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21∕ 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wp****g 文档编号:74348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21∕ 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 21∕ 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 21∕ 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 21∕ 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 21∕ 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320 B50/59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T 22542014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 Marine shellfish poison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technical regulation 2014 - 04 - 09 发布 2014 - 06 - 09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254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

2、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伦、王年斌、宋广军、吴金浩、宋永刚、刘桂英、徐晓红、田金、杨爽。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21/T 22542014 1 海洋贝毒预警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贝毒预警监测的内容、监测方法、技术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管辖海域海水经济贝类贝毒的预警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3、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9.212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T 5009.213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T 23215 贝类中多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 HY/T 069 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SC/T 3023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生物法 SC/T 3024 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生物法 SN/T 1735 进出口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1773 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SN/T 1996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DB33/T 74

4、3 水产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DB32/T1710 海水贝类毒素采样检验技术规范 3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程。 3.1 贝类毒素 shellfish toxins 由有毒赤潮生物产生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3.2 有毒藻类 toxic algae 自身能分泌毒素或者在其代谢过程中能释放毒素的海洋微藻。 3.3 麻痹性贝毒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B21/T 22542014 2 有毒藻类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 人们误食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会产生麻痹性中毒的现象, 其毒理与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相似,主要是

5、通过对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而抑制神经的传导。 3.4 腹泻性贝毒 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有毒藻类产生的一系列对热稳定的脂溶性多醚类化合物,包括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它的衍生物鳍藻毒素等(dinophysistoxins,DTX)、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硫酸化衍生物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 YTXs)、 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 poisoning, AZP)、 螺旋形亚胺(gymnodimine, GYM)化合物等。 4 监测内容 实时监测养殖海域的有毒藻类数量及贝毒含量。 5 监测

6、方法及技术要求 5.1 监测站位布设 监测站位应覆盖整个养殖区, 沿潮流方向站位间距应小于一个潮程, 潮流垂向站位间距应小于1km。监测区面积小于50km2,测站不能少于6个;监测区面积等于或大于50km2,测站不能少于12个;当发生有毒藻类赤潮时,应增加监测站位数量。 5.2 监测区域划分 结合辽宁海域贝毒历史资料及养殖种类的染毒程度不同,将辽宁近岸海域分为二类不同的监测区: 重点监测区:大连市、东港市、营口市; 一般监测区: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 5.3 监测频率 重点监测区每年4月至8月每两周监测一次,9月至次年3月每月监测一次;一般监测区每年4月至8月每月监测一次。 5.4 监测指

7、标 有毒藻类数量(种类见附录A及附录B,根据研究和监测结果需随时增加其它可能产生赤潮毒素的有毒藻类)、贝类毒素含量。 5.5 监测种类 常规监测贝类品种(优先顺序):牡蛎、贻贝、扇贝、蚶类、蛏类、蛤类。非常规监测品种选取根据养殖区实际和特殊情况来确定:(1)当食用该养殖区某种贝类发生中毒事故时(其他养殖贝类也需检测);(2)当养殖者要求对某一贝种进行监测时;(3)当对某一贝种有特定的科研目的时;(4)当某一种贝类需要出口时,可将该种设为非常规监测品种。 5.6 监测预警 DB21/T 22542014 3 当有毒藻类超过附录A(强制性附录)中级预警值时,监测频率提高至每周1次,直到有毒藻类低于

8、级预警值时,恢复至正常监测频率;当有毒藻类超过级预警值时,则应每周监测2次,直到有毒藻类低于级预警值时,恢复至正常监测频率;当有毒藻类超过级预警值时,则应每天监测1次,同时,应采集该海域经济贝类进行贝毒检测,若超出警戒标准,则应关闭该养殖区,当有毒藻类低于级预警值时,且检测贝毒低于警戒标准时,开放养殖区,并恢复正常毒藻监测频率。 5.7 监测分析方法 有毒藻类的监测方法参照赤潮监测技术规程(HY/T 069)中规定的浮游植物采水监测方法进行,贝类采样、监测方法参照海水贝类毒素采样检验技术规范(DB32/T1710)规定进行。 麻痹性贝毒(PSP)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或生物

9、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SP毒素(GB/T 5009.213、GB/T 23215、SC/T 3023,检测方法应符合SN/T 1735、SN/T 1773检验要求);腹泻性贝毒(DSP)使用ELISA试剂盒或生物法初检(GB/T 5009.212、SC/T 3024、检测方法应符合SN/T 1996检验要求),阳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LC- MS)按OA、DTX、PTX、AZP组分进行检测(DB33/T 743),警戒标准见附录B(强制性附录)。 DB21/T 22542014 4 A A 附 录 A (强制性附录) 辽宁近岸海域有毒藻类预警级别 序号 中文名 拉丁名

10、 毒素 种类 级预警值(Cells/L) 级预警值(Cells/L) 级预警值(Cells/L) 1 链状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catenella PSP 103 104 105 2 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tamarense PSP 103 104 105 3 链状裸甲藻 Gymnodinium catenatum PSP 5102 5103 5104 4 尖头鳍藻 Dinophysis acuta DSP 102 5102 103 5 渐尖鳍藻 Dinophysis acuminata DSP 102 5102 103 6 具尾鳍藻 Dinophysis ca

11、udata DSP 102 5102 103 7 倒卵形鳍藻 Dinophysis fortii DSP 102 5102 103 8 微小原甲藻 Prorocentium minimum DSP 103 104 105 注:PSP- 麻痹性贝毒,DSP- 腹泻性贝毒 DB21/T 22542014 5 B B 附 录 B (强制性附录) 贝毒警戒标准和检测方法 毒素类型 PSP DSP 警戒浓度 分析方法 警戒浓度 分析方法 80gSTX(石房蛤毒素)/100g 生物法、 ELISA、 HPLC 16g(AZP 或 OA、DTX、PTX 之和)/100g 生物法、ELISA、LC- MS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