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口技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437919 上传时间:2025-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技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技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技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①满坐寂然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虽人有百手 ④两股战战 3.与“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D、名副其实 4.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请根据上面的文段内容填写对联。(2分) 上联:千种声响惊宾客;下联: 。 6.阅读《口技》,完成题。 【小题1】选出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2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好的) B.妇抚儿乳(喂奶)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断) D.两股战战(屁股) 【小题2】下面句中划线词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驴不胜怒,蹄之 D.水陆草木之花 【小题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 B.文章开头结尾写到了表演道具的简单,是为了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D.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听众的反应,后写口技艺人的表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描写口技艺人的摹声由细弱至洪大,由简单至混杂。 B.第①段描写宾客信以为真的失态场面,表现其对表演的由衷赞叹。 C.第②段虽无一字描写口技艺人的摹声表演,却令读者久久回味。 D.选文完整地展现了口技表演“静——动——静”的变化过程。 10.给加点词解释: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妇抚儿乳(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2.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 .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 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1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4分) ⑴宾客意少舒( ) ⑵会宾客大宴( ) ⑶不能名其一处也( ) ⑷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__________;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句是_________。(都用原文词句)(2分 20..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选段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选段语言准确、生动。如“含乳啼”和“絮絮不止”准确表达两个孩子年龄差异。 C.选段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结合起来,更突出口技表演者之“善”。 D.选段中的“遥闻深巷中犬吠”,《小石潭记》中“闻水声,如鸣佩环”和《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以动写静,烘托寂静的气氛。 2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 B.其夫呓语(其:她的。) C.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紧接着。)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虽然。) 27.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28.文章为了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4分)答: 33.下面哪个词语用来形容上文描写的口技表演最恰当?( )(1分) A.栩栩如生 B.惟妙惟肖 C.足以乱真 D.生动逼真 37.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2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0.选出下面句中加线词语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 )(3分) A.会宾客大宴 B.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 稍稍正坐 D.以为妙绝 42.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 B、其夫呓语(yì) C、许许声(hǔ) D、几欲先走 (jǐ) 43.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会( )宾客大宴 ②但( )闻 ③众妙毕( )备 ④两股( )战战 4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5.文章中二、三、四自然段各有一处描写听众的反应,这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46.文章的首尾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目的是什么? 47.填人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上 ②连平常我最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 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48.当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49.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 50.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技参考答案 2.(1)通“座”全场;(2)夹杂。(3)即使(4)大腿 3.A 4.宾客心情稍稍舒展了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5.一张巧嘴乱真假 6.【小题1】 B【小题2】 D【小题3】 D 8.即使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3分 关键字:虽、其、端) 9.C(3分) 12.B 13.⑴稍微 ⑵适逢,正赶上 ⑶说出 ⑷夹杂 14.⑴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⑵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15.微笑 默叹 17.C 18.(4分)适逢   喂奶  极,极点   心情、神情 19.(1)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2)没有多久,丈夫打起呼噜,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 20.(2分)D 21.暗示道具简单 不能,因为一这个量词 更凸显了了道具的简陋(简单),衬托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而且这样的表达不但在文章的开头有 结尾也有 这样就使首尾呼应 24.A 26. D 28.(1)描写了表演口技的人的表演情景;(2)描写了听众的表情;(3)描写了表演工具的简单 29.(1)一会儿 (2)夹杂(3)拉 30.(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喧哗(2)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31.(1)梦中惊醒(2)渐入梦乡(3)火场百象(失火救火) 32.侧面描写有:写简单的道具;写宾客的反映。作用:侧面描写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文中抓住了口技表演中简单的道具和听众两个方面: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烘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课文交代道具极其简单,表明口技只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烘托口技表演之“善”。 33.C 34.⑴适逢、正赶上;⑵夹杂(2分) 35.D 36.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2分) 37.B 38.(1)不久 (2)抚摸喂奶 (3)同时 (4)全、都(5)打哈欠 (6)布置 39.(1)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的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这口技艺人的表演)真是妙极了。(2)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把身子坐端正了。 40.D 41.直接描写:一家人由睡到醒、由醒复睡的过程,在次过程中各种声音一时齐发,众妙毕备。间接描写(听众的反应):宾客听得入神,由衷的赞美“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的情绪因为口技的表演而变化“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2.D 43.①适逢,正赶上 ②只 ③全、都。④大腿。 44.①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②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45.侧面描写。衬托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46.首尾呼应,交待舞台道具的简单,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47.A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