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必修2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章末质量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研究基因遗传规律的主要方法是()A. 由基因型表达出的性状推知的B. 仅从理论分析总结出的C. 用显微镜观测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D. 通过测交实验总结的2. 豌豆的硬荚(A)和黄色子叶(B)对软荚(a)和绿色子叶(b)是显性。现用纯种硬荚、黄色子叶甲豌豆与纯种软荚、绿色子叶乙豌豆相互人工传粉。则当年甲豌豆的果实和乙豌豆的子叶性状表现分别是()A. 硬荚、绿色子叶B. 硬荚、黄色子叶C. 软荚、黄色子叶D. 软荚、绿色子叶3. 已知黑尿病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两个都带有黑尿
2、病基因的正常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病的概率是()A. 12.5%B. 25%C. 50%D. 75%4.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子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 31B. 11C. 96D. 515. 人类Rh血型有Rh+和Rh-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Rh+的人有Rh抗原,Rh-的人无Rh抗原。若Rh+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母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母亲又怀一Rh+胎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
3、一定相同 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 A B C D6.(2009泰安模拟)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11B 21C31 D 817.(2009全国高考)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4、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 B38C116D3168.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C. 1/2变蓝D 34变蓝9.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哪项不是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A.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受粉植物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C. 豌豆
5、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10. 先天性聋哑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双亲均无此病,但第一个孩子患聋哑,以后所生子女患聋哑的可能性是()A. 100%B. 75%C. 50%D. 25%11.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GGYY与ggyy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是()A. 31和31 B. 53和9331C. 9331和31D. 31和5312. 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
6、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 TTB. TtC. TtD. TT或Tt13. (改编题)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 4和9 B. 4和27C. 8和27 D. 32和8114. 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遗传定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甲:P黑斑蛇黄斑蛇乙:F1黑斑蛇黑斑蛇 F1黑斑蛇、黄斑蛇 F2黑斑蛇、黄斑蛇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 黄斑是隐性性状C. 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
7、黑斑蛇基因型相同D. 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15.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结白色茧(YyIi)的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结白色茧对结黄色茧的分离比是()A. 31B. 11C. 133D. 15116.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
8、别是()A. AABB,aabbB. aaBb,AabbC. aaBB,AabbD. aaBB,Aabb17. 一雄蜂和一雌蜂交配后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 aabbABB. AaBBAbC. AAbbaBD. AABBab18. 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测交,结果如图,若这两对基因为自由组合,则由图可知亲本中高秆抗瘟病水稻的基因型为
9、()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19. 豌豆未成熟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让杂合子绿色豆荚豌豆的雌蕊接受黄色豆荚豌豆的花粉,所结出数十个豆荚的颜色应是()A. 全部为绿色B. 绿色与黄色的比例接近31C. 全部为黄色D. 绿色与黄色的比例接近1120. 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是表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纯合,其他均为显性纯合。若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期望在F1植株上就能统计F2代的表现型,则选择的亲本组合是()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 (12分)家禽鸡冠的形状由
10、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22.(16分)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11、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自交,F2的性别为 ;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23.(2010全国高考课标卷)(12分)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
12、,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 。参考答案第1章 章末质量检测1A解析:遗传规律主要是孟德尔根据观察统计不同
13、豌豆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比例总结出来的。2B解析:种皮和果皮与母本的性状相同,所以当年甲豌豆的果实应是硬荚;子叶是胚的一部分,而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杂交后代全部是黄色子叶,所以甲豌豆的种子子叶为黄色。3B解析:双亲携带致病基因又表现正常,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杂合个体杂交后代隐性纯合子为1/4。4D解析:两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双亲为杂合,子代AAAa=12。2/3(AaAa)2/31/4aa=1/6aa(矮茎),高茎为1-1/6=5/6,高茎矮茎51。5D解析:Rh-母亲的基因型为rr;两个胎儿均为Rh+,他们的基因型必定为Rr;其父亲的基因型为RR或Rr。母亲第一
14、次怀孕时已产生过抗体,生第二胎时属于二次免疫,免疫反应更迅速、更强烈,因而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6D解析:F1自由交配,产生F2基因型及其比例分别为:14BB、24Bb、14bb,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13为BB、23为Bb)自由交配,后代能出现黑身果蝇的只有23Bb23Bb交配组合,出现黑身的几率为232314=19,出现灰身的几率为1-19=89,灰身与黑身比例为81。7B解析:本题要求计算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的比例,所以可以忽略有芒、无芒性状,转化为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问题。设小麦抗病基因用“A”表示,感病基因用“a”表示,其遗传图解如下:F3中感病植株的比例为18aa+14a
15、a=38aa。8C解析:由题意可推知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Ww,其能产生W和w两种配子。9D10D解析:父母正常生了一聋哑的孩子,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前后代子女不相互影响,所以后代子女中患聋哑的概率依然是25%。11D解析:种皮与母本相同,子叶与子代相同。所以F2结的种子种皮与F2相同,子叶与F3相同。F2种皮是31;子叶是F1自交得到F2(黄绿31),F2再自交得到黄绿=53。12A解析:短尾鼠与正常鼠(tt)杂交后代短尾鼠正常11,短尾鼠与短尾鼠杂交后代出现正常类型得知亲本为Tt,Tt自交后代应该有三种基因型:TTTttt=121,但后代短尾鼠正常鼠21,由此可推断显性纯合子可能致死。13C
16、解析:AAbbCC 与aaBBcc杂交后代全部为AaBbCc,其能产生配子2228种,F1自交,每对基因能产生3种基因型,F2各类型自由组合可得基因型33327种。14D解析:从乙组合可推出黄斑为隐性性状、黑斑为显性性状;从甲组合可推出P、F1中的黑斑蛇均为杂合子,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15C解析:本题是两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题,而且后一对基因显性时遮盖前一对基因的表达,所以YyIi自交后代Y-I-、yyI-、yyii均表现白色,Y-ii表现黄色,白黄133。16B解析:甲与乙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每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需要有两种表现型,只有选项B符合该条件。17A解析:
17、F2雄蜂有4种基因型,说明F1雌蜂能产生4种卵细胞,根据F2雌蜂的基因型可得出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所以亲本雌蜂为aabb,F1雌蜂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出亲本雄蜂应为AB。18B解析:由柱状图可知F2矮秆多于高秆,说明F1有矮秆出现,所以亲本高秆基因为Dd,测交后代抗病易感病11,所以亲本另一对基因是纯合,推出亲本高秆抗病个体基因型为DdRR。19A解析:果皮和种皮与受精卵无关,与亲本相同。20D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必须满足:非同源染色体上且是非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本题中还加了一个条件:在F1植株上能统计。21(1)测交1111 (2)核桃状豌豆状=21 (3)80(4)614解析:(1)
18、杂合子个体和纯隐性个体杂交,叫测交。 (2)F1玫瑰状杂合的概率是23,纯合概率是13,则和纯合的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后代核桃状冠的概率是13+2312=23,豌豆状冠概率是231/2=13,比例为21。 (3)丙组中,由F1全是核桃状冠可推出亲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F1基因型为AaBb,雌雄个体间交配,符合常规的自由组合规律,玫瑰状冠的家禽=1/16AAbb+216Aabb=120只,可以推出杂合的豌豆状冠的个体理论上有:216aaBb=80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为32=6种,纯合子的比例为14AA12bb+14aa12bb=1/4。23 (1)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