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四章-贷款业务1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4884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贷款业务1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四章-贷款业务1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四章-贷款业务1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四章-贷款业务1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四章-贷款业务1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贷款和贴现的意义和核算要求,重点掌握贷款和票据贴现的区别以及信用贷款和票据贴现的核算手续。同时,掌握贷款利息及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具体处理与核算。2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第二节 信用贷款的核算第三节 担保贷款的核算第四节 贷款减值的核算第五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和核算第六节 票据贴现的核算3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4二、贷款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1、贷款 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5 2、利息收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确认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等

2、实现的利息收入。资产负债表日,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商业银行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等科目,按差额,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合同利率和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可以按合同利率确定利息收入。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63.应收利息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资产负债表日,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实际收到时,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利息。74.贷款损失准备资产类科目,“贷款”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89105.资产减值损

3、失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其余参见上页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没有余额。11三、贷款业务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1贷款的确认与计量(1)贷款的初始确认与计量 合同本金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2)贷款的后续计量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12例1 20X0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为90,交易费用为5,每年按票面利率可收得固定利息4。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10.在初始确认时,计算实际利率如下:4*(1+r)-1+4*(1+r)-2+114*(1+r)-5=95 计算结果:r6.96%13 例题:2

4、05年1月1日,A银行以“折价”方式向B企业发放一笔5年期贷款5000万元(实际发放给B企业的款项为4900万元,合同年利率为10%。A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0.53%。207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B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A银行据此认定对B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8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00万元,但209年12月31日将仅收到本金2500万元。14 207年12月31日,A银行对B企业应确认的减值损失应按该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定。(1)207年12月31日未确认减值损失前,A银行对B企业贷款的摊余成

5、本计算如下:205年1月1日,贷款摊余成本=4900(万元)205年12月31日,贷款摊余成本=4900+490010.53%-500=4915.97(万元)206年12月31日,贷款摊余成本=4915.97(1+10.53%)-500=4933.62万元)15 207年12月31日,对B企业贷款(确认减值损失前)的 摊 余 成 本=4933.62(1+10.53%)-500=4953.13(2)207年12月31日,A银行预计从对B企业贷款将收到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如下:500(1+10.53%)-1+2500(1+10.53%)-2=2498.7147万 元2498.71(万元)(3)207

6、年12月31日,A银行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4953.13-2498.71=2454.42(万元)162贷款持有期间利息收入的确认3贷款的减值与收回17第二节 信用贷款的核算 信用贷款是商业银行仅凭借款人的信誉而发放的,不需要提供担保的贷款。其会计核算方式有多种。这里着重介绍逐笔核贷核算方式。逐笔核贷,是借款单位根据借款合同逐笔填写借据,经银行信贷部门逐笔审核,一次发放,约定期限,一次或分次归还的一种贷款核算方式。贷款利息一般由银行按季计收,个别为利随本清。18一、信用贷款发放的核算 商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会计分录为:借:贷款贷

7、款户(本金)(合同本金)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实际支付金额)差额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19二、信用贷款的后续计量与核算贷款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即按贷款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其计算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各期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0 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实际利率与

8、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户 借或贷:贷款贷款户(利息调整)贷: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21 实际利率是指将贷款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贷款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其计算公式为:22三、信用贷款收回的核算1贷款到期收回的核算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 (客户归还的金额)贷:应收利息户 (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贷款信用贷款户(本金)(客户归还的贷款本金)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户 (借贷方差额)如果,有贷款利息调整,要同时进行结转。232.贷款展期的核算 短期贷款必须在到期日之前,中长期贷款必须在到期日之前一个月,向银

9、行提出展期申请。每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的期限,中长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对展期贷款,全部以展期之日公告的贷款利率为计息利率。贷款展期无需办理转账手续。24第三节 担保贷款的核算依担保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一、保证贷款的核算 保证贷款发放与收回的核算手续与信用贷款基本相同。二、抵押贷款的核算 抵押贷款应到期归还,一般不得展期。若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银行有权依法处置其抵押品,并从所得价款中优先收回贷款本息。25借款人与银行签订抵押贷款合同,同时,借款人将抵押品或抵押品产权证明移交银行。银行审查无误后,签发“抵押品

10、保管证”交借款人,并填制借款凭证,办理贷款发放手续。商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会计分录为:1.抵押贷款发放的核算26借:贷款抵押贷款户(本金)(贷款的合同本金)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户 贷款抵押贷款户(利息调整)(相关交易费用)同时,对抵押物进行详细登记,并列入表外科目核算,其会计分录为:收入:待处理抵押品户272.抵押贷款的后续计量与核算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抵押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抵押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

11、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其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户 借或贷:贷款抵押贷款户(利息调整)贷: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283.抵押贷款到期收回的核算会计处理与信用贷款相同。三、质押贷款的核算其发放与收回的处理与抵押贷款基本相同。抵押贷款本息全部收回后,退还抵押品。其会计分录为:付出:待处理抵押品一一户29第四节 贷款减值的核算 一、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贴现资产、拆出资金、客户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如银行

12、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商业银行接受企业委托向其他单位贷出款项计提的减值准备,在“委托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30二、贷款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贷款,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以初始确认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该现值低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1.贷款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2.贷款的减值测试3.确认与计量31采用组合方式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的,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模式和数据支持程度,选择合理的方法确认和计量贷款减值损失。32三、贷款发生减值的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商业银行确定贷款发生减值的,应将该贷款的

13、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户 贷: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借:贷款贷款户(已减值)贷:贷款贷款户(本金)贷款贷款户(利息调整)33四、计提减值贷款利息的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减值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其会计分录为:借: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 贷:利息收入发放贷款及垫款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收入:应收未收利息户34 已发生减值的贷款如以后又收到利息,则于收到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吸收存

14、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贷款贷款户(已减值)35五、减值贷款价值恢复的核算若减值贷款价值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贷款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会计分录为:借: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 贷:资产减值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户36六、收回减值贷款的核算借:吸收存款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贷:贷款贷款户(已减值)(贷款余额)资产减值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户 (差额)同时,销记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会计分录为:付出:应收未收利息户37七、转销呆账贷款的核算七、转销呆账贷款的核算1 1确认呆账的

15、条件确认呆账的条件 2 2核销呆账损失的账务处理核销呆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按法定程序核销呆账损失时,会计分录为:按法定程序核销呆账损失时,会计分录为:借:贷款损失准备借: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客户贷款户 贷:贷款贷:贷款贷款贷款户(已减值)户(已减值)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会计分录为:科目金额。会计分录为:付出:应收未收利息付出:应收未收利息38八、已转销的贷款又收回的核算八、已转销的贷款又收回的核算 借:贷款借:贷款贷款贷款户(已减值)户(已减值)贷: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损失准备

16、客户贷款户客户贷款户借:吸收存款借:吸收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实际收到的金额)贷:贷款贷:贷款贷款贷款户(已减值)(原转销的已户(已减值)(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减值贷款余额)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贷款损失准备金户(差额)贷款损失准备金户(差额)39【例】建设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对金额为700万元的贷款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70万元,作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70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700000借:贷款已减值 7000000 贷:贷款本金 700000040【例】兴业银行某支行经法定程序审批后,核销某单位贷款损失准备50万元,作会计分录:借:贷款损失准备 500000 贷:贷款已

17、减值某单位户 5000007个月后,已核销的该贷款收回10万元,作会计分录:借:贷款已减值某单位户 50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500000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某单位存款户 100000 资产减值损失 400000 贷:贷款已减值某单位户 500000 41九、抵债资产的核算九、抵债资产的核算1 1、取得抵债资产、取得抵债资产 :(1 1)如为借方差额,则)如为借方差额,则借:抵债资产(借: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客户贷款户(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 贷:贷款贷:贷款贷款贷款户(已减值)(贷款的账面余额)户(已减值)(

18、贷款的账面余额)应交税费(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交税费(应支付的相关税费)42(2 2)如为贷方差额,则)如为贷方差额,则借:抵债资产借:抵债资产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客户贷款户客户贷款户 贷:贷款贷:贷款贷款贷款户(已减值)户(已减值)应交税费应交税费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同时,销记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会计分录为:同时,销记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会计分录为:付出:应收未收利息付出:应收未收利息户户432 2、抵债资产保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抵债资产保管期间收入和费用的核算(1 1)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取得的收入,其会计分录为:)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取得的收入,其会计分录为:借:库存现

19、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借: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其他业务收入贷:其他业务收入(2 2)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发生的直接费用,应列作其)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发生的直接费用,应列作其他业务成本。其会计分录为:他业务成本。其会计分录为:借:其他业务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贷: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443、处置抵债资产:借: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实际收到的金额)借: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实际收到的金额)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如果计提的话要结转)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如果计提的话要结转)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贷:应交税费(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应交税费(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抵债资产(抵债资产的账面余额)抵债资产(抵债资产的账面余额)或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或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45借: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借: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已计提抵债资产跌价准备已计提抵债资产跌价准备)贷:抵债资产贷:抵债资产(转换日抵债资产的账面余额转换日抵债资产的账面余额)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金融保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