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中知识点梳理教案1课题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1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内容。2、通过复习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3、通过复习,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教学重难点1、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2、通过复习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激励表、信息沟通牌教 学 过 程一、互阅作业 本节为复习课,本环节无。二、自学互帮(内容与方法)主题【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地形】(一)自学提示 对照课堂笔记,对照课本地图,对照复习资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复习掌握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 2、识记掌握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相关知识点。 3、理解中国地形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知识点。自学过程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及地图。 2、组内讨论交流复习情况。组内六位同学两两互提互查,针对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者,组长加强对其监督。 互帮环节 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重要知识点。 组间相互交流,讲义中认为有疑问之处,由小组长发言。其它小组进行纠错,补充。 三、知识点梳理归纳 单独附后。 四、练习反馈 填图册及探训对应习题: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评。五、帮困、加速 对于本节课上集中问题,教师或知者负责,或同伴互帮,以解决疑难问题。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1 中国的疆域 1、 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俄罗斯、印度。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
4、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多);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南北跨近50个纬
5、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经度,共跨五个时区,约5000多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1.2 中国的行政区划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
6、最年轻的直辖市是重庆市。我国领土最北、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1.3 中国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增长速度较快: 分布疏密不均,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1.4 中国的民族: 56个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
7、、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0.6%;其他民族人口仅占9.4%,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省。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自由。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
8、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I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4000米以上;II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III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2、阶梯分界: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为:1昆仑山;2祁连山;3横断山脉 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为:A大兴安岭;B太行山;C巫山;D雪峰山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大陆内部,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
9、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sng)山 主要地形区: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E青藏高原;F内蒙古高原;G黄土高原;H塔里木盆地6、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
10、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区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 7、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纬度最高;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海拔最高; 四川盆地是我国唯一没有沙漠、戈壁分布的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8、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中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河流。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水乡”、“鱼米之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