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互动:互动:当你朋友说话时,用非语言沟通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继续说下去继续说下去继续说下去 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不感兴趣 提供论据提供论据提供论据提供论据 停下来听你说停下来听你说停下来听你说停下来听你说 停下来结束对话停下来结束对话停下来结束对话停下来结束对话第第十四十四章章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第一节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含义、特点及作用非语言沟通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 非语言沟通是非语言沟通是不以语言不以语言为载体,而以人的仪表、服饰、为载体,而以人的仪表、服饰、姿态、动作、神情等非语言信息作为沟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姿态、动作、神情等非语言信息作为沟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递,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学家艾伯特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美)的公式:梅拉比安(美)的公式:信息传递接受的全部效果信息传递接受的全部效果=词语词语(7)+表表情情(55)+声音声音(38)。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1.1.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2.2.体态符;体态符;体态符;体态符;3.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的符号的符号的符号(人际基本礼仪等人际基本礼仪等人际基本礼仪等人际基本礼仪等)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1.1.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语音的高低、大小、语速语音的高低、大小、语速语音的高低、大小、语速语音的高低、大小、语速 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1.1.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2.2.体态符;体态符;体态符;体态符;表情表情(艾伯特艾伯特梅拉比安)梅拉比安)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体体态符)态符)。分类分类分类分类:面部表情、姿态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 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1.1.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伴生符(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副语言);2.2.体态符体态符体态符体态符(表情)表情)表情)表情);3.3.物化、活动化、程式物化、活动化、程式物化、活动化、程式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化的符号化的符号化的符号(人际基本礼人际基本礼人际基本礼人际基本礼仪等仪等仪等仪等)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一)(一)真实性真实性 (二)(二)模糊性模糊性 (三)(三)共同性共同性 (四)(四)情景性情景性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一)(一)真实性真实性 (二)(二)模糊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三)(三)共同性共同性 (四)(四)情景性情景性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一)(一)真实性真实性 (二)(二)模糊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三)(三)共同性共同性(保尔(保尔艾克曼,石器部落)艾克曼,石器部落)(四)(四)情景性情景性 三、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三、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一)表达感情(一)表达感情(二)获得语言之外的信息(二)获得语言之外的信息(三)显示关系(三)显示关系 对称状态对称状态第二节第二节 非言语沟通的形式非言语沟通的形式 一、体态语言一、体态语言 第二节第二节 非言语沟通的形式非言语沟通的形式 一、体态语言一、体态语言 (一)头语(一)头语 点头点头 摇头摇头 昂头昂头 低头低头 (二)手势(二)手势 (三)身姿(三)身姿 二表情(常用定义)二表情(常用定义)不同表情的面部模式不同表情的面部模式情绪情绪 面部模式面部模式兴趣兴趣-兴奋兴奋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愉快愉快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惊奇惊奇眼眉朝上、眨眼眼眉朝上、眨眼悲痛悲痛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泪有韵律的啜泣。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泪有韵律的啜泣。恐惧恐惧眼呆张,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眼呆张,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羞愧羞愧-羞辱羞辱眼朝下。眼朝下。轻蔑轻蔑-厌恶厌恶冷笑、嘴角朝上。冷笑、嘴角朝上。愤怒愤怒皱眉、咬紧牙关、眼睛变狭窄、面部发红。皱眉、咬紧牙关、眼睛变狭窄、面部发红。二表情(常用定义)二表情(常用定义)1.目光目光(1)部位:)部位:双眼双眼 额头额头 眼部至唇部眼部至唇部 眼部至胸部眼部至胸部 局部、全身局部、全身 3 表情(常用定义)表情(常用定义)1.目光目光(1)部位:)部位:双眼(关注型)双眼(关注型)额头额头 眼部至唇部眼部至唇部 眼部至胸部眼部至胸部 局部、全身局部、全身 3 表情(常用定义)表情(常用定义)1.目光目光(1)部位:)部位:双眼(关注型)双眼(关注型)额头(公务型)额头(公务型)眼部至唇部眼部至唇部 眼部至胸部眼部至胸部 局部、全身局部、全身 3 表情(常用定义)表情(常用定义)1.目光目光(1)部位:)部位:双眼(关注型)双眼(关注型)额头(公务型)额头(公务型)眼部至唇部(社交型)眼部至唇部(社交型)眼部至胸部眼部至胸部 局部、全身。局部、全身。3 表情(常用定义)表情(常用定义)1.目光目光(1)部位:)部位:双眼(关注型)双眼(关注型)额头(公务型)额头(公务型)眼部至唇部(社交型)眼部至唇部(社交型)眼部至胸部(亲密型)眼部至胸部(亲密型)局部、全身。局部、全身。3 表情(常用定义)表情(常用定义)1.目光目光(1)部位:)部位:双眼(关注型)双眼(关注型)额头(公务型)额头(公务型)眼部至唇部(社交型)眼部至唇部(社交型)眼部至胸部(亲密型)眼部至胸部(亲密型)局部、全身(打量、危险信号)局部、全身(打量、危险信号)(2)角度:)角度:平视平视 仰视仰视 俯视俯视(3)时间)时间(2)角度:)角度:平视平视(尊重、平等)仰视仰视 俯视俯视(3)时间)时间(2)角度:)角度:平视平视(尊重、平等)仰视仰视(尊重、敬畏)俯视俯视(3)时间)时间(2)角度:)角度:平视平视(尊重、平等)仰视仰视(尊重、敬畏)俯视俯视(自大)(3)时间)时间(2)角度:)角度:平视平视(尊重、平等)仰视仰视(尊重、敬畏)俯视俯视(自大)(3)时间)时间(谈话时间的3060)(2)角度:)角度:平视平视(尊重、平等)仰视仰视(尊重、敬畏)俯视俯视(自大)(3)时间)时间(谈话时间的3060)控制对方的目光。在与病人解释病情或进行健康教育时,控制对方的目光。在与病人解释病情或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利用实物、手势、挂图作为辅助手段,吸引病人的注意可以利用实物、手势、挂图作为辅助手段,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目光控制对方不走神。如开会时讲话力,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目光控制对方不走神。如开会时讲话者用点视目光来暗示到会者不要开小差。其目的是为了使对者用点视目光来暗示到会者不要开小差。其目的是为了使对方聚精会神地接受信息。方聚精会神地接受信息。三三.触摸触摸 触摸的要求触摸的要求 (1)根据沟通场景选择触摸方式 (2)根据沟通对象选择触摸方式 (3)根据双方关系选择触摸方式 (4)根据文化背景选择触摸方式触摸的意义触摸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的生长 (2)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3)有利于传递信息 (4)给予心理支持 (5)辅助治疗 三三.触摸触摸 触摸的要求触摸的要求 (1)根据沟通场景选择触摸方式 车祸中儿子受伤 发怒的家属 三三.触摸触摸 触摸的要求触摸的要求 (1)根据沟通场景选择触摸方式 (2)根据沟通对象选择触摸方式(性别)(3)根据双方关系选择触摸方式 (4)根据文化背景选择触摸方式(摸头)触摸的意义触摸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孤儿院(孤儿院医院)医院)(2)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3)有利于传递信息 (4)给予心理支持 (5)辅助治疗(触摸相关实验)四、仪表仪容四、仪表仪容(一)发型一)发型(二)面容要求(二)面容要求(三)仪表服饰(三)仪表服饰五、环境布置五、环境布置六、时间控制六、时间控制七、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七、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四、仪表仪容四、仪表仪容(一)发型一)发型(二)面容要求(二)面容要求(三)仪表服饰(三)仪表服饰五、环境布置五、环境布置六、时间控制六、时间控制七、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七、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伴生符伴生符(副语言)副语言)七、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七、辅助语言和类语言(一)语调(一)语调1.升调升调2.降调降调3.平调平调4.曲调曲调(二)语气(二)语气(三)言语中的停顿(三)言语中的停顿(四)音质、音量(四)音质、音量(五)语速(五)语速(六六)类语言类语言第三节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浏览)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浏览)1.通俗、准确通俗、准确2.协调、自然协调、自然3.适度、温和适度、温和4.灵活、应变灵活、应变 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