/50/P 4:2:0 或 4:2:2 (YCBCR)/10bit 50 系统 2.1 U1.7 38402160/50/P 4:2:0 或 4:2:2 (YCBCR)/12bit 50 系统 4.1 GY/T 347.12021 4 表 2(续) 系统号 系统图像格式 取样结构/量化深度 帧率 (逐行) Hz 附录 B 中定义的子图格式 U1.8 38402160/50/P 4:4:4

23、 (RGB或 YCBCR)/10bit 50 系统 4.2 U1.9 38402160/50/P 4:4:4 (RGB或 YCBCR)/12bit 50 系统 4.3 U1.10 38402160/120/P 4:2:0 或 4:2:2 (YCBCR)/10bit 120 系统 2.1 U1.11 38402160/120/P 4:2:0 或 4:2:2 (YCBCR)/12bit 120 系统 4.1 U1.12 38402160/120/P 4:4:4 (RGB或 YCBCR)/10bit 120 系统 4.2 U1.13 38402160/120/P 4:4:4 (RGB或 YCBCR)

24、/12bit 120 系统 4.3 U1.14 38402160/100/P 4:2:0 或 4:2:2 (YCBCR)/10bit 100 系统 2.1 U1.15 38402160/100/P 4:2:0 或 4:2:2 (YCBCR)/12bit 100 系统 4.1 U1.16 38402160/100/P 4:4:4 (RGB或 YCBCR)/10bit 100 系统 4.2 U1.17 38402160/100/P 4:4:4 (RGB或 YCBCR)/12bit 100 系统 4.3 系统U1.6至系统U1.9图像应按2SI分割并映射到子图1到子图4的有效区域。附录B系统2.1或

25、者系统4.1至系统4.3被视为系统U1.6至系统U1.9的子图,如表2所示,并应具有ITU-R BT.2020中定义的数字取样结构。 对4:2:0取样结构,在10bit系统的情况下,图像的奇数行上的无采样值的偶数采样点分配200h(512),在12bit系统的情况下,为其分配800h(2048)。 6.2 针对系统 U1.6 至系统 U1.9 的双链路 10G-HDSDI 在系统U1.6至U1.9图像(38402160/50/P)的情况下,由2SI分割创建的每个子图数据应分割为双路基本流或四路基本流,其结构与附录B中B.2.1和B.2.2中定义的双链路1.5Gbit/s或四链路1.5Gbit/

26、s基本流相同。 从系统U1.6图像生成的子图1到子图4等效于附录B中定义的系统2.1,并应将其分割为8个基本流,分割方式应符合图2。 GY/T 347.12021 5 图2 系统 U1.6 的 8 路分割 系统U1.6虚拟接口的8个基本流应映射到双链路10G-HDSDI。基本流CH1、基本流CH2、基本流CH3和基本流CH4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1的CH1、CH3、CH5和CH7(链路A);基本流CH5、基本流CH6、基本流CH7和基本流CH8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2的CH1、CH3、CH5和CH7(链路A)。 在系统U1.7、系统U1.8和系统U1.9图像的情况下,子图1到子

27、图4应被分割为16个基本流,分割方式应符合图3。 图3 系统 U1.7、系统 U1.8 和系统 U1.9 的 16 路分割 GY/T 347.12021 6 附录C定义的10G-HDSDI模式D可以传输多达四对双链路1.5Gbit/s (对应附录B系统2.2、2.3、2.4或2.51))或最多两对四链路1.5Gbit/s(对应附录B系统4.1、4.2或4.3)。表1中系统U1.6、U1.7、U1.8和U1.9的UHDTV1图像应使用附录C定义的双链路10G-HDSDI模式D传输。 系统U1.7、系统U1.8和系统U1.9虚拟接口的16个基本流应映射到双链路10G-HDSDI。基本流组CH(8k

28、-7)、CH(8k-6)、CH(8k-5)、CH(8k-4)、CH(8k-3)、CH(8k-2)、CH(8k-1)和CH(8k),其中k是1到2的一个数字,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k)的CH1、CH2、CH3、CH4、CH5、CH6、CH7和CH8,即: 基本流CH1至基本流CH8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1的CH1到CH8; 基本流CH9至基本流CH16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2的CH1到CH8。 6.3 针对系统 U1.10 至系统 U1.17 的四链路 10G-HDSDI 在系统U1.10至U1.17图像(38402160/100/P或120/P)的情况下,应通过每4行

29、按照2帧2SI创建8个子图,映射方式应符合图4。每个子图应被分割为双路基本流或四路基本流,其结构与附录B中B.2.2和B.2.3中定义的双链路1.5Gbit/s或四链路1.5Gbit/s基本流相同。 图4 38402160/100/P 或 120/P 通过 2 帧 2SI 映射到 19201080/50/P 的 8 通道 应将2帧2SI应用于表1(U1.10到U1.16)中列出的38402160/100/P或120/P图像,并应将两个连续的帧即第一帧和第二帧,每4行映射到帧消隐区域和8通道19201080/50/P信号的有效区域。来自第一帧和第二帧的4N、4N+1、4N+2和4N+3行(N=0

30、、1、2、3539)应根据两个连续的水平取样分别映射到子图1和子图2、子图3和子图4、子图5和子图6以及子图7和子图8。第一帧应映射到从第22行到第561行,第二帧应映射到从第584行到第1123行。 应在第一帧之前插入从第1行到第21行的帧消隐, 应在第一帧和第二帧之间插入从第562行到第583行的帧消隐。应在第二帧后添加两个帧消隐即第1124行和第1125行。该分割将产生等效的子图1到子图8。 1) 系统 2.2、2.3、2.4 和 2.5 的说明见表 B.1。 GY/T 347.12021 7 19201080/50/P帧结构见图5,其中来自38402160/100/P或120/P图像的

31、第一帧和第二帧的帧消隐区域和映射的数据区域以颜色分别标记。38402160/100/P或120/P信号的原始图像第一帧和第二帧的取样/行号与映射的2帧2SI的19201080/50/P子图1到子图8之间的关系应符合表3的规定。 注:T 为参考时钟周期。 图5 19201080/50/P 图像的图像映射结构和数字定时参考序列 表3 来自第一帧和第二帧的原始图像取样号/行号与 2 帧 2SI 的映射子图取样号/行号之间的关系 子图 原始38402160/100/P或120/P取样号 原始38402160/100/P或120/P行号 映射19201080/50/P取样号 映射19201080/50/

32、P行号 1 4M、4M+1取样4N行 2M、2M+1取样22+N行 (来自第一帧) 2M、2M+1取样584+N行 (来自第二帧) 2 4M+2、4M+3取样4N行 3 4M、4M+1取样4N+1行 4 4M+2、4M+3取样4N+1行 5 4M、4M+1取样4N+2行 6 4M+2、4M+3取样4N+2行 GY/T 347.12021 8 表 3(续) 子图 原始38402160/100/P或120/P取样号 原始38402160/100/P或120/P行号 映射19201080/50/P取样号 映射19201080/50/P行号 7 4M、4M+1取样4N+3行 8 4M+2、4M+3取样

33、4N+3行 注:M=0、1、2、3959,N=0、1、2、3539。 从系统U1.10和系统U1.14图像生成的子图1到子图8等同于附录B中定义的系统2.1, 应被分为16个基本流,分割方式应符合图6。 图6 系统 U1.10 和系统 U1.14 的 16 路分割 系统U1.10和系统U1.14虚拟接口的16个基本流应映射到四链路10G-HDSDI,如下所示: 基本流 CH1、基本流 CH2、基本流 CH3 和基本流 CH4 应映射到 10G-HDSDI 链路 1 的 CH1、CH3、CH5 和 CH7(链路 A); 基本流 CH5、基本流 CH6、基本流 CH7 和基本流 CH8 应映射到

34、10G-HDSDI 链路 2 的 CH1、CH3、CH5 和 CH7(链路 A); 基本流 CH9、 基本流 CH10、 基本流 CH11 和基本流 CH12 应映射到 10G-HDSDI 链路 3 的 CH1、 CH3、GY/T 347.12021 9 CH5 和 CH7(链路 A); 基本流 CH13、基本流 CH14、基本流 CH15 和基本流 CH16 应映射到 10G-HDSDI 链路 4 的 CH1、CH3、CH5 和 CH7(链路 A)。 在系统U1.11、系统U1.12、系统U1.13、系统U1.15、系统U1.16和系统U1.17图像的情况下,子图1至子图8应被分割为32个基

35、本流,分割方式应符合图7。 图7 系统 U1.11、系统 U1.12 和系统 U1.13 的 32 路分割 附录C定义的10G-HDSDI模式D可以传输两对四链路1.5Gbit/s的附录B系统4.1、系统4.2或系统4.3。系统U1.10至系统U1.17的UHDTV1图像应使用附录C中定义的四链路10G-HDSDI模式D来传输。 系统U1.11、系统U1.12、系统U1.13、系统U1.15、系统U1.16和系统U1.17虚拟接口的32个基本流应映射到四链路10G-HDSDI。基本流组CH(8k-7)、CH(8k-6)、CH(8k-5)、CH(8k-4)、CH(8k-3)、CH(8k-2)、G

36、Y/T 347.12021 10 CH(8k-1)和CH(8k), 其中k是1到4的一个数字, 应映射到10G-HDSDI 链路(k)的CH1、 CH2、 CH3、 CH4、 CH5、CH6、CH7和CH8,即: 基本流CH1至基本流CH8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1的CH1到CH8; 基本流CH9至基本流CH16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2的CH1到CH8; 基本流CH17至基本流CH24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3的CH1到CH8; 基本流CH25至基本流CH32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4的CH1到CH8。 6.4 光接口特性 双链路和四链路10G-HDSDI的光接口特性

37、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当通过单个单模光纤传输双链路10G-HDSDI信号时,可以使用WDM或DWDM技术。对WDM传输来说,符合附录D要求的1310nm和1550nm的标称波长应分配给链路1和链路2。 当使用DWDM技术时, 应将1557.36nm和1556.55nm的近似标称中心波长分配给链路1和链路2, 分配方式应符合表4的规定。 对四链路DWDM接口的链路1到链路4,应分配1557.36nm、1556.55nm、1555.75nm和1554.94nm的近似标称中心波长。 表4 UHDTV1 的双链路和四链路 DWDM 接口的标称中心波长 链路号 双链路DWDM的近似标称中心波长 nm 四

38、链路DWDM的近似标称中心波长 nm 1 1557.36 1557.36 2 1556.55 1556.55 3 1555.75 4 1554.94 6.5 ANC 和音频数据映射 6.5.1 ANC 数据映射 在双链路和四链路10G-HDSDI的情况下,应将ANC数据首先映射到10G-HDSDI链路1的CH1基本流,剩余的数据都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2到链路4的CH1基本流,顺序为链路1、链路2、链路3和链路4。 6.5.2 音频数据映射 在双链路和四链路10G-HDSDI的情况下,根据ITU-R BT.1365的要求,应首先使用10G-HDSDI链路1的CH1基本流来传输音频数据,

39、在48kHz采样频率下,最多16个声道、4个声道一组地进行传输,或者在96kHz采样频率下,最多8个声道、4个声道一组地进行传输。如果需要多于16个声道的音频(在96kHz采样频率下为8个声道) , 那么根据ITU-R BT.1365的要求, 应使用10G-HDSDI链路2到链路4的CH1基本流,顺序为链路1、链路2、链路3和链路4。 在48kHz采样频率下,双链路和四链路10G-HDSDI模式D承载的最大声道数是32声道和64声道,或者在96kHz采样频率下,为16声道和32声道。 音频控制数据包应映射到10G-HDSDI链路1以及链路2到链路4(如有必要)的CH1基本流HANC数据空间的“

40、Y”数据流,并应符合ITU-R BT.1365的要求。 6.5.3 有效载荷标识符映射 有效载荷标识符应映射到10G-HDSDI的每个基本流的空白区域。UHDTV1视频有效载荷的有效载荷标识符应符合表5的定义。 GY/T 347.12021 11 该有效载荷标识符应符合ITU-R BT.1614中定义的格式要求。字节1强制性取值A1h,这将视频有效载荷格式识别为UHDTV1。其余3个字节定义本文件所定义的UHDTV1的视频有效载荷其他特征。 该有效载荷识别符的位置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表5 双链路或四链路 10Gbit/s 串行数字接口上的 UHDTV1 视频的有效载荷标识符定义 比特位 字节

41、1 字节2 字节3 字节4 比特b7 1 隔行(0h)或逐行(1h)传输 保留(0h) 8通道分配: CH1(0h),CH2(1h), CH3(2h),CH4(3h), CH5(4h),CH6(5h), CH7(6h),CH8(7h) 比特b6 0 逐行(1h)图像 保留(0h) 比特b5 1 转换特性: SDR-TV(0h), HLG(1h), PQ(2h), 未指定(3h) 双/四链路的10G链路分配: 链路1(0h), 链路2(1h), 链路3(2h), 链路4(3h) 比特b4 0 色域: ITU-R BT.709 (0h), ITU-R BT.2020 (1h) 比特b3 0 帧率:

42、 未定义(0h), 保留(1h), 50(9h), 100(Dh), 120(Fh), 保留的其他值 取样结构: 4:2:2 (YCBCR或ICTCP) (0h), 4:4:4 (YCBCR或ICTCP) (1h), 4:4:4 (RGB) (2h), 4:2:0 (YCBCR或 ICTCP) (3h), 其他的保留值 保留(0h) 比特b2 0 亮度和色差信号: NCL YCBCR(0h), CL SDR YCBCR或ICTCP(1h) 比特b1 0 量化比特深度: 10bit全范围(0h), 10bit窄范围(1h), 12bit窄范围(2h), 12bit全范围(3h) 比特b0 1 在

43、确定映射到双链路或四链路 10Gbit/s 串行数字接口的 UHDTV1 视频有效载荷时,应采用以下有效载荷标识符值。 隔行/逐行传输标志位应根据数字接口传输设置为(0h)或(1h)。 隔行/逐行图像标志位应设置为(1h)。 转换特性应由字节2的比特b5和比特b4来标识,其值如下: (0h)标识 SDR-TV, (1h)标识 HLG, (2h)标识 PQ, (3h)标识未指定。 应将字节4的比特b4中的色域标志设置为1,以标示ITU-R BT.2020色域。 对非恒定亮度YCBCR, 应将亮度和色差信号标志设置为 (0h) , 对恒定亮度SDR YCBCR或HDR ICTCP, 应将亮度和色差

44、信号标志设置为(1h)。 应将帧率设置为UHDTV1有效载荷对应的值。 应将取样结构设置为所承载的有效载荷对应的值。 基本流通道和10G链路的有效载荷标识符的分配顺序,应对应6.2中定义的10G-HDSDI输入通道号和链路号的顺序。 在第一链路的情况下,应将字节3的比特b4和比特b5中的10G链路号设置为(0h),在双链路的情况下,对第二链路应设置为(1h),在四链路的情况下,对第一链路应设置为(0h),对第二链路应设置为(1h),对第三链路应设置为(2h),对第四链路应设置为(3h)。 GY/T 347.12021 12 字节4的比特b5、比特b6和比特b7中的基本流通道号应设为以下值: (

45、0h)定义第一个通道为CH1; (1h)定义第二个通道为CH2; (2h)定义第三个通道为CH3; (3h)定义第四个通道为CH4; (4h)定义第五个通道为CH5; (5h)定义第六个通道为CH6; (6h)定义第七个通道为CH7; (7h)定义第八个通道为CH8。 量化的比特深度应由具有以下值的字节4的比特b0和比特b1来确定: (0h)应以全范围编码、使用每个取样10bit量化; (1h)应以窄范围编码、使用每个取样10bit量化; (2h)应以窄范围编码、使用每个取样12bit量化; (3h)应以全范围编码、使用每个取样12bit量化。 7 UHDTV2 映射到八链路或十六链路 10G

46、-HDSDI 7.1 视频有效载荷映射 可以分割为4个UHDTV1图像的UHDTV22)图像格式见表6,而后可以进一步分割为16个或32个子图,这些子图已在附录B中予以定义,即按2SI或2帧2SI分割的系统2.1、系统4.1、系统4.2或系统4.3。因此,UHDTV2图像的这种分割将产生16个或32个具有19201080图像格式的子图,并应将其映射到附录C中定义的10G-HDSDI模式D的八链路或十六链路。 UHDTV2图像采用2SI分割为4个UHDTV1子图的方法应符合图8。 依照每2个连续的水平取样一组, 系统U2.6到系统U2.9图像的偶数行应被分割为UHDTV1子图1和UHDTV1子图

47、2, 依照每2个连续的水平取样一组,奇数行应被分割为UHDTV1子图3和UHDTV1子图4。 在10bit量化系统的情况下, 为4:2:0系统图像的奇数行上的无采样值的偶数采样点分配200h(512) ,在12bit量化系统的情况下,为其分配800h(2048)。 表6 本文件支持的 UHDTV2 的源图像格式 系统号 系统图像格式 取样结构/量化深度 帧率(逐行) Hz 附录B中 定义的子图格式 U2.6 76804320/50/P 4:2:0或4:2:2 (YCBCR )/10bit 50 系统2.1 U2.7 76804320/50/P 4:2:0或4:2:2 (YCBCR)/12bit

48、 50 系统4.1 U2.8 76804320/50/P 4:4:4 (RGB或YCBCR)/10bit 50 系统4.2 U2.9 76804320/50/P 4:4:4 (RGB或YCBCR)/12bit 50 系统4.3 2) 指 76804320 分辨率的超高清晰度电视。 GY/T 347.12021 13 表 6(续) 系统号 系统图像格式 取样结构/量化深度 帧率(逐行) Hz 附录B中 定义的子图格式 U2.10 76804320/120/P 4:2:0或4:2:2 (YCBCR)/10bit 120 系统2.1 U2.11 76804320/120/P 4:2:0或4:2:2

49、(YCBCR)/12bit 120 系统4.1 U2.12 76804320/120/P 4:4:4 (RGB或YCBCR)/10bit 120 系统4.2 U2.13 76804320/120/P 4:4:4 (RGB或YCBCR)/12bit 120 系统4.3 U2.14 76804320/100/P 4:2:0或4:2:2 (YCBCR)/10bit 100 系统2.1 U2.15 76804320/100/P 4:2:0或4:2:2 (YCBCR)/12bit 100 系统4.1 U2.16 76804320/100/P 4:4:4 (RGB或YCBCR)/10bit 100 系统4

50、.2 U2.17 76804320/100/P 4:4:4 (RGB或YCBCR)/12bit 100 系统4.3 GY/T 347.12021 14 图8 UHDTV2 图像的 2SI 分割为 UHDTV1 图像 7.2 针对系统 U2.6 到系统 U2.9 的八链路 10G-HDSDI 应将从系统U2.6生成的4个UHDTV1子图映射到八链路10G-HDSDI。 应将UHDTV1子图k(k的编号从1到4)映射到10G-HDSDI链路(2k-1)和链路(2k)的CH1、CH3、CH5和CH7(链路A),即: 应将 UHDTV1 子图 1 映射到 10G-HDSDI 链路 1 和链路 2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