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81533 上传时间:2025-01-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中国古代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李勇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师课程前言今天我们讲一下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个话题。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经典阅读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我们也不求在这个话题当中谈出多少的新意,但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轻轻打开经典的大门。这道门虽然有些厚重,但却并不难以开启,而且推开以后,你会发现一个不太熟悉却有似曾相识的一片新天地。一、关于经典与人文素养(一)关于经典第一个问题,关于经典与人文素养。何为经典?这个概念跟国学一样,其实本身都不大好定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这么说,“经者,织也”、“典者,五帝之书也”、“典者,大册也”,

2、所谓的经典其实是指那些超越时空局限,对人类社会引起持续震撼力的伟大著作。意大利有一位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他对经典作品有一个描述,说:“一部经典作品是每一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就似曾相识的感觉。经典的这种特质和作用是其他的信息载体所不能媲美的。每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和文化的发展都和它的经典是分不开的。如中华文化当中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在西方文化当中荷马史诗、圣经,包括后来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而在印度文化当中有吠陀、奥义书等,而伊斯兰教还很尊重古兰经,也是一样。经典在每个伟大文化历史上都取得的至关重要的奠基与引领的作用,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区

3、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要素。我们可以看一下哈佛大学的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说:“与伯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这个校训其实是在反复地提醒哈佛的学子要不断地回溯经典,与伯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来获得某种精神滋养和灵魂的洗礼。关于经典,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也就想讲一些很小的内容来谈一谈。(二)关于人文素养第二,关于人文素养。在中国的典籍当中,“人文”两个字最先出现在易经当中,易经在解释贲卦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这个词一开始最跟“天文”相对的,“天文”不是我们现今天文学的

4、意义,天上的日月星辰,它还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它是指自然界运行的表征和法则。而“人文”则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表征和法则。具体而言,“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人文,一方面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另一方面也强调运用礼乐仪等方式对人进行培养。“天文”既然跟“人文”相对,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天文”是阴阳刚柔,而“人文”是礼乐教化。其实由易经这句话来延伸出另外一个词,由“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延伸出来的另外一个词为“文化”,我们现在的“文化”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文化”主要是与“武化”相对的。“文化”它是用启发式的自觉方式去感化人,而“武化

5、”是用暴力强制的方式来教训人。这是“人文”两个字在中国典籍当中的解释。而在西方“人文”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拉丁文当中,它是指人性修养。近代以来,这个“人文”主要是与“科学”相对应。“人文”与“科学”作为不同的学科,“人文”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以此为对象,回答的是应当是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人生应当怎样过才有意义?目的是提供价值理性、塑造理想的人、健全的人,而“科学”的对象是外在的世界,自然世界、物质世界,“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工具理性,要认识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提高物质生活。在今天,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

6、便,现在iPhone6也都出来了,这本来是给人类发展带来优越的物质基础,但如果我们沉迷在这种物质享受当中,把这种手段当做目的而忽视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全面发展的话是本末倒置了,现在社会上功利主义横行,价值取向偏轨,道德修养滑坡,环境问题突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都受到了威胁,而在教育领域,功利色彩也日益浓厚,教学育人的教育成了职业教育,本来教育是要用以教学育人的,结果是成了一种职业教育。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人们又开始重视起人文教育的这样一个概念。这是关于人文素养我想讲的一些内容。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下面第二个大方面,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

7、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讲。第一个,为什么读;第二个,读什么;第三个,怎么读。这三个问题的逻辑非常简单,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但我们不想从理论上来解决问题,只是给大家讲一些例子,试图给大家一些启示。(一)为什么读 为什么读的第一个例子,伟大的书的作者大卫丹比的例子。伟大的书在西方也是一本很有影响的书,这位作者大卫丹比他还是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由于对于商业文化、媒介信息的研究,对解决个人中年之后产生心理危机的需要,这位大卫丹比突然回到母校哥伦比亚大学重修了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文学人文课、当代文明课),这位大卫丹比希望通过接触久违的伟大思想、伟大作家来重新界定自我的本质,重新掌握

8、真正的富有价值的知识分子的话语,从而彻底改变他之前的一个现状或之前困扰他的一个问题,问题是只拥有信息而没有知识,只拥有观点而没有原则,只拥有本能而没有信念,这是第一个大卫丹比的例子。 第二个,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例子。托尔斯泰写过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在他写出这些世界名著之后,他的思想一度陷入了苦闷和彷徨当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说:“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人的感觉完全相同。”这个托尔斯泰感觉自己的人生迷路了,怎么办?正是在这时候他阅读了中国古代的经典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博大智慧和精深思想,实现了彷徨中的托尔斯泰豁然开朗,他在日记当中有这么一句话,他说:“做人应该

9、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这是托尔斯泰读老子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对于水的感悟。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同老子一样,顺应自然法则,即智慧、即力量、即生命。”顺应自然法则就是智慧、力量和生命。这是托尔斯泰的一个例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其实都有必要一些人文经典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对抵御日常生活当中的琐碎或走出生命中的瓶颈。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世界级的大文豪都不免有苦闷的时候,他都还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再看我们国内许多的老一辈的专

10、家学者,就算他们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也都具有相当深厚的国学修养,他们在国学上的造诣甚至不比他们在科学上的造诣差多少。如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丁文江、竺可桢、李四光、吴大猷都是这种情况。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就更具代表性,杨振宁曾经在自己的书当中回忆说,有一年初中放假的时候,他父亲请了一位历史学的博士给他讲孟子,父亲不仅让这个人给他讲,还要求杨振宁把孟子背下来。杨振宁说当时的他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与勇气,只好勉为其难,把整本孟子装进记忆当中,看来他当时也是不想背的,但他上了大学之后,他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极为顺利,并获得了国际的肯定,说来奇怪的是,他年幼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后居然成为他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1、孟子在他的心目当中形成了一套价值系统,所以每当杨振宁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孟子好像都能给他提供答案。所以,影响他最深的还不是他最专长的物理学,还是二千多来孟子的思想。杨振宁说,幼年时候有机会学到孟子,远比我父亲那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有用得多。读经典有没有用?我们说它无用,无用之大用,其实也很有用。而且杨振宁在科学研究中重大思路的形成,他也得益于中国古代的文化理念,他说,我之所以怀疑O.Laporte的奇偶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的心得有关,因为易经当中既有阴、阳相似的道理,同时却也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这是易经对于杨振宁在科学研究重大思路形成的

12、一个重要启示。 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经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所以,杨叔子要求他的博士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背诵老子和论语,他的博士生都是学自然科学的,却都要背诵老子和论语,不背老子、论语,老子、论语不过关,杨叔子说休想戴博士帽。近一些年来,中国学生由于升学、就业等问题的困扰,功利性的阅读逐渐代替了经典的阅读,何为功利性的阅读?功利性的阅读主要是指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升学而展开的读书活动,所读的书都是一些教材、考试辅导书籍,这些书用完了之后往往都束之高阁或当做废品处理

13、掉。还有报道说很多学生考试完了之后就直接把书扔了,撕了玩。钱理群先生曾经尖锐地指出:现代社会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在这样一个实利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时代里,人的心灵越来越粗糙,丧失了对美的感悟能力,精神没有了,心灵的根失去了。而没有经典名著这样的心灵,它是粗糙且干枯的,这样的心灵无法感受宇宙的奥妙与无穷,世界的伟大与深邃,生活的美丽与痛苦。在2007年4月23号那一天是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功利性阅读正在破坏中国孩子的阅读品位和胃口,这篇文章指出要把青少年的功利性阅读和经典阅读区分开来,对于青少年而言读书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更应该从经典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力量以改变人生

14、。所以,这是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二)读什么第二个小问题,读什么?你说读,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很重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汗牛充栋、卷帙浩繁,你要放开架势来读的话,怎么样去下手?1、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1923年胡适为将要赴国外留学的清华学生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以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国故常识,书目是读书的一个很方便的阶梯,这个书目分为工具、思想史、文学史三个部分,这是14种工具书当中,甚至包括世界大事年表、佛学大辞典等。而思想史书目有92种,包括先秦诸子、佛经、理学,还有当时的人梁启超、康有为、章太炎的著作也收进去了,当然还有胡适本人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

15、而文学史书目有78部,其中历来被视为俚俗低下的元曲、杂剧、传奇、话本、小说也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我们这就很奇怪,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按理说他对传统应没那么感冒,却没想到他不仅去整理国故,他说要清理垃圾,结果他还开了这么多的国学书目。2、梁启超的真正之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但就算胡适开了这样一个国学书目,梁启超还嫌他开得文不对题,还经常说胡适书目里没有史书,所以梁启超也给当时的学生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书目,他这个最低限度的书目也是卷帙浩繁,很大一堆。后来考虑到青年学生课程繁重,专业又有差别,所以梁启超他又精益求精,理出了一份真正之最低限度的书目,这个书目包括这些书:四书、易经、书经、诗经、

16、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他还说,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就这样的一大堆书目,梁启超最后他说,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皆须一读(你无论是工科的、理科的,都需要读一读)。如果不读怎么办?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按照他这个中国学人的标准,现在我坐在这里,我都感到汗颜,这些书我也没有真的全部读过了吗,也没有。3、经史子集但我们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今天的国学土壤确实跟梁启超、胡适那时是没法比的。那我们今天要去读国学的书,读传

17、统的经典,我们应该怎么办?所有我们还是需要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我们的传统典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中国古代的典籍有一个分类,最开始是“七略”,分成七个部分,后来又分成“四部”,一开始称甲乙丙丁,后来又称作经史子集,按照我的老师楼宇烈先生的看法,这四部书是各有各的妙用,有什么妙用?楼先生主要这么讲,“经”跟“常”是通假的,是“经常”的意思,“经”是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经”是常读常新的书。读经书有一个功用,能让我们明天理,知人道。“经”包括儒家一开始主要推崇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到汉代开始称为“五经”,因为乐经亡佚了,所以后来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18、。后来又在“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了孝经、尔雅。孝经是一部解释字义的书,或训诂的书,就像现在的字典、辞典一类。“五经”加上这两经就变成了“七经”,再后来又将论语跟孟子加进去,又从“七经”变成的“九经”,再后来,学者们又把春秋经的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也算进去,又增加两部,因为春秋,这三部就不单算了,这样就形成了“十一经”。后来对于礼又有“三礼”,因为之前主要是礼记,然后礼记所解释的那本书是仪礼,还有一部记载周代官场的书叫周礼,总共算上周礼、仪礼、礼记是三本书,也加进去了,所以到了后来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十三经,这十三经主要有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孝经、尔雅、孟子、论语、左传、公羊传

19、、谷梁传、周礼、仪礼,主要是十三经的内容。 在儒家根源性的经典当中,我们尝尝还会提到“四书五经”,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结构儒家中最根本、最根源性的经典,是对于五经的一个提炼。有人称它为“六经之阶梯”,学习六经或五经的一个入门。这“四书”,除了论语、孟子之外,另外两个大学和中庸都是从礼记里面提出来的,宋代理学家称之为“四子书”,我们看这四本书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写的,记录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和他的门人写的,记载的是他们的一些言行、言论。而中庸是曾子的弟子、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的。孟子当然是孟子作的,孟子被认为是子思学生的学生,这连贯起来,从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再到孟子,就被

20、称为“四子书”,这是经部的一个主要情况。 史部是主要是用来分清楚历史事实的,它不像经部,经部是用来求道的。读史书是为了通古今,知兴替。我们读古书就可以知道各个朝代是如何兴起、如何衰落的。三字经当中有一个说法是“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用铜镜来照,可以看看衣服有没有穿好,扣子有没有扣歪,然后以史为鉴,就知道这个社会、一个国家是如何兴起、如何衰落下去的,而以史为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当然史部的主干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子部的情况。先秦的时候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所以读子书也很重要,读子书的意义

21、是“游百家,增智慧”(“游泳”在百家当中来涵养、增加我们的智慧。而这个百家都是从经当中发展起来的,都是古人读了经书来谈他们的体会。子书有一个重要特点,它都是一些思想家的著作,这是子部大概的情况。 集部主要是文集,把作品收集在一起,文集又分总集跟别集。总集是把某一类、某一个时代的都编在一起就称为总集。子部更偏重思想,集部就涉及到了文艺,而文艺倒过来讲是艺文,艺文在古代是一个很大的类别,“文”是文章,“艺”是“技艺”,传统的艺至少包括三个大方面:文艺、武艺和技艺。这个“艺”的作用是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健康和丰富。读集部这些艺文的作用概括为长见识、养性情。和现在相对比较繁琐的学科分类比起来,经史子

22、集的分类似乎比较简单。但是这四个大的分类所透出来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总结起来,读经书是明天理,知人道,读史书是通古今,知兴替,读子书是游百家,增智慧,读集书是长见识,养性情。这是经史子集的一个分类。从这个分类当中可见,中国典籍虽然是卷帙浩繁,数量繁多,但是统之有序,统之有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述而不作;第二,理念相通。何为述而不作?孔子有话:通过阐发前代人的经典或是前人论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很谦虚地说这个书不是我作的,我是在阐发前代人的论述或思想,但在这个阐发的过程当中,我对我自己的思想就有一个表达。这是中国的典籍能够统之有序的第一个原因,述而不作。第二个原因,理念相通。我们的分类不像现在

23、这样有细密的分科,而是相互之间有交叉和贯通,他们在理念上是相通的。所以,因为这两个特点就使得中国文化逐渐最后汇聚成了几部有根源性影响的著作。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看的话有几部根源性的著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源头来帮我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根本内容。4、楼宇烈的“三玄、四书、五经”和“九经、三论、一录”按照楼宇烈先生的概括,很有意思,称为“三、四、五”(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是老子、庄子、周易,“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周易、“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书经、诗经、“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看起来是12本书,但在“五经”里,周易跟“三玄”里的周易

24、是重复的,减掉一个就是11本书。然后“四书”里面的大学和中庸我们可以将它归到礼记中去,然后又减掉了2本,等于是9本。所以在楼先生看来,这9本书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根源性典籍。所以,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国学土壤不再深入,或从小的国学教育较欠缺且现在的时间又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这样一个“三玄、四书、五经”的提法或许值得大家参考。当然除了这“三玄、四书、五经”,楼先生还针对佛教提出“九经、三论、一录”的说法。佛教的“九经”包括金刚经(含心经)、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楞严经、圆觉经、坛经,这是佛教的“九经”。“三论”是中论、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这是“三论

25、”。“一录”是指景德传灯录,这对于佛教典籍的阅读很有指导意义。但楼先生还是主要强调“三玄、四书、五经”这9本书,他认为如果不了解这9本书就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反之,即使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不能将它们统摄到这9本书里面去的话,也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的价值观念。所以这9本书统领了整个的中国文化,是我们把握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必读书,这“三玄、四书、五经”可以值得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作一个参考。这是第二个,读什么的问题。(三)怎么读1、直接阅读原著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那我们就再看第三个问题,怎么读?我们读古书,读经典要和现在读其他的书一样吗?读功利的书一样吗?当然不是。在这个

26、读图的时代,我们读图看图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取代传统的阅读,感官的愉悦取代了严肃思考,快乐的原则取代了理想的原则。我们在声色光影的氛围当中,几十万字的长篇剧作也可以两个小时就得到直观的呈现,好像很轻松地享受完了。相比之下,白纸黑字的经典著作就显得非常地枯燥乏味,但经典固然是枯燥乏味的吗?其实经典有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个是持久不衰的经典魅力,第二个是不可穷尽的经典的张力,这两个特征就决定的经典阅读根本就不同于适用性的阅读、功利性的阅读、娱乐性的时尚阅读,经典的阅读就像学习游泳一样,你必须亲自下水自己去游泳,自己会获得最原始的体验,而不是听游泳教练在水边上跟你说了半天,你还是不敢下水。黄

27、俊宇先生对此有一个说法,他说:“相对于套装的知识(即概念、通论、通史等很多大学里开的课程)而言,从原点或实验室中经由十道程序而获得的知识,虽然未必与学界中已经普遍公示的知识完全合拍,但却具有较大的原创力与思考力。”他这个说法其实对于阅读经典而言也是实用的。叔本华还有一个相关的论述,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他这个说法是针对哲学的,但同样也适合于经典阅读。我们只有切身地去读,才能够完成知识的内化,完成个体精神的修炼与提升。2、高声诵读或者吟诵直接阅读,怎么样直接去读?是这么闭着嘴去默读,还是张开

28、嘴大声去读?理想的经典阅读的方式,首先强调的是直接阅读文本原文,甚至是高声诵读或者吟诵。很多年前我看过白鹿原这部小说,里面的很多情节说实话到现在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有一个情节我记得特别清楚,就里面有一个教私塾的朱先生,也是当地的乡绅,这位朱先生每天清早起来的时候,他就会在户外高声地诵读一些经典的文章。那个情节我到现在都记得非常清楚,在朱先生的读书里面有一种与天地宇宙相通的气息在其中,也正是因为他养成这样一种气息,他作为一个乡绅,在白鹿原那个地方,他才能在当地起到一个特殊的维系当地社会的这么一个作用。我们再来看曾国藩的例子,曾国藩他甚至把高声诵读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曾国藩有一个书房,那个书房原来的

29、名字叫求阙斋,有一次在深夜当中,曾国藩在那里高声朗诵古文,在前人的妙词巧构和自己的抑扬顿挫声中就进入了一种飘飘然的境界,领略到极大的乐趣。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乐这个话,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曾国藩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三大乐趣,他说:“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一乐。”奖励、提携那些人才,让他们每天都有进步,这是他的一大乐趣。第二乐趣是“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二乐”,第三乐“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一时高兴,曾国藩还把他的求阙斋将名字改成三乐书屋,这三乐当中的第二乐是“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其意为,读书要高声读出来。“金石”的“金”是“钟”,“石”是“磬”,读书的声音就像钟、磬这两种乐器发出来的声

30、音一样,非常美妙,非常好听,音色、节奏都很好,最后把你带到一个飘飘意远的意境当中。这是曾国藩对于自己高声诵读的一个总结,将它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 我们再来看钱穆对自己读书生涯的一个回忆,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读诵的重要性。钱穆说,我幼年曾受一段私塾教育(他在幼年的时候受过一段私塾教育),当时读了论语和孟子,读到滕文公章句上,我的私塾生活遽尔中止了,孟子便没有读完。后来不记在哪一年的冬天,忽然立意要将孟子通体读过一遍,于是拣定了阴历开岁的大年初一,我把自己反锁在一间空屋里,自限一天读完一篇。在大年初一那一天,他把自己反锁在一个空屋子里面,每天要读一篇孟子。第一个上午便读梁惠王章句上,读到能通体背诵为

31、止,然后自己开锁出门吃午饭。下午则读梁惠王章句下,到能通体背诵,再开门吃晚饭。这个劲跟头悬梁锥刺骨太还真的是有得一比的。钱穆说,如是七天,直到新年初七之晚餐,我的一段心事始告完毕。他说他读孟子七篇一共读了七天,给它整体地背诵下来的。钱穆最后说,这大概是廿余年前的事了。但我每逢新年,往往回忆到那七天。虽则在阳历的新年,我也会时时连带想到这件事。可见钱穆在大年初一到初七这天对于孟子的诵习对他而言是终生难忘。经典我们不能只用心与眼来学习,还要用口与耳来学习。有一个说法是“心眼口”,是要把心眼口都充分地调动起来,而“口”的方面我们要特别强调吟诵的重要性,吟诵就不光是高声地诵读,而是带着一种抑扬顿挫的语

32、调来读。古人常常用弦歌不绝来比喻文化的延续,何为弦歌?我们通常认为弦歌是具有比喻意义的,其实弦歌的本意是弹着琴瑟,把诗歌给吟咏出来。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即诗经的三百零五篇,孔子都能够一边弹着琴瑟,一边把它给吟唱出来。这种高声吟咏的变化早就是孔子他学习经典的一个方式。其实我自己在读经典的时候,以前还不知道吟诵,但我也喜欢找一个有水的地方,在湖边高声诵读,而且不是读完一遍就算了,就选那么一段不长的文字,读个三五十遍,一大早上就过去了。你读着读着的时候,你突然会感觉非常悠然自得,就感觉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境界当中,真的有点儿曾国藩说的飘飘然的感觉,而整个人的气息也会非常畅通。而高声地

33、去诵读经典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体贴经典的内涵;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调节自己身体的气息。可谓一举两得。而现在知道了吟诵之后,再用吟诵的办法去读,你就能更加体会到气息方面的调节作用了。现在有一个中华吟诵学会,正在全面推广古书文吟诵,已经在很多学校开展吟诵活动了。当然,对于经典光吟诵也是远远不够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如果只是这样有口无心地去吟诵,那也还是不够的。诵读之后,如果还有兴趣的话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注书或解释,要深入地了解到这些书的义理,并且要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进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的导师楼宇烈先生非常看重中庸里提到的读书次第。中庸里这么说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对于我们怎么样去阅读经典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分别来看一下。(1)博学之何为博学之?博学之是要多学、好学,要成为一个博学之人,但对于博学我们也要有一个很深层的了解。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黄侃就有一个说明,他说:“所谓博学者,谓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何为博学?并不是说你记了很多事,不是说你就是一个两脚书橱,有一个“冬烘先生”的说法,你学了很多知识,但并没有消化,那也没用。黄侃认为所谓的博学是要通晓事理,明白事理,这才是真正的博学。(2)审问之第二个,审问之。审问之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去请教,多去问,对于学习的内容要充分地

35、加以怀疑,孔子也进太庙每事问,甚至对于自己已经明白的东西也还要再去问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可以开发出来的内容。(3)慎思之第三个是慎思之,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地分析,看所学的是不是能够被自己所用。论语当中有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慎思,论语中记载,“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慎思之的意思。尤其是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利益的诱惑的时候,利字当头,你就更要慎思之,不可见利忘义,而是要见德思义,这是慎思之。(4)明辨之第四个是明辨之,辨析疑惑或名辩是非、分清是非,这说起来容易,但事到临头的时候做起来就很难了。论语当中有一句话是“爱之欲其生,

36、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强调了明辨疑惑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是非,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才能够合理合法。(5)笃行之最后一个是笃行之,如果前面的学问大多数还都是在知的这个过程的话,所谓笃行是与行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传统所讲的知与行的关系,知行合一。其实其根本就在于得其真意,并且最终能够去践行,在生活当中我们就要把有字之书跟无字之书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我们读经典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活读书,书读活,读活书。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最后一定是读书死。这是中庸当中讲到的一个读书的次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今天所讲的内容,大家也可以

37、采取这样的一个态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第二个方面大的内容,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三、阅读传统经典,提升人文素养第三个大方面的内容,阅读传统经典,提升人文素养,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一讲最为扣题的一部分。经典对于人们而言是无用的大用。具体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将它具体分为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我先总体地给大家说一下。第一个,广闻博见,增长人文知识;第二个,自作主宰,树立人生志向;第三个,进德修业,提升道德修养;第四个,游艺正道,培育创造精神;第五个,自然合理,转化思维方式;第六个,民胞物与,涵养天下情怀。我们可以分别地来看一下这六方面的内容。(一)广闻博见,增长人文知识第一个,广

38、闻博见,增长人文知识。现在由于传统文化断层,国人在人文知识方面确实有些匮乏,甚至达到惊人的地步。有这样一个事例,说祖国大陆为台湾打造了巨轮,中华“和平号”下水,当时连战夫人到场引了一句唐诗来祝贺这个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个诗在这里也引得非常应景,可是上海一家媒体却这样报道,说这句唐诗在他们那里的报道却成了连战夫人自己精心拟就的“原创”,而且还堂而皇之地上了大标题,闹了一个大笑话。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先生也说:“现在热播的电视剧的对白当中经常出现你的内人、我府上等词语。”因为“内人”本来是自己对于自己爱人的一个谦诚,而“府上”是对于别人家的一个尊称,怎么能说“你的内人”、“我府

39、上”呢?还有更累人的,郭齐勇说:“还有一位博士生给导师寄贺卡,竟然写的是某某先师收。”“先师”是过世的老师,所以不知道这位学生的老师在看了以后该如何的惊诧莫名。还有一个事,郭齐勇说,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他写过一本关于老子道德经的大学通识教育读本,这个通识教育读本本来就是以增加人文素养的,可在这个读本当中也犯了一个人文性的错误,老子当中有一句话是“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这个“如享太牢”,本来那个“太牢”是祭祀“三牲”当中的一个,但这个老师解释为像坐大牢一样难受,这是他对“如享太牢”的解释,也是闹了一个大笑话。所以,经典的阅读,我们多读经典有助于我们增强人文的知识。许多人印象当中认为儒家是

40、轻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学习的,其实这印象是不全面的,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它是以从事社会民众教育为主要职业的一个学派,他们的教育对象,从现在幼儿园阶段到成人的各种专门的人才都有,他们教育的内容是从童蒙识字到各种专门知识都有传授。儒家反对的并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它只是反对为知识而知识的学习的这种倾向,反对知识化的倾向。它认为学习知识要以良好道德品质为基础,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但这并不是不去学习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是第一个方面,广闻博见,增长人文知识。(二)自作主宰,树立人生志向第二个方面,自作主宰,树立人生志向。荀子有一个说法,“人最为天下贵”,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41、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这里荀子将天下万物分成的四大类,一个类别是没有生命的水火,一个类别是有生命但没有知识的草木,没有认识的草木,还有一类是有生命也有一定认识的禽类,最后一类是不光有生、有知而且更是有义的人类。何为“义”?“义”是指遵守一定伦理原则的行为规范。所以荀子说:“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人类与其他万物(特别是禽兽)根本区别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肯定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核心地位,强调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价值。正是因为人是天地之间最尊贵的,所以人他既不应该役于神,不应该被神所主宰,也不应该役于物,不应该受物的驱使和支配,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儒家将人

42、格的确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人格的确立是要将人和禽兽区分开来,而人格的提升是进而要让你把自己和一般人区分开来,要做一个君子。所以儒家强调人要立志,要自作主宰,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是不可夺的。孟子还提出独立人格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还强调大丈夫的崇高人格是坚持道德原则,不屈从于别人的意志,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内心。王阳明也有一个说法,“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如果你不立志的话,没有什么事情能做成功的,就像舟没有了舵,没有了一个方向,就像马缺了一个嵌在嘴里的东西,所以只能够

43、是胡乱地跑,没有方向。陆九渊的话更加典型,非常地有气魄,“仰首天地外,无我这般人”,放眼望去没有我这样的人。曾国藩说得谦虚点,但也很生动形象,他说:“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虽然只是两根穷骨头,我很穷,但可以我养活一种春天的欣欣向然的精神在心中。熊十力说:“自信真实,无须向外觅天地;自信自净,无须玄想去涅磐。”也是强调要自作主宰,不需要向外面的神去进行追求。所以,像曾国藩、熊十力、陆九渊、王阳明这样的一些儒者,他们做人做得这样地尊贵、不可一世,这样的一种态度可以转化成一种文化的尊严,对于生命、对于自我的一种尊重。一个深受儒家知识和价值体系熏陶的人,他必定有持久的观源,充沛的能量,他能

44、够是一个恒久的发光体,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阅读传统经典、提升人文素养的第二个方面,自作主宰,树立人生志向。(三)进德修业,提升道德修养第三个方面,进德修业,提升道德修养。儒家认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都要从修身做起,所以“四书”之一的大学讲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你是天子,是庶人,还是老百姓,都要注重修身。在修身的这个问题上,儒家提出了一个变化气质的问题,所谓气质,有些人将它看作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认为它是后天习染的。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所谓的气质是与个人某些先天的特征有一定联系,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所影响而形成的一些东西,大致等同于

45、“习性”,而变化气质改变我们的习性,以增加性格修养。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张载就十分重视变化气质的问题,张载说:“求学最大的益处就是在于能使人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气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学问反而对人是有害的。儒家强调变化气质,如果从正面而言,主要是指涵养与意志等方面的修养与锻炼,而深入阅读经典就有助于我们变化气质。读书变化气质。关于修养和境界,修养最后一定要达到某种境界,境界。北宋的理学家,还有一个孔颜乐处这个命题,孔颜乐处是古代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他明确使用孔颜乐处的这一个术语。这里的“孔”是指孔子,“颜”是指孔子最得意的一个弟子颜回,孔子他是如何快乐的?孔子说:“饭

46、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孔子的话,说即使粗茶淡饭,住的也很简单,甚至拿着胳膊来当枕头,他也觉得很快乐,如果说通过一些不符合道义的手段而获得富贵,他觉得这些于他如浮云,跟他没关系,他不会这样去干的。孔子他表达了一种乐以忘忧的修养境界。孔子才称赞过自己的学生颜回,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两次说颜回真是一个贤人啊,为什么是贤人?并不是他做出了这么伟大的功绩、功勋,而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得很简单,住的也很简单,喝的也很简单,对于这些,别人都觉得是一个很不堪忍受

47、的事情,但颜回乐在其中。孔子的乐以忘忧和颜回的不改其乐的共同之处都是在于,由于道德修养达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就算在物质方面比较贫困,他的精神生活也依然非常充实,造就了一种高尚的乐趣,这是孔颜之乐。这是第三部分,进德修业,提升道德修养。(四)游艺正道,培育创造精神第四部分,游艺正道,培育创造精神。有人说中华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文化,这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儒家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丝毫也不亚于对于伦理教育的重视,在儒家看来艺术修养有助于道德修养,它同样也是达到完美人格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那里,艺术修养和艺术教育主要的内容是诗教和乐教。比如孔子教训他的儿子,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其意为,你不学习古代的诗歌就不会跟人说话了,不会酬答,不会应对。而对于乐,孔子尤其重视,总是将它与礼相提并论,甚至认为乐在某种意义上更可以体现善与美的统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乐是尽善尽美的,所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听到了尽善尽美的音乐,竟然三个月都沉浸在那样一种非常悠远的艺术境界当中,“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而且他还感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音乐能够把人带到这样一个境界当中去。道家,尤其是庄子的人生经验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