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BT8908-1999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37950 上传时间:2025-0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BT8908-1999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JBT8908-1999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53.040.10 J81 JB/T8908-1999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 Walled belt conveyor 1999-06-28 发布 2000-01-01 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JB/T 8908-1999 前 言 由于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采用了通用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零部件,因此本标准引用了GB/T10595—1989《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的有关章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青岛运输设备制造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岛第六橡胶厂、青岛银龙特种胶带厂、青岛华夏胶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 炎 刘锡斌 汤 岩 杨建国 孙发成。 I JB/T 8908-1999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06-28 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 Walled belt conveyor JB/T 8908-1999 2000-01-01 实施 2 JB/T 8908-199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以下简称输送机)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大倾角(≥30°),连续输送各种块状、粒状等松散物料的输送机,工作环境温度为—25~+4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26—1989 织物芯输送带外观质量规定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4490—1994 输送带尺寸 GB/T5015—1985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 GB/T5272—1985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GB/T6759—1986 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方法 GB/T7983—1987 输送带成槽性试验方法 GB/T7984—1987 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 GB/T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T9286—198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439—1988 灰铸铁件 GB/T10595—1989 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 GB/T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 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T13306—1991 标牌 GB/T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 通用技术条件 JB/T7007—1993 ZJY型轴装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JB/T7330—1994 电动滚筒 JB/T9000—1999 液力偶合器 通用技术条件 JB/T9001—1999 运输机械用减速器 3 型式和基本参数 3. 1 型式 输送机的基本布置型式和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布置 型式 代号 I L NL S SC 3. 2 型号 输送机的型号标记应符合如下规定: DJ — / 型式代号(见表1) 倾角,(°) 挡边高,cm 传动滚筒直径,cm 基带宽,cm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代号 标记示例: 基带宽为500mm,传动滚筒直径为500mm,挡边高为80mm,倾角为30°,布置型式为S的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标记为: 输送机 DJ5050-8/30S JB/T8908—1999 3. 3 基本参数 3. 3. 1 基带宽,mm 300,400,500,65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 3. 3. 2 名义带速,m/s 0.25,0.315,0.4,0.5,0.63,0.8,1.0,1.25,1.6,2.0,2.5,3.15,4.0 3. 3. 3 滚筒直径, mm 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400,1600 3. 3. 4 改向轮直径, mm 200,250,315,400,500,630, 800,1000,1250,1600,2000,2500 3. 3. 5 挡边高, mm 40,60,80,100,120,160,200,240,300,400,500,630 3. 3. 6 倾角,(°) 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 4 技术要求 4. 1 输送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 2 钢板和型钢的冲剪件不得有裂纹、夹层、凹陷、皱纹等缺陷,并应清除尖棱和毛刺。 4. 3 铸件应符合GB/T9439和GB/T11352的规定。 4. 4 焊接件应符合GB/T12469中的缺陷分级Ⅲ级的要求. 4. 5 所有零部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配套件、外购件应有合格证,并经检验部门按有关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6 驱动装置 4. 6. 1 电动滚筒应符合JB/T7330的规定。 4. 6. 2 液力偶合器应符合JB/T9000的规定。 4. 6. 3 减速器应符合JB/T7007和JB/T9001的规定。 4. 6. 4 联轴器应符合GB/T5272和GB/T5015的规定。 4. 6. 5 逆止器安装后,减速器或电动滚筒在逆止方向应逆止可靠,在非逆止方向应转动灵活。 4. 7 改向轮装配后,其外圆径向跳动应符合GB/T1184中11级精度的规定。 4. 8 滚筒应符合GB/T10595—1989中3.3.2、3.5和3.8的规定。 4. 9 辊子应符合GB/T10595—1989中3.9的规定。 4. 10 架体应符合GB/T10595—1989中3.11的规定。 4. 11 除锈和涂漆 4. 11. 1 涂漆前,钢材表面应进行除锈处理,并应达到GB/T8923中Sa2级或St3级的要求。 涂漆部件应涂底漆一层,面漆两层。底漆不允许有针孔、气泡、流挂、漏漆等缺陷,面漆要求均匀、光亮、平整。漆膜总厚度为75~105μm,漆膜附着力应达到GB/T9286中的2级要求。 4. 12 波状挡边输送带 4. 12. 1 基带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GB/T4490的规定。 4. 12. 2 基带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GB/T7984的规定。 4. 12. 3 基带成槽度不得大于0.03。 4. 12. 4 基带、挡边和横隔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T526的规定。 4. 12. 5 挡边和横隔板不允许有裂口。 4. 12. 6 挡边和横隔板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表A2的规定。 4. 12. 7 挡边的扯断强度不得低于18MPa,扯断伸长率不得小于450%,邵伯尔磨耗不得大于120mm3,硬度(邵氏A型)为55°~65°,臭氧老化(臭氧浓度50×10—6m3/m3,40℃/24h无龟裂)。横隔板的硬度(邵氏A型)为65°~70°,邵伯尔磨耗不得大于110mm3。 4. 12. 8 挡边、横隔板与基带的粘合强度不得低于6N/mm。 4. 12. 9 挡边与基带粘接后应平直,在任意5m长度内的直线度为5mm。 4. 12. 10 横隔板间距应为挡边波形距的整数倍,并应与挡边波谷对准。横隔板端部与挡边波谷的间隙不得大于2mm。 4. 12. 11 挡边、横隔板增强层附着强度不得小于4.8N/mm。 4. 13 安装装配 输送机的总装配可在现场进行,驱动装置和拉紧装置应在制造厂内组装,驱动装置组装后应试运转。 4. 13. 2 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直线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并应保证在任意5m长度内的直线度为2mm。 表 2 输送机长度 m ≤10 >10~30 >30~50 >50~100 >100~150 <>150~300 直 线 度 mm 3 4 5 8 10 12 滚筒、改向轮和拍打清料装置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为轴线长度的1/1000。与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为轴线长度的1.5/1000。 改向轮、防偏辊(轮)组和托(压)带辊组中心线与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对称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带 宽 mm ≤800 >800~1600 >1600 对 称 度 mm 3 4 5 辊子上表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面或倾斜面)或同一公共半径的弧面上(凹弧段或凸弧段),其相邻三组辊子上表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0mm。 4. 13. 6 导料槽底部与挡边顶部的间距不得大于5mm。导料槽底口宽度不得大于有效带宽的80%。 4. 13. 7 空段清扫器安装后,其刮板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基带宽的90%。 4. 14 整机性能 输送机运行时不得有刮、卡、碰现象及异常噪声。负荷运行时辊子应转动灵活、驱动装置不得有异常振动和渗油现象。 4. 14. 2 输送带应平稳、对中运行,其挡边外侧与改向轮或托(压)带辊端面的距离不得小于8mm。 4. 14. 3 滚筒、改向轮应转动灵活,其阻力系数不得大于0.02。 拍打清料装置和空段清扫器清扫效果良好、性能稳定。拍打清料装置的拍打轮(辊)应转动灵活,与输送带接触均匀。 4. 14. 5 防偏辊(轮)应转动灵活,能有效地阻止输送带跑偏。 4. 14. 6 拉紧装置应调整方便,性能可靠,保证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输送带不打滑。 漏斗和导料槽应保证输送机负荷运行时不出现堵塞和撒料现象。 4. 14. 8 输送机空载噪声值应符合GB/T10595—1989中3.14.3的规定。 4. 14. 9 各种机电保护装置应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可靠。 5 试验方法 5. 1 滚筒、改向轮、辊子等外圆径向圆跳动的测定 滚筒、辊子外圆径向圆跳动的测定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6进行。 改向轮外圆径向圆跳动的测定: 将改向轮固定在试验架上,使百分表测量头垂直接触被测件外表面(见图1),转动被测件一周,从各百分表上得出各个位置的圆跳动,取其中最大值。 图 1 5. 2 滚筒、改向轮灵活性的测定 将装配好的滚筒、改向轮安装在试验架上(见图2、图3),用一根细绳的一端缠绕在被测件上并固定,另一端挂一重物,测出使被测件开始开始转动时重物的质量,并按下式计算被测件的阻力系数。 f = 式中:f ——被测件的阻力系数; Q ——加在被测件外圆上的质量,kg; G ——被测件转动部分质量,kg。 图 2 图 3 5. 3 滚筒最小壁厚的测定 用金属测厚仪进行测量。在接盘与滚筒端面之间的中部圆周上,每隔90°,并避开筒皮母线焊缝 50mm处取4点进行测量,取其中最大值。 5. 4 辊子动旋转阻力试验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1进行。 5. 5 辊子防尘和防水性能试验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2进行。 5. 6 辊子轴向承载能力试验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3进行。 5. 7 辊子跌落试验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4进行。 5. 8 整机噪声测定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5进行。 5. 9 辊子轴向位移量测定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7进行。 5. 10 滚筒静平衡试验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8进行。 5. 11 滚筒的探伤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1.9进行。 5. 12 漆膜附着力与漆膜厚度检查 漆膜附着力应按GB/T9286进行划格试验,漆膜厚度使用磁性测厚仪测量。 5. 13 基带成槽度试验应按GB/T7983进行。 5. 14 挡边、横隔板与基带的粘合强度试验应按GB/T6759—1986中的A法进行。 6 检验规则 6. 1 出厂检验项目: a) 滚筒、改向轮、辊子等外圆的径向圆跳动检查; b) 滚筒、改向轮灵活性检查; c) 辊子轴向位移量检查; d) 漆膜附着力与漆膜厚度检查; e) 滚筒最小壁厚测定; f) 滚筒的探伤检查; g) 滚筒静平衡试验。 6. 2 有下述情况这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包括整机和部件)试制时; b) 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时; c) 产品结构、材料、工艺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产品长期(3年以上)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6. 3 型式试验项目: a) 出厂检验项目的全部内容(见6.1); b) 整机性能检查(见4.14); c) 辊子动旋转阻力试验; d) 辊子轴向承载能力试验; e) 辊子防尘、防水性能试验; f) 辊子跌落试验。 6. 4 检验数量及范围 对规格相同、数量较多的部件(如辊子)应按GB/T2828—1987中一般检查Ⅱ级水平,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中AQL=10进行抽检。 6. 4. 2 在输送机中任选3种结构件,检查漆膜附着力与漆膜厚度。 6. 4. 3 滚筒、改向轮灵活性和滚筒的探伤检查数量应按表4的规定进行。 表 4 每生产批量 个 ≤15 >15~100 >100 检查数量 个 全检 15 15% 6. 4. 4 型式试验应检查整机的所有零部件,规格相同、数量较多的部件按6.4.1进行。 6. 4. 5 滚筒静平衡检验范围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2.5进行。 6. 4. 6 滚筒的探伤检验范围应按GB/T10595—1989中的4.2.6进行。 7 标志、包装和贮运 7. 1 每台输送机应在头部的显著位置上固定标牌,标牌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内容如下: a) 产品名称; b) 产品型号; c) 功率; d) 带速; e) 输送量; f) 输送高度; g) 出厂日期; h) 出厂编号; i) 制造厂名称。 7. 2 输送机零部件的包装、加固、防雨、防潮要求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7. 3 输送机发运时应随机附带下列文件: a) 产品合格证书;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产品总图; d) 发货清单 7. 4 输送机所有零部件应贮存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库房内,以免锈蚀损坏。辊子应封闭存放;架体应存放在平坦地面上。 7. 5 输送带的贮存应避免日晒、雨淋以及与酸、碱、油和有机溶剂接触。 7. 6 输送带应放在专用的包装架中运输和存放,并应避免扭曲以及挡边、横隔板过度挤压和拉伸。 11 附 录 (标准的附录) 输送带基本参数 A1 常用输送带主要参数匹配关系应符合表A1和图A1的规定。 表 A1 mm 基带宽B 挡边高H 横隔板高H1 波底宽B1 有效带宽B2 空边宽B3 300 40 35 25 180 35 60 55 50 120 40 80 75 400 60 55 50 180 60 80 75 100 90 500 80 75 50 250 75 100 90 120 110 650 100 90 50 350 100 120 110 160 140 75 300 800 120 110 50 460 120 160 140 75 410 200 180 1000 160 140 75 550 150 200 180 240 220 1200 160 140 75 690 180 200 180 240 220 300 260 100 640 1400 200 180 75 830 210 240 220 300 260 100 780 400 360 表 A1(完) mm 基带宽B 挡边高H 横隔板高H1 波底宽B1 有效带宽B2 空边宽B3 1600 200 180 75 970 240 240 220 300 260 100 920 400 360 1800 240 220 75 1110 270 300 260 100 1060 400 360 500 460 125 1010 2000 240 220 75 1250 300 300 260 100 1200 400 360 500 460 125 1150 2200 300 260 100 1340 330 400 360 500 460 125 1290 630 580 2400 300 260 100 1480 360 400 360 500 460 125 1430 630 580 图 A1 A2 挡边和横隔板的尺寸与极限偏差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 A2 mm 挡 边 横 隔 板 挡 边 高 度 H 波 顶 宽 B4 波 底 宽 B1 波 形 距 横 隔 板 高 H1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基本 尺寸 极限 偏差 40 ±1 20 ±1 25 ±1 20 ±1 35 ±2 60 44 50 42 55 80 75 100 90 120 110 160 ±2 66 75 ±2 63 140 ±3 200 180 240 220 300 88 100 84 260 400 360 500 110 125 105 460 630 580 JB/T 8908-199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 JB/T 8908-1999 * 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 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2号 邮编 100044) *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1 字数26,000 1999年8月第一版 1999年8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定价 10.00元 编号 99-02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