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说出长江的概况。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学、导、练当堂清”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自主阅读,读图思考,启发诱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自制教具(省区、地形区纸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同时播放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片头和长江之歌观看纪录片,收听歌曲增强视觉效果,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江的一泻千里、奔流入海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目标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默记“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为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自主认
2、知明确学生学习任务:独立阅读课本P41-45的图文资料,完成助学“学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巡视指导,了解学情。阅读课本P41-45的相关图文资料,完成助学P41“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标出重点、疑惑点。从整体上感知长江流域,训练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讨疑难问题。巡视指导,协调小组间的交流,诱导点拨。小组长引领本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进行互助学习,理解重、难点,整理生成的新问题,进行组组交流,师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精彩展示一、 我国第一
3、大河 展示“中国水系图”,明确表格列出的各条大河的位置。提出问题:分析为什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1.长度最长 2.年径流量最大 3. 流域面积最广读图,在图中找出各条大河(指图介绍)看表对比各大河的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得出结论。使学生知道我国河流众多的特点,落实课标要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 长江的概况 1.多媒体展示“长江水系图”,画出板图:“长江干流图”。 动态闪烁:山脉、海洋、分界城市,提出问题:长江干流的轮廓像什么?(英文字母V + W)2. 请学生分别指出长江南、北岸的支流、湖泊及所属的河段(课件动态显示)3. 展示“中国主要地形区”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总结
4、: 1)长江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2) 长江流经的省区(简称)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4. 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和“长江流域”及配套景观图。1. 指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和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 在板图中填出:唐古拉山脉、东海、宜昌、湖口。 解说“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的含义。用肢体语言表达指图介绍: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鄱阳湖、洞庭湖,并在板图中填出名称。指图说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开展“对号入座”小游戏,掌握流经地形区、
5、省区的正确排序。读图描述长江各河段的自然特征。1) 上游:多急流峡谷,水能丰富2) 中游:河道曲折,河湖众多3) 下游:江阔水深通过读图、填图,提高了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也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通过对长江流经省区、地形区的分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提取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知识点的逐一落实,使学生掌握河流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习长江水能开发、航运价值做好知识储备。拓展延伸:1. 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其中的直辖市有哪些?2. 长江流经的省区中,哪个兼跨上、中游,哪个兼跨中、下游?3. 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个阶梯?总结点拨。思考抢答:(1) 青海省; 重庆市、上海市(2) 湖
6、北跨上、中游,江西跨中、下游(3) 青藏高原(第一级阶梯)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 二级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级阶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衔接过渡同学们了解了长江各河段的特征,那么你认为长江有哪些利用价值?又会带来什么危害呢?开发与治理探究三、开发与治理(一)水能开发提问:了解了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你对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有什么想法?上游河段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开发航运。(二)“黄金水道”展示“长江航道”图。提出问题:1、 指图说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2、 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通航能力的变化。3、 长江干、支流航道的延伸方向有什么不同?这对航运有什么
7、好处?补充说明。(三)洪涝灾害长江虽具有航运和水能之利,但也常常发生洪涝灾害。阅读课本P43-44页图文资料,分析长江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教师巡查,教师点拨补充。引导读图,读课本P43图2-3-3 “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和阅读材料思考长江的水能利用情况小组交流,总结识记: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利用的占二分之一。(填出葛洲坝,三峡)观察航道图,思考回答:1、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2、 从上游到下游通航能力不断增强。3、 干流东西延伸,支流南北延伸,形成了贯通东西,沟通南北的庞大水运网,(被誉为“黄金水道”)分组讨论回答。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营
8、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保持水土;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展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图片):调蓄洪峰;退耕还湖。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地理问题的思维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增强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知识梳理第一大河长江长江概况开发治理通过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当堂达标】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段特别弯曲 2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 的美誉,是指( )A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B长江两岸经济发达 C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和货运量大 D长江中上游发电量大3下列港口城市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是( )A、上海 B、重庆 C、武汉 D、南京4读下图,回答:((1)长江发源于_山脉,最后注入_海,是我国第_大河。(2)图中序号代表支流名称是: _ _(3) 长江上游和中游分界点是宜昌,C是_,它是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位于_省。(4)长江源头位于_(省级行政单位),流经的直辖市有_市和_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