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神经调节(第3课时)同步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451864 上传时间:2025-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神经调节(第3课时)同步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神经调节(第3课时)同步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第1节(第3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设计思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三课时,而本节课的学生实验又是学生感知反射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节课教师可以通过婴儿饥饿啼哭时吸吮奶嘴的录像,引出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再通过膝跳反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非条件反射的存在。在实验进行之前,教师可以采用示范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坐姿和敲击的位置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达到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实验的目的。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讲解——讨论——实验——讨论的步骤进行。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知道实验数据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录像,知道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理解什么是反射,学习记录膝跳反射实验结果的方法,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学生在实验中建立团结协作的意识。 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 实验数据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难点:膝跳反射实验 四、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的录像资料(婴儿吸奶、实验正确动作示范)、带橡皮的小锤,实验记录纸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一、引言 组织同学观看婴儿吸奶的录像→引出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观看录像 学习并知道反射的概念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反射的录像,让学生对反射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实验与实践——观察非条件反射 组织学生完成活动2.1 观察非条件反射 1.讲清实验的目的和内容 2简单讲解实验中可能出现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介绍膝跳反射的实验方法,并提供正确实验操作的示范录像,对其中的关键进行重点讲解 4.学生实验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并给予指导 5.组织学生讨论书上P40页的讨论题2 6.知道学生阅读〈实验数据的类型〉 7.讨论P40页的问题4 8.组织学生讨论P40页的问题1和3→大脑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小腿的反应→大脑可以调节和控制反射 还可以适当举例以加深学生理解同时为下节课作铺垫,如人类(婴儿和成人)的排尿反射 9.再次进行实验 10.得出结论 1.阅读课文,知道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 2.知道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是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3.观看示范录像,了解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4.学生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填表一) 5.学生讨论 6.知道实验数据的不同表示方法 7.根据自己真实的实验情况分析讨论问题1, 8.讨论P40页的问题1和3 9.学生有意识地控制小腿的肌肉,观察膝跳反射能否进行 学生了解的误差存在,可请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 本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讲清楚实验的方法,尤其是要讲清实验者的坐姿、小腿肌肉的放松以及敲击的部位是否正确。教师可以事先拍摄正确实验动作的示范录像,让学生心中有数。 教师提供实验记录纸(附后) 讨论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真实结果进行讨论,并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表格,有目的地请部分实验不成功的学生分析原因,渐渐引出小腿肌肉僵硬的可能性(除了实验姿势不正确的原因) 小结 总结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 总结膝跳反射实验 巩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 为下节课作铺垫 学生活动表 实验与实践 观察非条件反射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目的:通过做膝跳反射实验,理解什么是反射 学习记录膝跳反射实验结果的方法 实验器材:带橡皮的小锤、记录纸 实验步骤:1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位同学轮换进行实验 2.观察膝跳反射:一位同学作为测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搁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学生用带橡皮的小锤迅速扣击受试学生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的反 应,重复三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纸上(表一)。 表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阳性率 膝跳反射能否产生 注意事项:1、放松小腿肌肉,采用正确的实验方式进行膝跳反射实验。 2、膝跳反射能够产生的用“√”表示,反之则用“╳”表示。 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阳性率 膝跳反射能否产生 3.采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实验。但要求被测试者需有意识地控制住小腿的肌肉,并将结果填入实验纸(表二)。 表二: 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